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19章 营销
卫辞在楼上选了个雅间带何琇莹坐下,又点了茶水点心瓜子。
扮演李红儿的花旦相貌十分清秀,唱腔也清亮,还十分打动人。
卫辞不是爱听戏的人,这次却很投入的听完了整场戏。
他对此还算满意,但内心还是有些可惜这出戏没有成为现象级别的戏曲。
这是卫辞为了打广告而写的戏,自然希望这出戏万人空巷,人皆尽知,家家户户都能讨论它。
不过卫辞也深知一出戏想要现象级大爆。
那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甚至还要点运气,不能强求。
现在《红糖记》反馈还不错,这已经很好了。
就在卫辞说服自己满足时,他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信件。
尔雅在信中向卫辞提及现代影视剧营销的手段。
众所周知,现代的影视剧都是还没上映时就开始铺天盖地的宣传。
什么路演,海报,预告,花絮等等,势必要营销到路边的狗都知道。
尔雅觉得这其中的手段,有很多她们都能借鉴,比如出周边。
尔雅前世虽不追星,但也见身边的女同事追过。
她记得前世的女同事追星追剧很喜欢买周边。
通过周边既可以增加营收,也能提高一部剧的知名度,一举两得。
尔雅自然不会建议卫辞做什么手办,但集市上不是常有糖人,面人卖吗?
不是还有穷书生卖字画吗?不是还有大妈大爷卖簪子吗?
茶楼不是还有说书先生每天都在说书吗?
现代营销的目的不就在于想达到人尽皆知吗。
古代虽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但不代表就不能宣传营销了。
因此尔雅向卫辞提议,可以让通过百姓们日常会接触的那些小生意人宣传《红糖记》。
让卖布的,卖簪子的,卖糖人面人的,还有卖茶水的,都打着李红儿的名义卖东西。
这个世上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听戏,但每个人都要买东西。
试想下,一个不怎么听戏的人去买布匹。
老板兴致勃勃的告诉他,红糖记里的李红儿穿的就是这个料子的衣裳。
他去买簪子,老板又告诉他,我家簪子是和红糖记中的李红儿戴的一样。
甚至他去喝碗茶水,老板也说他家的茶水和红糖记里李红儿做的一样。
对面的说书先生也在滔滔不绝的讲着《红糖记》。
这个时候尽管他还是不知李红儿到底是谁,那他也会对李红儿不明觉厉。
觉得全世界都知道李红儿,就他不知道。
等有一天他有进戏院的机会,他一定会愿意去看《红糖记》。
就算他终生不进戏院,不听说书。
他也会问问《红糖记》是什么戏?李红儿又是何许人。
如此一来,一样能宣传静江的红糖。
而且这样还能给所有人营造一个假象,《红糖记》很火,人尽皆知的火。
卫辞看到母亲给的提议,二话不说立刻命人去做。
作为知府,他想达到尔雅说的效果很简单,甚至都不用花钱。
只需往下吩咐一声,让衙门的衙差往静江各大店铺走一趟。
不如退而结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