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封狼居胥,马皇后认亲

第15章 陛下,您还记得凤翅镏金镋吗?(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章 陛下,您还记得凤翅镏金镋吗?

……

“老二?”

看到这里,朱元璋再次动容了!

难道徐达有了老二的消息?

然而徐达的信到此就结束了。

因此朱元璋只有忍住冲动,等他班师回朝时再细问了。

不然,总用八百里加急,百废待兴的大明都不知要累翻多少匹骏马。

太子朱标也是累了一天,退朝自回东宫。

朱元璋拿着徐达的手书不放,坐上龙轿让人抬着进入了后宫,找马皇后一起吃饭。

马皇后听说朱元璋连早饭都没吃,带着群臣饿了一天,最后也是忍俊不禁:“你自己吃不下饭,怎么能害群臣也陪你挨饿?”

“这要是都饿坏了,那朝廷靠什么来运转?”

“我那不是担心徐达他们吗?”

接着朱元璋把今天一天十一道八百里加急的惊险之事讲给了马皇后听,马皇后就算是没有身临其境,却也听出了一身冷汗。

“真是太惊险了!”

“没想到以徐达的智慧,居然还中了蒙古人的奸计。”

“幸好天佑大明,有那奇异少年相助。”

“不然大明百姓可能又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这时,宫女们将晚饭端了上来。

饿了一整天的朱元璋却只耙了一口米饭进嘴里,便又急切地拿出了徐达的手书放到了马皇后的面前。

“妹子,看看。”

“这是徐达的手书?刚才你不是说了吗,还有什么好看的?”

“看最后那封,最后那一句的内容。”

马皇后看了朱元璋一眼,心里好奇他搞什么鬼呢,这么神神秘秘的,直说不就行了吗?

可是,当她看到朱元璋所说的那最后一句时,瞬间也是动容了。

“老二?”

“徐达有老二的线索了吗?”

这下,可又轮到马皇后吃不下饭了。

因为她每一次回想起那个因为兵荒马乱中遗失掉的孩子,心中都是一片凄凉与愧疚。

遥想起十六年前时,长子朱标才一岁。

马皇后带着朱标,在兵荒马乱时,又诞下第二个儿子。

可怜的老二,还尚未来得及取名字时,朱元璋的头号大敌陈友谅恰好攻破了太平府!

当时的马皇后为了活命,以及不给朱元璋添麻烦,不得不忍痛带着长子朱标立即逃出太平府。

不然当了俘虏可就身不由己,生死未卜了。

不过,由于体力不支,她却不能带走第二子,故而只能将刚刚出生不久的第二个儿子寄养在了一农户家里。

她想着是等逃出平安之后,以后再来取回老二的。

只要陈友谅不知此事,那么老二应该不会有危险。

可是,当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之后,马皇后带人再来寻找那对夫妇时,他们一家人却已经人去屋空了。

事隔多年,马皇后一直没放弃过打听与寻找。

可这么多年来依然音讯全无。

如今,她与朱元璋所生的孩子,个个都得享荣华富贵,她最对不起的就是那连名字都没来得及给取一个的老二了。

因此,徐达虽然只在信上提了一句。

但马皇后看了之后,却依然激动不已。

“徐达想来一定是找到一线索了,不然也会不会在八百里加急的手书里,写上这么一句。”

“可怜的孩子……那个时候,刚刚剪断脐带……年幼的他可能甚至连我的脸都没看清……而我,连名字甚至是小名都没给他取一个……”

“匆忙之间,只给他留下了一枚玉佩,让人给他随身携带!”

浩然正气的哥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走错桌,相错亲,她被豪门强宠了!
走错桌,相错亲,她被豪门强宠了!
相亲当天,她看到男人便一见钟情,即使没有钱,她也同意和他闪婚了。毕竟,相亲市场上还有这么优秀的男人,实属少见。本想婚后两人一起奋斗,共建小家,谁知……他:“喜欢这个首饰吗?买!”他:“喜欢这里的房子吗
佚名
末日堡垒:我预知未来能具现
末日堡垒:我预知未来能具现
未知陨石击中黄石公园,气候突变,大量动植物开始异变,人类抵挡不住开始建立一个个的避难所。预知到,自己在末日中生活凄苦,最终悲惨死去,清醒后的杨桀立马感觉毫无安全感可言,痛定思痛,决定开始囤积物资。安全
渔歌飘渺
离婚倒计时,京圈大小姐悔哭了
离婚倒计时,京圈大小姐悔哭了
在被丢下的第100次,谢淮川终于放弃了。他卑微地维持着与宋氏总裁的婚姻,而宋瑾禾却一次次与她的白月光纠缠不清。被诬陷,被伤害,谢淮川身心俱疲,想要结束婚姻,却被宋瑾禾霸道地圈禁在身边,又被世家千金夏稚
不会搁浅的鲸鱼
一纸戏言,小神医下山成婚
一纸戏言,小神医下山成婚
“乖徒儿,为师大限将至,以后不能再陪你了,你该自己下山讨生活去了!”“为师十几年以前定下了一门婚约,你记得过去一趟……”“还有啊,为师这些年培育了一股势力,以后为师要是不在了,你就是为师的接班人。”他
佚名
最强废材崛起陆仁云青瑶
最强废材崛起陆仁云青瑶
【无敌热血快节奏】十万年前,人人如龙,任何人都可以修炼,可十万年后,天道制约,想修炼的人要经历各种磨难。只有血脉无敌的人,才能踏上修仙之路。而他,只是一个拥有废柴血脉的躯壳而已,入山门拜师,都是站在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