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24章 巴达维亚,一座华人移民城市
并且还为巴达维亚的房屋和城墙建设提供砖瓦和木料,
同时参与建设的工人也有大批华人。
巴达维亚城市的主要建设工程,如运河的挖掘、城墙与房屋的建造,
全部由着名的华人承包商杨昆和潘明岩等承包和实施。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确立巴达维亚为公司总部的最初年代里,
华人移民劳工反而成为第一批真正定居巴城的移民。
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许多人获得能自立的足够资产以后,便决定留下来。
他们还与被送到巴城作奴隶的印尼当地的巴厘女子通婚。
而荷兰自由民一旦赚了些钱,便携家眷回国,这些人并非安家落户者。
1619年10月,也即巴城开埠后不久,科恩任命他的密友苏鸣岗为华人市民的首领,
即甲必丹,要他处理其同胞的所有内部事务。
甲必丹是荷兰殖民当局委任的华人领袖,并不是华人群体推举的。
与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不同,
荷兰人对于让华人改信荷兰人的基督教没兴趣,也没有向华人灌输荷兰人的文化。
华商精英之所以为荷兰当局所重用,
主要是由于他们通过个人的威望、乐善好施和手中的财富,
表现出了管理当地华人社会的能力,以及他们所保持的与家乡的联系。
到1666年,在市行政管理机构中,
除了三名荷兰东印度公司官员和四名荷兰市民,
还有一至两名华人甲必丹参加。
1666年前,在市政评议院中一直有华人议员的席位,
华人在涉及市政事务中拥有一定的发言权。
华人甲必丹的权力和影响在1685年前后到达顶峰。
刚上任的康布豪斯总督让新任华人甲必丹与他一道举行就职典礼,
象征着华人与他共同分享政权。
由于欧洲市场对糖的巨大需求,使得种植蔗糖这种热带植物有着巨大的盈利前景。
荷兰人最初在台湾经营蔗糖种植业,
但由于1662年被郑成功赶出台湾,此一挣钱的事业便没了着落。
不过早在巴达维亚建城初期,
荷兰东印度公司就鼓励荷兰人、中国人和当地土着在巴城乡区开办种植园,种植蔗糖。
在公司的鼓励下,种植园在巴城周围的乡区迅速发展。
到1710年,糖蔗种植业几乎完全控制在华人手中。
巴城乡区已有多达130个蔗部,分属84个企业主。
其中有79个华人、4个荷兰人和1个爪哇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则向巴城乡区的种植园主们收购蔗糖,将它们卖到亚欧各地。
这一点再次表明荷兰殖民者与华人共同分享着巴达维亚的经济利益。
难怪现代会有学者认为,巴达维亚是一座华人移民城市呢。
至于1740年发生的“红溪惨案”背后则有着复杂的原因。
华人控制了巴城的蔗糖种植业算是其一。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