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第137章 贤君智解士绅争,改革宏图再展风(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7章 贤君智解士绅争,改革宏图再展风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一些大臣认为刘大人是在为士绅阶层说话,是背叛了改革的立场;而另一些大臣则认为,刘大人的建议不无道理,或许可以成为打破僵局的突破口。

李善长等人闻言,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他们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紧紧地盯着朱标,等待着他的回应。

朱标并未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刘大人的建议并非完美,甚至可以说是妥协。

但他也明白,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哦?说说看,你想如何保护士绅阶层的核心利益?”朱标问道,他的声音平静而深沉,让人难以捉摸。

刘大人定了定神,说道:“臣以为,可保留士绅阶层在科举上的优势,保证他们子弟能够更容易地进入仕途。同时,对士绅阶层拥有的部分田产,可免除赋税,以示朝廷的恩典。”

朱标听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他没有想到,这位刘大人竟然如此大胆,敢于提出如此露骨的利益交换。

“那作为交换,士绅阶层需要付出什么呢?”朱标问道,他的目光如同利剑,直刺刘大人的内心。

刘大人再次深吸一口气,说道:“作为交换,士绅阶层必须支持新兴商业的合理发展,不得恶意打压和排挤。同时,他们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为大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朱标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他知道,这或许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既能够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又能够安抚士绅阶层的情绪,避免朝堂之上出现更大的动荡。

“好!就依你所言!”朱标一锤定音,他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如同君王的圣旨,不容置疑。

李善长等人闻言,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跪地谢恩。

他们没有想到,朱标竟然会如此轻易地答应他们的要求。

“谢陛下隆恩!”李善长等人齐声高呼,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激。

朱标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他知道,这些士绅并非真心拥护改革,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妥协。

但他并不在意,只要他们能够支持改革,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支持,也足够了。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朱元璋,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默默地观察着朱标的表现,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他看到了朱标的智慧,看到了朱标的魄力,更看到了朱标的仁慈。

朱标感受到了来自父亲的认可,心中更加自信。他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他要改变大明的命运,他要让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就在朱标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丝忧虑悄然爬上了他的心头。他深知,朝堂之上的斗争只是冰山一角,真正威胁大明的,是北方边疆的局势。

自从瓦剌也先兵败被杀后,鞑靼逐渐恢复元气,不时在边境挑起事端,袭扰百姓。

虽然明军在边境部署了重兵,但仍然难以完全杜绝鞑靼的入侵。

朱标担心,一旦边疆战事扩大,将会牵扯大明的精力,影响改革的推进。他知道,改革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边疆的战事无疑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想到这里,朱标的心情再次沉重起来。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要尽快解决边疆问题,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诸位,退朝吧。”朱标的声音有些疲惫,他需要时间来思考,来制定应对边疆局势的策略。

大臣们纷纷起身,恭敬地向朱标行礼,然后鱼贯而出。

金銮殿上,只剩下了朱标和朱元璋父子二人。

“标儿,你做得很好。”朱元璋走到朱标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朱标微微一笑,说道:“父皇谬赞了,儿臣只是尽力而为。”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你比朕想象的还要出色。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朱标心中一暖,就在这时,一位锦衣卫快步走了进来,神色慌张。

“启禀陛下,边关八百里加急——”

黄书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仙师娘
天仙师娘
陈玄有九个美若天仙的师娘,有一天晚上,当九师娘悄悄的走进了他的房间,陈玄从此日夜无眠……“师娘们,请自重啊!”
不醉
重生70:从拒绝渣女开始致富
重生70:从拒绝渣女开始致富
前世,李知安被渣女汪碧荷掏空家中财产,导致母亲错过救治的机会,最后死不瞑目,父亲抑郁而终。重生之后,李知安看到自己二婶居然还想将渣女介绍给自己,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快刀斩乱麻的将二婶的龌龊心思揭开。从
豆腐
绑定系统后,我一元秒杀一辆奔驰
绑定系统后,我一元秒杀一辆奔驰
什么?花一块钱就能返一千!那他岂不是很快就要成为亿万富翁啦!就在刚刚,本来正在打游戏的他突然坐在了高铁上。他明白,自己这是穿越了。很快脑海中便响起一个声音,“系统发现穿越者,符合绑定要求。”“欢迎使用
佚名
抗战:铁血铸山河
抗战:铁血铸山河
关于抗战:铁血铸山河:(无系统,纯热血杀鬼子,已有300万字同类作品,不太监)从鄂豫皖出来的那一天,刘福全就知道,回不去了。三进三出,受罪的还是老百姓。什么时候,能站稳了,不走了,才能有脸回去见家乡父
小苏打掺了水
混在江湖,嫂子比我大五岁
混在江湖,嫂子比我大五岁
关于混在江湖,嫂子比我大五岁:十八岁那年,我哥被人打死,父母双双病倒。我挑起家庭重担,毅然背井离乡,跟着守寡的嫂子,南下香城打工。不料,老板家的傻儿子看上了我嫂子,嫌我碍事再三对我进行刁难。为了保护嫂
卧床夜听雨敲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