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全国都在求我回都当皇帝

第1403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403章

看着神情严肃的白翎和卫烈,吕季声音冷冽,仿佛九幽战神一般,没有一丝感情。

“末将遵命!”

白翎,卫烈快步朝前,神情冷漠地接过吕季递过来的令牌,眼中也是杀意滔天。不管是谁,敢窥视王爷领地,那就是在找死

“轰隆隆,轰隆隆”

很快,随着张广五万狼骑兵的出发,吕季率领四十万大军,也在一阵阵低沉的战鼓声中,正式出征。

“将军,这可能是冥北集团军在北地的最后一战,如此错过了,您不觉得可惜吗?”

看着远去的数十万大军,渐渐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沧天御身后,一名将领有些可惜的看向沧天御道。

“本将军来此地的目的,就是为了战争,北地的最后一战,也是本将军梦寐以求的,如此错过,当然可惜!”

听了将领的话,沧天御微微摇了摇头。这一次的机会,他比谁都想得到,毕竟,死神将军之名,还得靠自己从战场上找回来。

“那将军为何”

对于沧天御的急切,将领似乎也是感受到了!

“呵呵,谁说本将军在浦城,就不能参与北地的最后一战了?”

看着一脸愣神的将领,沧天御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邪笑,随后一脸淡定的下了城墙。

“将军的意思是!!”

愣了一下之后,将领脸色大喜,他就知道,他们的将军,绝对不是甘于平庸之辈。

“王上,不好了,大楚冥王公然撕毁与我们签订的和平协议,举兵来犯,如今冥王大军已经出了浦城,正朝我方袭来。”

贝特人王帐,浦城的动静,第一时间便被隐藏在浦城外的贝特人斥候知晓。

“哼!大楚冥王果然不守信议。来人,立即整军备战,本王要与大楚冥王的军队决一死战。”

听到浦城出兵,贝山不由得重重的冷哼了一声。

还好,如今他已经联合域外势力,形成了统一的对战联盟,要不然,恐怕自己现在,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了。

“是,王上!”

来人恭敬的向贝山行了一礼,随后快步转身而去。

“先生,立即把冥王不守信议,公然进攻我贝特人的消息发出去,本王要让大楚冥王在身败名裂的同时,还要遭受域外族群的一致讨伐。”

贝特人与大楚冥王的和平协议,在整个域外地区,都是家喻户晓的。

只要大楚冥王戴上不守信议的帽子,那整个域外族群,必然会拼命抵抗冥王军的入侵,给自己的族裔留下一点生存的空间。

“是,王上!”

听了贝山的话,徐安微微点了点头。如此,才是对抗大楚冥王的最好方式。

“王上!听说冥王军此次出征,除了五万狼骑先锋营,还有四十万大军。而如今,我贝特大军总数不过二十万,面对如此危局,我们这该如何应对?”

看着离去的徐安,贝特人中,一名身材高大的率军将领缓缓的走了出来,声音凝重的看向贝山道。

“是啊王上!虽然八方联盟是以我贝特人为主,但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冥王数十万来势汹汹的大军,我们应该早做打算才是。”

见有人开了口,立即有其他将领站了出来。

“没错,虽然我军全力防守,应该能等来八方联盟的援军,但是坐以待毙,这并不是我贝特人的风格。”

听到众人的激烈讨论,坐在上位的贝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王上,依微臣之见,不如我们立即派遣一支十万人的兵马,突袭浦城。如此一来,我们不但让冥王的军队进退两难,还能及时等来八方联盟的大军,可谓是一举两得。”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关于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出差归来,杨浩发现家里的天塌了!老婆把房子和车子全卖了,说好的为了买学区房办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然而,就在杨浩绝望之际,“挂爹”从天而降,从此飞黄腾达
柚子要起飞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关于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陈老板获得了财富系统,但是和员工绑定,员工幸福感越高,陈老板的财富也就越高。为了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陈老板的企业越办越大,回头一看,他已经成为了打工人心中的神仙老板。
芝士丸子汤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舒妗月醒来发现自己穿书了,成了丞相府二小姐,明日就要嫁人,而她想要活着回去就必须完成系统的奇葩任务:对暗号。勇威侯世子洛知珩一朝重生,决定扭转乾坤。本是去参加好友的婚宴,谁知新娘竟逼迫他带她私奔!私奔
你要花花不咯
怪谈游戏设计师
怪谈游戏设计师
“医生,我做的游戏好像变成了现实。”“这不挺好吗?现在人们工作压力那么大,你却能够摆脱这些,游戏人间,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可我是一名怪谈游戏设计师,我构思过一百二十六个凶案,塑造过几十个性格各异的
我会修空调
混沌大魔头
混沌大魔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美景却被一声啼哭打破,只见一蓝衣女子暗自伤神,将襁褓婴儿放在庙门前。他乃混沌圣体,可刚刚出生就遭到了贼人惦记,夺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灵骨,以及……奄奄一息之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