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6章 朝会风云
第二日早朝,金銮殿内气氛凝重,众大臣们按部就班地分列两旁,等待着圣上的驾临。
不一会儿,朱元璋龙行虎步地走上龙椅,坐定后,眼神威严地扫视着朝堂。
这时,徐达和李善长二人对视一眼,而后神色决然地出列,双双跪地,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自家大部分田产地契高高举起。
徐达朗声道:
“陛下,臣与韩国公思忖良久,愿将家中这些田产地契献上,以表对陛下、对这大明江山的忠心!”
李善长也紧接着道:
“陛下圣明,我等深受皇恩,理当如此,还望陛下笑纳。”
朱元璋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微微点头,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说道:
“二位爱卿此举,实乃深明大义,朕心甚慰呐!”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百官们面面相觑,各种反应不一。
有的大臣满脸惊愕,瞪大了眼睛,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哎呀,这徐达和李善长是怎么了?居然把几乎所有田产都交出来了,莫不是有什么深意?”
“是啊,这可真是出人意料,平日里这些田产可都是视作身家性命般重要呐,今日竟这般舍得。”
李文忠站在一旁,也是惊讶得合不拢嘴,他眉头紧锁,眼睛紧紧盯着徐达和李善长,心里直犯嘀咕:
这二位向来行事稳重,今儿个怎么如此大动作?
把家里几乎所有的田产都交出来,这其中必有蹊跷啊。
看着朱元璋向着二人点头,李文忠更是觉得此事不简单,他暗自思忖:
看样子圣上似乎对此事早有预料,或者说本就盼着这般情形?
不行,等朝会结束,我定要找二位长辈问个清楚明白。
想着,李文忠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神中满是疑惑与思索。
此刻的徐达,面色沉稳,虽跪在地上,却脊背挺直。
李善长则微微低着头,脸上带着几分虔诚与决然,仿佛已下定决心般。
朱元璋心中暗自欣喜徐达和李善长的配合,但他的目光很快又落在了其他大臣身上。
他故意提高了声调说道:
“天德与百室如此深明大义,实乃诸位大臣之楷模啊。”
“咱想着,这大明的昌盛,离不开诸位爱卿的齐心协力。”
“如今这田产一事,关乎民生社稷,朕也盼着其他爱卿能如徐、李二位一般,多为这江山社稷思量。”
说罢,朱元璋目光如炬,一一扫过那些大臣们的脸。
有的大臣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躲闪,不敢直视朱元璋。
比如那平日里仗着田产众多作威作福的王大人,他身子微微颤抖,心里暗自叫苦:
这陛下莫不是要拿我开刀了?这可如何是好?
但嘴上却只能硬着头皮应道:
“陛下圣明,臣……臣定当细细思量。”
而另一些大臣则赶忙附和道:
“陛下所言极是,徐大人和李大人的举动实在令人钦佩,臣等定当以他们为榜样,为大明效力。”
可眼神中却透着几分心虚。
朱元璋将这些大臣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自冷笑。
嘴上却依旧说道:
“嗯,咱相信诸位爱卿都是忠心耿耿之人,此事且先放在这儿,众爱卿可莫要让咱失望呐。”
朱元璋此刻心中可谓思绪万千。
他着实欣慰于徐达和李善长的深明大义。
这二人主动献上大部分田产地契的举动,无疑是给其他勋贵大臣们做了个极好的表率。
让他看到了二人对自己、对大明江山的忠心不二,这也省却了他不少去强行推动收缴田产之事的麻烦。
感觉这二人很是懂他的心思,能配合他稳固江山、整顿吏治的计划。
一场朝会就在百官的惊愕与惊恐之中落下了帷幕。
随着那一声“退朝”,大臣们纷纷如释重负,却又忍不住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块儿,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方才朝堂上那惊人的一幕。
李文忠站在殿外,眼睛紧紧盯着徐达和李善长离去的方向,见他俩出来了,赶忙一路小跑着追了过去。
他一把拉住徐达的衣袖,急切地问道:
“徐帅,韩国公,您二位今日这是唱的哪出啊?”
“你们怎么就把家里几乎所有田产都上交了呀!”
说着,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浓浓的不解。
徐达倒是一脸坦然,他轻轻拍了拍李文忠的手,示意他莫急,然后缓缓说道:
“文忠啊,此事说来话长。”
“前些日子,我与韩国公在林天那儿听闻了一些事儿,这才明白咱们手里的土地不好拿啊。”
说罢,徐达微微叹了口气,眼中似有思索之色。
长安心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