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章 古怪标题
分别写着是各镇节度使兵额、诸道人口以及武官晋升对比图。
三张图中,安禄山所占份额乃是最大的。李隆基将这一切收入眼中,不由得隐忧阵阵。
天下兵马,几乎半数,在安禄山麾下,河北河东的赋税户口,亦雄于天下,更别提近年以来,天下武官的擢升,大多出自范阳镇;可是,朕若是罢免安禄山,岂不是让天下武人寒心,认为朕不信任边庭将帅,若是削减安禄山的官职,岂不是让天下人认为朕刻薄寡恩,赏罚不明?
李隆基心中思绪万千,一盏清茶不知何时喝完,犹自端着杯盏啜饮,目光停留在上书之上。
良久,李隆基沉声道:“高将军,命人将天宝以来,各镇兵马、衣粮文档取来,再命中书门下呈送十年以来武官擢升名册,命各镇进奏院呈送今岁所耗资财。”
“喏。”高力士躬身而退。
李隆基垂首看向三幅图,脑中浮现出不久前亲自赐予安禄山三镇旌节的画面,君臣情深义重之下,似乎还有更大的危局。
那些信誓旦旦宣称安禄山心怀不轨的言语,再度浮上心头,成为李倓上书的注脚。“此子却有几分才干,只盼可堪造就,能成大器。”李隆基眉头舒展,喃喃自语,对李倓的的态度变得欣赏起来,似乎忘记了方才李倓先行离席的无礼举动。
这也正常。
毕竟李隆基也不是什么在意礼法的人,某位贵妃此刻还在后宫躺着呢,而她的前夫刚刚从殿中离去。
望着平放书案的文章,李隆基越看越满意,忍不住和其他的文章做对比。
一经对比,高下立判。
建宁王的文章虽然没有什么文采,却言之有物,条理清晰;而永王的辞赋,虽然辞藻华丽,行文隽秀清逸,可归根到底,还是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除了炫耀文采,一无是处。
古人云,文以明道。
百余篇文章,唯有建宁王的上书言之有物,针砭时弊,没有连篇累牍的大道理,只有切实相关的数据,有理有据,有因有果,近来群臣奏疏中有如此出众者,亦不多矣。
至于旁人的上书,李隆基看过一眼之后,便再难入目,连连摇头,通篇千余言,未言一事。
朕若是想听歌功颂德之语,翰林学士谁不必永王做得好?
等待时间略久,李隆基忍不住又拿起了李倓的上书,对三幅图愈发满意,提笔在白纸上临摹下来。
片刻后,高力士带着八名健硕内侍归来。
“圣人,文档取来了。”
高力士怀抱一摞目录,身后是推着两个被内侍推动的书架,高约丈五,宽有两臂,储存着李隆基索要的文档。
“替朕查一查,建宁王上书所言之事,是否有误。”李隆基轻声说道,他虽然不是刻薄寡恩的天子,但多疑却是身为皇帝无法避免的特质。
高力士躬身应命,替李隆基在汗牛充栋的文档中,一册册寻觅数据。
良久之后,在神采奕奕的李隆基注视下,满身灰尘的高力士,终于将数据统计完毕,奉至李隆基案头。
“三郎,建宁王上书具为实事,安禄山所掌兵马,不容小觑。”高力士轻声禀报,令李隆基对李倓愈发满意,同时对他多了一分好奇,太子如此怯懦,为何建宁王有如此胆识,竟敢直言安禄山谋反?
唐人奴婢呼主人,多以排行加郎君称呼以表示亲近,李隆基排行第三,自然被称呼为三郎。
当然,也只有亲信奴仆有资格如此称呼皇帝。
李隆基笑道:“明日一早宣建宁王觐见,朕有话问他……再挑几件朕的东西赏赐他。”“喏。”高力士记在心里,明日一早就去十王宅,带着赏赐宣召建宁王觐见。
高力士余光扫过,心说:陛下的御剑和玉带都不错,近来道士进献的丹药也不错……
与此同时,刚刚做着美梦的李倓,却被老爹李亨从被窝里揪了出来。
“汝究竟写了什么,惹得陛下不悦?”李亨皱眉问道,他也把李隆基宣召李倓的目的,当成了当面训斥。
李倓打着哈欠,眼皮眨了几下,捂着眼说道:“没写什么,我又不会作诗,难道还能写反诗不成?”
“三郎究竟写了什么,圣人若是不快,咱们举家都要遭殃。”李俶眉头紧锁,显得很是恐惧。
作为李倓的长兄,如果李倓犯了事,自己全家都跑不了。“没写什么,就是推测了一下安禄山谋反的可能性……没事了吧?”李倓打着哈欠回答,见李亨和李俶愣神,自顾自走回房中,没精打采的说:“没事我就先睡了,有话明天再说。”
“砰。”李倓推门离去。
李倓离开许久,李亨一屁股坐在地上,面色悲戚。
“唉……为三郎寻一处好阴宅。”李亨垂着头,悲声道:“自古可有如这般憋屈的太子,视子当死无可奈何?”
“阿爷……”李俶同样一脸悲色,看着李倓远去的方向,不知该说什么。
近来只要言说安禄山有谋反举动者,陛下一概严惩,此前还只是贬谪罢官,现如今却已赐死数人,却不知三郎,能幸免否。
“明日高力士若来唤三郎,再归时恐怕便躺在棺椁中了。”李亨颤颤巍巍的说道。
七个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