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0047章 脱胎换骨
第0047章 脱胎换骨
齐富看得出杜阿银在演戏,但也不愿杜阿银真挨打,刚要伸手去挡杜太婆的巴掌,杜阿金已经冲过来,挡在杜阿银前挨了那巴掌:“阿婆,阿婆,阿银回门被王巧娘锁在门外,你怎么反而打阿银…”
齐奕才明白今儿不是个快乐的日子,大人们不仅吵架还要打架,问题他们想打的是杜阿银,那顿时不能够忍,没从齐富怀里挣出来,就掏出弹弓,齐富只得给他把弹弓给没收了,齐奕好生气。
王巧娘的脸色总算缓过来了,对杜太婆道:“娘,算了,阿银打小做事就不经脑,缺心眼又不是这一次两次了,我们也没少管教,怎么也管教不了,以后是齐家的人了,让齐家去管教她了。”
杜阿银刚想说话,齐富已经抢到她前面,拍着胸脯大声道:“那你们就放心吧,我齐家有一整套管教人的法子,我向你们保证,不出半年,阿银在我齐家肯定能脱胎换骨。”
院子外还有些流连忘返的人,齐富的声音不小,估计十有八 九都听见了,不少人发出笑声。
杜阿银白了齐富一眼,齐富接着又道:“既然你们忙,我们的礼数也到了,那,我们就不打扰了,阿银,回了吧。”
杜太婆和王巧娘面面相觑,齐富没等她们反应过来,拉着杜阿银,抱着齐奕便出了杜家的门。
杜阿银不满道:“你要干嘛?”
“哎呀,家里那两块豆腐不吃,会酸掉的。”本来就只是想为杜阿银那个小丫头出出气的杜阿银扑哧一声就笑出来了:“天啦,这个时候,你心里居然惦记的是那两块豆腐。”
齐富见还有不少人围观得有滋有味的,便道:“散了吧,散了吧,我娘子一大早买了菜,还买了两块豆腐,我还纳闷买豆腐干啥,今日回门也吃不上,那不就搁酸了,看样子我娘子还是料事如神呀,否则晚上没得豆腐吃了。”
有认得齐富的,立刻乐了:“哟,这不是城西的齐富吗,好些年没见,都快认不出你了?”
又有人附喝道:“李二那赌场少了你齐富,真是少了不少乐趣。”
“就是,就是,齐富你不早些回来,杏春楼的玉娇娇都让人赎身了。”
……
杜阿银都替齐富臊得慌,原来人家以前是真有名气,不仅是赌场常客,还在什么杏春楼有相好,貌似全陵川人都知道。
但人家齐富却不以耻,还有些得意洋洋道:“哎呀,也不是不想去赌场摸两把,这不手头窘迫吗?”
人群发出一阵笑声,有人便道:“齐富不会是怕李二报复吧,当年你伤的可是他三弟。”
齐富啧了一声道:“差点还把这茬事给忘了。”
“听说人家李大在军队里出息了,你居然还敢回来。”
齐富还想说话,杜阿银已经抢过齐奕,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齐富只得道:“等手头宽裕了,我请大家喝酒。”
齐富在大家的哄笑声中挤出去跟上杜阿银道:“你抱不动,还是我抱吧。”
“齐富,你和他们说去呀,不是挺热闹的。”
“不,家里那块豆腐,我得回去吃。”
“你抱!”杜阿银还真抱不动齐奕,于是齐奕这个小可爱又落回齐富怀里,小可爱不明白地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你们大人搞啥名堂,有这么对待小可爱的吗?
齐富接过来却把齐奕放地上道,“又不是没脚,自己走。”
齐奕本来就好动,立刻就蹦着跳着跑前面,结果又看见瞎子,立刻凑过去指着那只小金丝雀道:“骗子!”
瞎子辩声自然厉害,立刻听出来者,脸色一下变了:“小屁孩,走开!”
杜阿银见了赶紧把齐奕叫回来道:“乖乖,咱们自己知道就好,别坏了人家生意。”
齐奕才跟着杜阿银跑了,杜阿银离开杜家,觉得天是真蓝,空气是真好,连酷热都不那么酷了,路过一处挂着陵川学馆的地方,便带着齐奕去瞧瞧。
走进去一看,屋舍陈旧,居然连瓦房都不是,屋顶铺的是茅草,还有大的小的娃都混在同一间屋子里摇头晃脑读书,跟唱歌一样,屋前连块坝子都没有。
杜阿银见这状况,真失望,电视电影上演的那种明窗净几,个个穿着好看“校服”,跟个仙子仙女一样快乐读书的环境呢?
齐富跟过来好奇地问:“这又是要干啥?”
“奕儿都快四岁了,难不成你想他跟你一样,长大就在赌场混。”
“奕儿还小了点吧,等他再长两年。”
“还等,还要等两年。”
“对呀,这两年我争取给他攒点束脩钱…”
杜阿银无可奈何地看了齐富一眼问:“你在义庄挣的那点钱,就算你不吃不喝,能攒起奕儿一年还是两年的束脩?”
“那能上一年就上一年,能上两年就上两年,实在不行,还可以找我娘呀。”
杜阿银都有点同情齐大姑那点保命钱了。
“走吧,走吧。”齐富拉住想往学馆里跑的齐奕道,“娘子就放心好了,不会耽搁奕儿的。”
杜阿银没有束脩,只是想来看看状况的,所以白了齐富一眼道:“反正是你亲生的娃。”
齐富哦了一声道:“如果你不是杜家老二,我都以为你是来谋我娃的了。”
“弄不好是你娃谋了我呢。”
“啥意思?”
“你啥意思!”
“没啥,走吧,我家奕娃子可是个聪明之极的娃,不仅聪明还是个有福的娃,这才多大点,都会给自己谋个娘,前程不会太差的。”
“你哪来的自信?”
“我家奕儿谁见了都喜欢,长大了更好看,肯定有人举荐的。”
“齐富,啥意思,为何要人举荐?”
“不举荐难不成靠到这学馆里读书吗?”
杜阿银才知道眼下这朝代居然还是举荐制,这个学馆是县府办的,但是这些学子就算书念得再好,学问好,名声大,如果没士族或世家举荐也等于零,当然寒门学子学问不好,没名声,更没人举荐了。
夏阳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