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七十九章 苏远山开冷饮铺
苏明月望着父亲凝重的神色,心头不安。
“城里人都在卖铺子?”陈玉梅皱着眉头问道,手中的针线活也停了下来。
苏远山站在窗前,目光望向远处,仿佛要看穿那层层叠叠的房屋。“是啊,连陈员外家都开始变卖产业了。”
“爹,连县令都开始变卖产业,会不会是叛军要来了?”苏明月放下手中的账本。她虽然穿越到这个时代才没多久,但也知道这个时期战乱频繁。
屋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檐下风铃偶尔发出清脆的响声。
陈玉梅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声音有些发颤:“这可怎么办?若真打起仗来,咱们这点箭毒只够对付山贼,哪里抵得过千军万马?”
“我已经多买了一车粮食。”苏远山压低声音说道,眉头紧锁,“等到田里的庄稼收获完,先运到山上藏着。”
苏明月立刻明白父亲说的是那个石窟后的秘密之地。那处山洞地势隐蔽,四周杂草丛生,若不是熟悉地形的人,根本发现不了。
“月月,你懂得调制水泥不?”苏远山突然转头问道。
“这个”苏明月眼睛一亮,脑海中迅速翻下百科全书,“百科全书上有记载,我明天就能琢磨出来。”
“好!”苏远山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咱们得赶紧在山上建个坚固的房子。那里野兽横行,总得有个安身之所。”
陈玉梅看着父女俩,心疼地说道:“就凭你们俩能做什么活?不如让老二老三帮忙?”
苏远山沉吟片刻。老二还算稳重,就是老三那张嘴,实在让人不放心。正当他思索时,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
“远山哥!远山哥!”苏巧壮的声音从外面传来,随即就见他和苏虎德推门而入,两人脸上都带着喜色。
“明天给我留三十根冰棍!”苏巧壮兴奋地说,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
“我也要三十根!”苏虎德也忙不迭地说,生怕落后似的。
看着两人争抢的样子,苏明月忍不住笑了。这些日子,靠着制冰和芋圆,家里的日子倒是好过了不少。
夜幕降临,院子里的榕树投下斑驳的影子。苏明月坐在廊下,借着昏暗的灯光翻看着百科全书。水泥的配方并不复杂,关键是比例要准确。
“月月,早点休息吧。”陈玉梅端着一碗汤走来,眼中满是心疼,“你这孩子,总是这么拼命。”
苏明月接过汤碗,轻轻吹了吹:“祖母,您放心,我知道分寸。”
第二天一早,院子里就忙活开了。陈玉梅和苏远山揉搓着芋圆,两人都累得满头大汗。
“祖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苏明月看着祖母和父亲疲惫的样子,提议道,“不如让两个婶婶来帮忙,结算她们的劳务费。”
这提议却让苏长河和苏长川不高兴了。
“大哥,你这是什么话?帮自家人还要给钱?”苏长河撇着嘴说道。
苏远山笑着摆手:“这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再说了,过几天我还有别的活要你们帮忙,那可就没工钱了。”
听到这话,两兄弟顿时眉开眼笑,连连点头答应。
有了张巧云和林秋菊帮忙,芋圆的产量大增。一天下来,就做了满满一大桶。苏明月看着堆满院子的芋圆,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改进制作工艺。
进城的时候,陈玉梅看着那二文钱的入城费,忍不住叹气:“这些穷苦人家连城门都进不去呢。”
街上行人匆匆,不时有人议论着城中的变化。苏明月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心里越发不安。她知道,战乱迟早会来,必须趁着现在多做准备。
回家路上,苏明月注意到路边的野草。这些在常人眼中不起眼的植物,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她默默记下这些草药的位置,准备改天来采集。
傍晚,苏远山召集全家人开会。
“最近城里不太平,咱们得未雨绸缪。”他环视着众人,语气凝重,“从明天起,每天都要往山上运些粮食和物资。”
“大哥,你是不是太担心了?”苏虎德不以为然地说,“城里不过是有些流言蜚语罢了。”
苏远山摇摇头:“苏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说了,多储备些粮食也无妨。”
陈玉梅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默默点头。她深知苏远山向来稳重,既然他这么说,必定有他的道理。
夜深人静,苏明月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她翻来覆去地想着水泥的配方,想着如何在山上建造一个安全的避难所。
清晨,院子里又开始了忙碌。苏明月一边帮着做芋圆,一边指导叔叔们制作水泥。
“石灰要充分熟化,沙子要过筛”她耐心地解释着每一个步骤,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苏长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月月,这水泥真的能建房子?”
“当然。”苏明月笑着点头,“等你看到成品就知道了。”
然而,战争的阴云却在悄然逼近。城里的物价开始上涨,街上的流言也越来越多。苏明月知道,他们必须抓紧时间,为即将到来的动荡做好准备。
西街的铺子里,苏远山和陈玉梅正忙着将牛车上的硝石芋圆搬进后院。蝉鸣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闷热的气息。
“小心点,别把冰块碰碎了。”苏远山一边搬运,一边提醒道。他的衣衫已被汗水浸透,但脸上依然带着期待的神色。
陈玉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最后一筐芋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冰块里冷藏。她的手臂因为连续搬运而有些酸痛,但看着整齐摆放的芋圆,心中涌起一丝成就感。
“这些芋圆够卖一天的了吧?”陈玉梅一边整理着柜台,一边问道。
苏远山将抹布搭在肩上,笑着说:“应该够了。不过第一天开业,生意如何还真说不准。”
后院里,几个伙计正在将大块冰料劈成小块,清脆的敲击声回荡在院子里。苏远山特意从冰窖里买来的冰块,每一块都晶莹剔透,散发着丝丝凉意。
“娘,你先歇会儿,我去把招牌挂上。”苏远山说着,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木制招牌。招牌是新做的,上面“苏氏冷饮”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陈玉梅站在门口,看着苏远山小心翼翼地将招牌挂好。
开业第一天,街上行人纷纷驻足观望。有人对着招牌指指点点,也有人好奇地往店里张望。
“这位大哥,进来尝尝吧!”苏远山热情地招呼着,“今日开业特价,原价五文的冰棍只要四文!”
一个挑着扁担的老汉被吸引了注意力,放下扁担走了进来:“这冰棍怎么卖?”
“老伯您来得正是时候。”苏远山笑着介绍,“除了冰棍,我们还有特制的芋圆,十文一碗,配上水果碎和糖水,保证让您在这炎炎夏日里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