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七十二章 难道吴三桂天生就注定要背叛大明吗?
朱慈烺矗立在大龙头号船舱甲板之巅,紧握栏杆,目光死死盯着战场。虽然不是第一次见血,但如此惨烈的场面还是让他心头发紧。
又一波骑兵冲杀而过,李过的阵型终于出现了松动。吴家军的骑兵们抓住机会,加大了进攻的力度。他们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入敌军阵型的薄弱处。
“降者免死!”有人高喊。
这声音在战场上传开,越来越多的大顺军丢下武器,跪地投降。他们已经看出了胜负的走向,没必要再做无谓的牺牲。
李过的兄弟周青为了替他吸引追兵,高喊“李过在此”,结果被乱刀砍死。而李过则趁乱弃甲入河,与李岩的溃兵队伍汇合,侥幸逃脱。
战场上的厮杀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伤员的呻吟和胜利者的欢呼。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血水混合着泥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千岁爷,我们胜了!”曹友义兴奋地说道,“这些投降的老营兵都是好手,不如收编了。对了,南城那边战事紧急,得赶紧调吴家军增援。”
朱慈烺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下令鸣金收兵,同时竖起免死旗。他的目光扫过战场,心中庆幸无比。这一仗打得漂亮,关键时刻,吴三桂终于及时出现,对大顺军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但现在不是庆功的时候,还得赶紧去救援南城。那里可是父皇所在!想到这里,朱慈烺的心又提了起来。
“传令下去,让投降的士兵先集中看管。”朱慈烺转身对曹友义下令,“你亲自带人去接应南城。”
“遵命!”
曹友义领命而去。朱慈烺又看了眼战场,目光落在那些跪地投降的士兵身上。这些人中有不少是老营精锐,若能收编,对未来的战事大有帮助。
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救援南城。朱慈烺转身走下船楼,来到甲板上。水手们正在忙碌地准备渡河,船上的将士们也在整理装备,准备下一场战斗。
“传我命令,全军准备渡河!”朱慈烺沉声道。
此时,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朱慈烺的面前。
“卑职乃辽东总兵平西伯麾下的游击将军吴国勇,恭请太子千岁安康!”他跪拜叩首,声音洪亮,带着关外将领特有的豪迈。
朱慈烺站在船头,目光在这位生着蒙古人面孔的将领身上逡巡。小眼睛,大饼脸,八字胡须,一身戎装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正是方才率军冲锋,击溃李过部的悍将。
“起来吧。”朱慈烺淡淡道。
吴国勇缓缓起身,目光不经意间瞥向朱慈烺身后的吴三妹。这位吴家二小姐的存在,让他不敢有丝毫造次。他下意识地挺直腰板,却又不敢太过张扬。
远处传来阵阵喊杀声,天津南城墙上依旧烽烟滚滚。朱慈烺指了指一旁的太师椅:“坐。”
吴国勇犹豫了一下,只是将半个屁股搁在椅子上。他那粗糙的手掌不安地摩挲着刀柄,眼神时不时飘向吴三妹所在的方向。
看着这个在战场上勇猛无比的悍将,在吴三妹面前如此谨小慎微的模样,朱慈烺心中暗叹。若是吴三桂亲至,只怕更加奴颜婢膝。
船身轻轻摇晃,远处传来零星的炮声。朱慈烺望着天津城方向,眉头紧锁:“平西伯可有什么话要带给本宫?”
此刻南城战事正酣,父皇生死未卜,他不得不保持着凝重的神色。甲板上的将士们神情紧张,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回禀千岁。”吴国勇正了正身子,“臣是三月十八日田督公抵达山海关时奉命启程的。平西伯命臣在通州以东潜伏,若遇陛下和千岁突围,便即刻护送至永平大营。”
朱慈烺眉头皱得更深了。船舱内的烛火摇曳,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
吴三桂为何不亲自前来?明明自己手中握有他全家老小,还有那个他最宠爱的陈圆圆。这般良机,他为何不带着关宁精锐南下?
若是能带五千精兵南下,到了江南便是一方诸侯。有水师为屏,吴家何愁不能富贵万代?
这分明是个最容易的选择题,吴三桂怎会算不明白?
“三位王爷和袁贵妃可曾抵达永平?”朱慈烺又问。
“臣启程时尚未得知。”吴国勇答道,随即又补充,“下官于十八日夜幕降临时启程离开山海关,当天傍晚抵达玉田城,二十日到双溪。本欲次日抵达通州,不料通州已被流寇占据。打听得知圣上正在正阳门御驾亲征,故徘徊了几日。”
他说话时目光闪烁,似乎有所隐瞒。
“守在正阳门的是本宫安排的替身。”朱慈烺淡淡道,目光如炬,“父皇已随本宫抵达天津,现正在南城,有吴襄护卫。待吴三辅击退流寇,你便可随本宫去拜见。”
“如此甚好!”吴国勇面露喜色,眼中闪过一丝狂热,“流寇不过跳梁小丑,待我军大胜,定能护送陛下重返龙城!”
朱慈烺心头一震,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椅子扶手。船舱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这话中的意思莫非吴三桂是想与李自成争夺北京?
“吴游击。”朱慈烺正色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如今流寇势大,关外又有东虏虎视。朝廷力量有限,不宜两线作战。不如暂避其锋,待时而动。”
“千岁放心。”吴国勇笑道,仿佛成竹在胸“王总督与平西伯已有妙计,定能为陛下和千岁收复龙城!”
“他们要借东虏之力?”朱慈烺脸色骤变,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吴国勇一愣,没想到朱慈烺如此敏锐,一语道破天机。他的表情瞬间变得尴尬起来,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船舱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朱慈烺站起身,踱步到窗前。远处的天津城已经看不到炮火,只剩下袅袅青烟升起。
这引狼入室之计,岂非自寻死路?朱慈烺心中暗叹。难道历史无法改变,吴三桂天生就注定要背叛大明吗?
他的想法是放任李自成与清军相争。李自成既占龙城,守卫幽燕便是其责。若他不战而逃,天下人自会另择明主。
到那时,自己这个抗清中流砥柱,才是汉人心中的希望所在。
正思索间,几骑传令兵沿浮桥疾驰而来,马蹄声急促。
“捷报!吴将军成功击退了城内叛军,陛下、皇后与老总兵皆安!”传令兵的声音中带着难掩的兴奋。
朱慈烺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至少眼下可以安然撤往大沽口,再设法阻止吴三桂和王永吉的昏招。
若实在无法挽回,也要尽可能多地收编关宁将士。这些精锐,日后抗清还要用得着。
“国勇。”朱慈烺换上笑脸,语气变得和煦起来,“如今流寇已占芳川、宝坻、玉田一线,陆路难行。不如你带着这千骑随本宫去大沽口,再由海路与平西伯联络。”
吴国勇不疑有他,一口应下。他站起身向朱慈烺深深一揖,转身离去。
醺浅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