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八十一章 会一会八旗军
冯元飏将这番话带回,崇祯听后顿时勃然大怒,砸碎了手中的茶盏:“逆子!当初在京城谁最先要逃?为了逃命,甚至在皇极门发动宫变!如今到了大沽口,海船齐备,一月便可抵达南京,他却又说要克复龙城?”
“陛下,”冯元飏躬身道,“太子还命臣去山海关见吴三桂,商议收复龙城之事。”
“他有何计策?”崇祯的怒气稍减,沉声问道。
“太子认为,东虏必会趁火打劫,从长城燕山各口入关。”冯元飏缓缓道来,“李自成在北京的统治岌岌可危,又大肆搜刮,民心尽失。若闻虏至,必弃城而逃。届时我军只需守住山海关,伺机收复天津,再重建东江镇,便可扼住虏人咽喉。如此日久,虏必求和,到时许以岁币,龙城可复。”
崇祯听得怔住,手中的朱笔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这计策似乎可行?这么有谋略的儿子,朕究竟是怎么生出来的?
“皇上,”顺天巡抚宋权见机低声道,“此计有七八成把握,若成,我大明中兴可期!”
崇祯心中一动,目光闪烁不定。若春哥儿真能复京,群臣怕是要哭着喊着让他即位了吧?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攥紧了龙椅扶手。
“陛下,”冯元飏见崇祯神色变幻,哪还不知他心中所想。犹豫着开口,“臣要否要前往山海关?”
“你去吧。”崇祯压低声音,左右看了看,“不过朕需要给王永吉传达一道绝密指令,你带去,切勿让太子知晓。”
冯元飏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太子那般精明,岂会不知臣与陛下亲近?王永吉手中有两千督标,高第部也听他调遣,这些太子怎会不清楚?
“臣领旨。”他恭敬接过崇祯亲笔手诏。如今内阁票拟已无,连二十个宝玺都在黄小宝手中,没有太子首肯,崇祯连正式诏令都下不了。这道密旨,恐怕也只是聊以自慰罢了。
与此同时,抚军大元帅府内灯火通明。
“殿下,竟然要派冯元飏驻守边关?”一位指挥使忧心忡忡。
“这可是陛下的嫡系心腹!”另一人附和道。
“吴三桂那边无妨,但王永吉和高第还有万余人马”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朱慈烺却专注地查看着手中的账目。烛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专注。
四月中旬,克难新军刚发了月饷。从卫士一两五钱到大元帅二百两,层层递进,规矩分明。唯有沈廷扬掌控的海军卫特殊对待,那是外包给沙船帮的。账目清晰,一笔一划都写得工整。
“五梅,”朱慈烺放下账本,抬头看向沈廷扬,“船只可安排妥当?陈圆圆也要同行,万不可有失。”
“千岁爷放心,”沈廷扬笑道,眼中闪过一丝自信,“下官必选最好的船只水手。”
“还有苏巡抚和新军左师七千人,以及十万石漕粮,都要尽快发运。”朱慈烺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海面,“他们早到登州一日,本宫就能早安心一日。”
“三日内,风向合适便可启程。”沈廷扬的声音坚定有力。
朱慈烺点头,转身问道:“五梅,能否借本宫一些火器?斑鸠脚火铳一千支,佛郎机炮十二门。”
“能拿得出,只是船上防务会暂时薄弱些。”沈廷扬略作思索。
“那若本宫下旨给郑芝龙,让他采买火器,他可会应允?”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一千支太少了,”沈廷扬笑道,“不如要五千支。一支斑鸠脚不过四两银子,五千支才两万两,十二门红夷大炮最多两千两,对于东南海商来说微不足道。但货源实在难以获得,不过郑家有门路,从安平镇、广东、日本都能采买,上万支也不难。”
“那就要一万支!”朱慈烺眼中精光闪动,语气坚定,“你的火器也先借本宫。本宫要在海沙岛练兵布防,会一会那传说中的八旗劲旅!”
“殿下,您说要对付八旗军?”吴襄的声音有些颤抖,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曹友义急切地向前迈了一步,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腰间的佩刀。
朱慈烺站在窗前,目光透过窗外望向远方。大沽口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飘进来,让人不由得想起京城陷落时的血腥场景。
“怎么,你们也被八旗军吓破了胆?”朱慈烺转过身,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吴襄摇了摇头,沧桑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痛苦:“不是吓破胆,而是实话实说。如今我军将士,光听到满洲鞑子的名号就要抖三抖。这仗要怎么打?”
“千岁爷,老夫也觉得此事还需慎重。”曹友义抚着胡须,愁眉苦脸地道,“八旗铁骑的威名,您是知道的。就连我们引以为傲的关宁军,也只有吴家的家丁才敢与之正面交锋。”
堂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远处传来的海浪声在回荡。朱慈烺负手而立,目光扫过两位老将:“克难新军中,就有一千多号不惧鞑子的好汉。”
“什么?”两位老将同时一惊,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朱慈烺走到案几前,轻轻抚摸着桌上的地图:“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呢??虽然人数不多,但足以在大沽口给鞑子一个教训。”
吴襄和曹友义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哪里又冒出来这么个神秘队伍?
“现在天下人畏鞑子如虎,都觉得不可战胜。”朱慈烺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如果不能打破这个神话,本宫去了留都也难立足。”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在山海关处停了下来:“与其退守江南,不如在这里一搏。若能打出一个澶渊之盟,割地、和亲、岁币都可以谈。只要鞑子退出长城,一切都好说。若实在不可为,再南下也不迟!”
“殿下深谋远虑。”吴襄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敬佩。
朱慈烺转向吴襄,语气变得郑重:“老泰山,山海关那边一定要守住。本宫只求在大沽口挫其锐气,但绝不能让他们得了山海关。”
“老夫这就去信二哥儿。”吴襄拱手应道,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朱慈烺又转向一旁默默站立的沈廷扬:“五梅,东江镇的事情交给海军卫全权负责。不必拘泥于皮岛,辽东、朝鲜沿海的岛屿都可以考虑。”
沈廷扬欲言又止,眉头紧锁:“殿下,朝鲜已经”
“不必在意他们现在效忠谁。”朱慈烺打断了他的话,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本宫不要他们称臣,只要在他们的地盘上开东江镇。若是不从,就让他们尝尝我大明水师的厉害。”
海风吹动窗棂,发出咯吱的响声。堂内的气氛渐渐变得轻松起来,两位老将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醺浅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