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毁灭岛国,小马拉大车

第74章 只要有粮食跟谁都有缘(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4章 只要有粮食跟谁都有缘

叶守信也已经从炕上爬起来,洗了把脸过来陪着丁志满两口子聊天。

“小叶,你昨天刚走没一会儿秋楠就回来了。我跟秋楠提到了你。她对你印象还挺深。小叶呀,这个周末有没有空,秋楠也回来,去我们家吃饭呗。”

丁秋楠她妈笑呵呵的向叶守信发出邀请。

叶守信憋着笑,灾荒年代,只要手里有粮食谁都上赶着巴结。

当然,没有挨过饿的是人是永远也不会体会到挨饿的滋味。

原剧情中,丁父丁母挨饿怕了,被崔大可这么一个十足的小人用了点粮食就成了他的帮凶。

最终断送了女儿丁秋楠一生的幸福。

叶守信笑着点头:“丁姨,这个周末应该有时间,我到时候直接过去。只不过我这两年变化有些大,我估计秋楠都不一定认的出来我。”

“那怎么能认不出来?秋楠都能叫出你的名字,她一看见你肯定就能认出来。”

“丁主任,我媳妇早上蒸了点馒头,一会儿你们走的时候带点回去。家里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只有这点白面馒头。”

叶守信在陪着丁志满俩口子聊天时,叶向高提着个布兜过来,他将布兜放在桌子上推到了丁志满的面前。

“丁主任,一会儿你们走的时候把这个带上。”

“叶师傅,这是?”

布兜里面装的鼓鼓囊囊的,丁志满用手捏了下软绵绵的,他虽然猜出来了,但是却不敢相信。

“丁主任,我媳妇早上蒸了点馒头。家里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只有这点白面馒头。”

叶向高笑着把布兜扎进来的麻绳给解开,白面馒头立刻滚了出来。

扑鼻的香味让丁志满俩口子都吞了口口水。

“老叶师傅,这太贵重了!我们”

丁志满连忙起身,白面馒头这东西可是能救命!

而且这灾荒年,普通家庭能有口棒子面的黏煮喝就不错了,再配上一个粗粮窝窝头,就是一天的口粮!

叶向高竟然拿出了一袋子白面馒头送给丁家,丁志满第一反应是太贵重,不敢收。

“老丁,这是叶师傅的一番心意,我们可不能拒绝。”

丁母生怕她爱人丁志满给拒绝了,抢在他前面收下。

“可这也太贵重了!”

丁志满有些不太好意思,他毕竟还是要点脸的。

叶向高真诚的说道:“丁主任,您治好了我的手,要不是您,我就成了残废。相比这点馒头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以后我们家要是做什么好吃的,也会打发守信给您送点过去。只是希望您不要嫌弃就好。”

这年头送粮食还有嫌弃的?

丁家的粮本都已经被医院给收了回去,工资也停发了,没钱没粮本,压根就弄不到粮食!

要不是叶守信送过去的二十斤白面,丁家都已经断粮了!

“叶师傅,我们怎么会嫌弃?小叶跟我们家秋楠还是同学,我爱人又治好了您的手,咱们两家缘分可真是不浅。

叶师傅,以后我们俩家就应该要多走动,您说好不好?”

丁秋楠的母亲马上抓住这个机会。

“那当然好,丁主任,我就是担心我们家是工人大老粗,肚子里没文化,跟你们知识分子说不到一块儿去。”

叶向高谦虚的笑道。

“叶师傅,你这话不是打我们脸?这上面可是天天号召要向工人老大哥学习,我们俩口子今天其实是来学习的。”

丁志满爱人这张嘴还真是会说话。

叶守信笑呵呵的,果然只要有粮食跟谁都有缘。

肉食考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