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摇滚:竹马不想被拯救

第14章 美丽人生(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4章 美丽人生

海川刚回到楼下,发现昌居姐的家门还开着,有过去时,才发现本人正坐在门口

嘴里叼着烟,倒没有再敷面膜,手里盘着核桃,低着脑袋似乎是在等人

海川缓缓走过去,因为昌居姐的气息很危险,总感觉是在生气

“那个昌居姐,是你把我抬到医院的嘛?”

昌居抬起脑袋,用下巴看着海川

“不是,是你自己走过去的,不信问河景”

刚想要说什么话,身后却走过来了一名男人,海川回过头,看清了来人的样貌

身穿黑色西装,跟传销的一样

见到海川跟昌居两人,男人的声音变得有些恭敬

“你好啊昌居,很久不见了,近来可好?”

昌居低下脑袋

“一般,你是为了干细胞来的就走吧,阿福不会捐的,另外一提,别再来找我们了”

男人苦笑了一声

“阿福也没有自己说啊,我可以先见一面吗?他肯定会同意的”

“滚”

昌居说完,男人还是一脸苦笑,见一旁还有海川这个陌生人,便没有多嘴

“你好啊,我的名字叫留久净合一,是昌居的弟弟”

海川刚准备伸手过去,就被昌居打断

“都说了走开,他跟阿妈的型号不会匹配的”

“只是认识一下而已”

男人压了压帽子,走出巷子离开了这里

只剩海川跟昌居

昌居将凳子搬进屋内,让海川也跟着进来,说是一起吃顿饭

海川本想拒绝,但直接被昌居硬拉了进来

刚进屋子里,一堆堆小饰品摆在房间的个个角落,如同圣诞屋一样

海川以前就觉得昌居姐虽然外表看起来很硬刚,但内心却细致温柔,这一次倒是验证了他的想法

房子的一些角落被打洞了,里面基本都是一些看着比较珍贵的饰品

有首饰、八音盒跟一些小项链

昌居让海川坐着,自己进厨房了,没过一会便端上来两碗米饭

配菜有炒鸡蛋跟韭菜

两人面对面坐着,海川也是第一次跟昌居姐待这么久,实在是想不到什么话题了

“是河景把你救了的,他说从你屋子里传出了巨大的声响,然后你不回应他,幸好我这里也有备用钥匙”

“他说要保密来着,保密这个有什么用啊”说完,海川到了谢,两人又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默

直到海川问起那个男人跟那位叫阿福的邻居,在海川的记忆中

自己就见过一次面,还很不爽的撇开了海川,所以第一印象有些差

“当年父母离婚,母亲带着大部分财产和弟弟离开了我们,而我跟阿福就与父亲一起生活”

“可没过多久,父亲病逝,阿福的脑袋也出了问题,我自己就养着她”

“去年母亲的脊髓出了问题,需要唯一可以配对的阿福捐献白细胞才能活”

“再过半年,母亲就会病死,所以弟弟就一直求我们能捐献”

昌居想到这里明显变得更生气了

“但那个贱人别说在当时就咒骂过阿福,现在还恬不知耻的想用母亲的身份一直道德绑架阿福”

“我不会同意的,就算阿福现在连话都不会说了,我也会替她拒绝的”

昌居让海川多吃菜,别吃干米饭,就去冰箱取了两瓶啤酒

她除了在这里有一栋小楼以外,还在街边开了一家小商店,基本都能保持两人的生活

还有多余的钱买的东西

昌居给海川递了一杯

“我不会喝酒,而且还没到喝酒的年龄啊”

“是嘛,还有人守着这个破规则啊,还以为没人了”

荷尔荷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鉴宝:开局一双黄金瞳
鉴宝:开局一双黄金瞳
相恋三年的女友与兄弟联手背叛,还惨遭狗男女殴打,被花瓶砸开第三只眼,落魄学徒竟能看穿万物,古玩街捡漏百万珍宝,打脸黑心老板,誓要让那对狗男女跪地求饶。当这双眼能看穿万物价值,绿茶前任哭着求复合?晚了!
無常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张进重生回到了1997年的小渔村,跟随大哥一块出海捕鱼。上辈子。父亲离世,母亲又身患重病,急需八万块的治疗手术费。最终两弟兄累死累活都没能凑齐这笔钱,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病死在家里。大哥自此一蹶不振,最
灰火
重生后,我棒打极品儿女
重生后,我棒打极品儿女
一觉醒来,吴老太太竟回到了过去。上辈子,她为了孩子操碎了心,恨不得把自己碾碎了,化成他们前行的养分。她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刻不停地为儿女付出,满心期待能换来晚年的安稳与温暖。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
佚名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上辈子为了讨回公道,王墨一把火烧了大队仓库。没想此举酿成大祸,最终导致老娘顶罪,死在了入狱那天。小妹也因此在家中冻饿至死。如此一幕,成了王墨心里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好在重回到那时候。这一世。王墨决心不再
天行
穿书后,我的夫君有点火辣啊
穿书后,我的夫君有点火辣啊
肤白貌美、明艳动人的她,一觉醒来竟穿越到了一本年代文里,摇身一变成了沪市有名的资本家小姐。在原书中,她瞧不上沉默寡言、不解风情的未婚夫,又顾虑海岛上物资匮乏、生活艰苦,故而迟迟不肯履行婚约。然而,命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