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8章 莫须有
”蒲卢虎太专横跋扈了,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我早就想除掉他。“兀术愤然道。
”汉人常说,欲攘外必先安内。眼下我们朝内斗争如此激烈,你怎么能急于报复岳飞?再说,你要报复岳飞,不能用力,只能用智;不能武胜,只能计赢。“
”计赢?“兀术闻说,不禁双眼一亮,但很快又感到迷惘,问道:”计将安出?&34;
“兄弟,这用计之道,你可要向岳飞学习。岳飞能让你废了刘豫,难道你就不能让赵构杀了岳飞吗?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为兄该走了,&34;
干布临行时丢下的这一句话,使兀术原本不平静的心更加不平静了。
5
绍兴九年三月丙午日,宋室同金邦和议,在宰相秦桧强有力的主持下,力排众议,几经曲折,终于达成了。
宋得到河南的东(汴梁)、西(洛阳)、南(商丘)三京,宿、毫、曹、单四州,寿春一府,以及陕西、京西各州的土地。宋派东京留守王伦,拜见金右副元帅兀术,交割土地疆界。兀术从汴京经祁州渡河而去,把行台迁移到大名府。
金许诺归还太上皇、郑太后的灵柩和高宗生母韦太后。宋接受金邦册封,向北称臣,世居落辅国地位,每岁向金进贡币帛银粮。
当 e,高宗下赦书布告天下,赦书大略道:
”大金报答允许和议盟约,割河南土地归还我国,止息字内干戈,用来保全民命。 &34;
这日杭州城的主要大街皆张灯结彩,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落。其欢庆的热闹气氛,比去年庆祝正式定都杭州城时还要浓烈许多。
定都后新落成的景灵官大殿,穿插着金、宋两国的旗帜,还加挂了几多宫灯,以示欢庆和议的成功。
几天之后的一个上午,高宗在景灵官大殿召见文武百官。群臣以官爵大小列队两行,向皇上山呼万岁,跪拜叩头。
黄袍加身的三十二岁高宗,胡须黑白相杂,显得苍老、疲惫。他抬眼依次巡视站在大殿里的两大行文臣武将,发现他们并无丝毫喜色,只有站在上首的宰相秦桧,脸上露出不易被人觉察的得意微笑。
高宗沉吟片刻,自我解嘲道:
“有人说朕惧怕金人,为了苟安于东南的半壁江山,才一意和议。其实大谬不然!朕遵循以孝治天下宗旨,为了要金人归还灵柩、太后,才不在乎金人提出的条件,甚至不惜称臣和割地赔款。望众爱卿体谅朕之一片孝子之心--&34;
闻高宗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不语,垂头丧气的大臣们皆抬头看去,见高宗正拿着黄手帕擦眼泪,不由得唏嘘叹息,但也没有人敢插话劝慰。
暮然间,高宗转悲为喜,道:
”如今上天有眼,金宋和议终于达成。这全赖秦爱卿--往无前,力排众议,鼎力辅佐。王伦、孙近力主和议,协助宰相办事也很得力。诸文臣武将虽然对和议有不同意见,但也能顾全大局,使和议不受干扰。特别是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治军有方,纪律严明,坚守驻地,保障了和议的顺利进行。为此,朕照例按功爵赏。“
诏令爵赏的名单很长,高宗事先御笔亲批,由吏部员外郎逐一宣读。读一个,谢旨一个。当念到岳飞加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文官散阶)时,大殿里先是--阵骚动,接着,岳飞出班奏道:
”皇上,岳飞不敢接受这一爵赏。当今政局,可以谓&39;危&39;,而不可谓&39;安&39;,可忧虑而不可庆贺,可训练整饬士卒,小心防备意外,而不可论功行赏,取笑于敌人。“
吏部员外郎连连宣读对岳飞的诏令三遍,岳飞依然推辞不肯接受。
众人面面相觑。秦桧怒不可遏,但他既没有发作,也不怒形于色。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退朝时,高宗把岳飞留下来,用温和的言语奖励劝谕,岳飞才勉强接受赏赐。但他又面奏道:
”金人无事而请求和议,这必有切近之忧。名义上把土地归还于我,实际上必有他图!&34;
高宗笑而不答,在旁的秦桧怂而不语。
6
夜已深,秦桧仍坐在他的相府正堂里批阅文书。自从去年十月赵鼎被罢相后,秦桧专断国家大权。权越大,需要他处理的事越多,而他又喜欢事必躬亲。
今天上午退朝后,秦桧一回到宰相府正堂里,便坐在他的案头写写读读,直到万籁俱寂的深夜,他还未办完今天该办的事。
忽抬头,见御史中丞王次翁坐在正堂一角的座椅上闲坐。
王次翁是秦桧复相后一手提拔的。凡是可以为秦桧效命的事,他无不尽力而为。秦桧也视他为私党密友,对他无所不谈。
“次翁,你什么时候进来,我怎么没有发觉?”秦桧问。“丞相那么忙我怎么敢惊扰?只是心中有个疙瘩解不开,想请教丞相。”王次翁站起来,走至秦桧面前。
“你坐下说吧!”秦桧说。
“丞相,岳飞反对和议,一意主战,他每次上疏,可说是以文字用兵,字字剑句句枪,比起胡铨那篇被金人千金买去的上疏还尖锐、厉害。为什么皇上还要对他爵赏?“王次翁问道。
”对岳飞的爵赏,是我提议的。为了和议,使百姓免遭兵赘之灾,我们必须争取、团结一切可以争取、团结的人。岳飞虽然反对和议,但他尊仰皇上,忠君思想溢于言表。只要皇上和议意决,就不怕岳飞捣蛋。而且,金人所以答应和议,也是考虑到南朝有岳飞、韩世忠、张俊等--批猛将。加上刘豫被废,顿失一道屏障,金人欲想得到宋地子女金帛,非走和议之路不可。皇上智能过人,他不但看到这一点,还看到和议一旦失败,金人南侵,能够保驾护航的也只有岳飞等一批武将。所以,我和皇上明知岳飞极力主战,反对和议,不但无功,而且有过,还按例对他爵赏,以示安抚。“
”原来如此。“王次翁恍然大悟。
”不过,像岳飞这样固执的人,蓄意反对和议,破坏和议,处处同我作对,也很讨厌,终究会坏我大事。讲实在话,我对他是恨之入骨。“秦桧愤然道。
”是呀,我读了岳飞近来的几次上疏,也怂怒至极。他简直成为丞相的怨家仇人。“王次翁附和道,
”次余,你把岳飞近来的上疏找出来,让我重读一遍!&34;“我已经带来了,丞相慢慢看吧!”王次翁把一迭奏折放在秦桧案头上。
秦桧坐在案头,和着烛光,逐封逐页细读起来。
第一封,绍兴八年十一月,岳飞在江州获悉赵鼎罢相,上疏道:
“马有良、劣,臣有忠、奸。赵鼎乃忠臣贤相,主政多年,政绩辉煌。顾惜国家民族大义,力主北伐以恢复失地,迎回少帝。如此贤相,百里挑一,却遭谗间,弃如散履。当今黑白不分,人妖颠倒,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第二封,绍兴九年正月,岳飞在鄂州闻金人将归还河南土地,上疏道:
“金人不可相信,和好不可依赖,相臣为国家谋划不善,恐为后世所讥!&34;
第三封,绍兴九年三月,岳飞在鄂州,接到大赦诏书时,上疏道:
“和议不可信。祝愿定谋于全胜,期望收复河东、河北失地,唾手燕、云十六州,迎回少帝,终久想复仇报效国家,向天地开陈本心,怎可叩头以称藩?秦丞相曾云,&39;德无常师,主善为师&39;,实乃欺君之谈。君臣之大伦,本于天性,其为首辅大臣,岂能当面欺君?&34;
”够了,岳飞,等着瞧吧!“奏桧读到这里,突然拍案而起,忿然自语道。
秦桧妻子王氏刚从内室端出一碗虎鞭汤步出来,问道:”相公为何发怒?&34;
秦桧接过王氏手中的汤,一口吞下:
“啊?这是什么汤?这么好喝。”
“这是虎鞭汤,对相公正合适。”
“此汤能治男人倒阳之病,对皇上最管用。赶快买一袋给皇上送去!&34;
”是一个矮个子商人送上门来的。他还在门口同次翁说笑话呢!“王氏接着问:”现在日上三竿,相公又一夜未睡?&34;
“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奏桧耸耸肩道。
“相公不用瞒我,贱妾早知你被岳飞弄得魂不守舍,连几个新来的美妾都无心亲昵,何况我这个的糟糠?”王氏揶偷
道。
“夫人也太小看我了,连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赵鼎,老夫都有办法将他扳倒,何况区区一边将?岳飞只是一位勇有余而智不足的武将。当今皇上最怕的是他大哥赵桓回来取代自己。而岳飞不董皇上的这块心病,每次上疏都不忘提及迎回少帝。他如此起劲地高喊迎回少帝,不正犯了皇上之大忌?因此,只要我秦桧在皇上面前轻轻点拨一下,就可以把岳飞置之于死地。只是我眼下还不想害他而已。如今和议成功,
即将迎回灵柩,接回韦太后车驾,皇上必定进封我秦桧为太师、国公。到那时,我秦桧成了人上人,自然荣宗耀祖,封妻荫子,留芳百世了!“秦桧颇为自得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