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章 亡命之君
世隆一直铭记在心,曾多次想去实现先父的遗愿,母亲老是不允。前些时候,听说武翼大夫赵邦杰、保州廉防使马扩,在五马山竖起抗金义旗,不少爱国志士前往投效。世隆好求歹求,终于使母亲答应,于是他瞒着阿环,投往五马山。
不久,五马山上迎来一位很有号召力的人,很快就被赵邦杰、马扩等人拥立为山西各寨统领。这位统领第一眼看到秦世隆,就起了好感,因此把世隆收为亲随。
“世隆,快到了吗?&34;
”再走一道弯就到家了。“
问话者正是那个统领,昨日黄昏后,他带几个亲随,乔装易服,越过重山,潜到金营附近,勘察军情。回来趁顺路之便,正要到世隆家探望一下。
世隆到家时,天已蒙蒙亮,环环还在沉睡之中,朦胧中听到叫门声和开门声。待她睁开眼时,正听到世隆的说话声,她一骨碌爬起身,来不及穿好衣服,就走出房门。
”阿环,看谁回来了!“秦大婶高兴地喊着。环环来不及叫声世隆哥,马上被他带回来的这个统领震住了。同样地,这客人也目不转睛地望着环环,看着看着,二人突然同时地惊呼起来:
”啊,十八哥!&34;
&34;啊,环环妹!&34;
两个人突如其来的举动,令秦家母子傻了眼。原来,这个客人既是五马山的统领,也是信王赵榛。
当认出身分,弄清一切后,最吃惊的莫过于秦大婶。她想到这些日子以来,竟让皇室公主一直喊她为娘,更是不知所措!
“这。 如何得了?啊呀,阿环--不,公主。 王爷。 &34;
秦大婶战战兢兢地跪了下来,赵榛兄妹忙扶住她,恭恭敬敬地请她坐下。
环环要赵榛代皇家叩谢秦大婶救命大恩,秦大婶说什么也不肯答应。
”十八哥,这该不是做梦吧?“环环如梦似幻。”不是做梦!可是却像做了一场梦啊!“赵榛若疑若信地说。
过了许久,赵榛才回过神来,说:
”环环妹,你让我找得好苦!&34;
赵榛把他如何逃出俘虏队伍,如何苦苦寻找她,又怎样被啼鸟叫声折腾等经过讲了一遍,又告诉她,当他万念俱灰时,想到国破家亡,实在不应自暴自弃,便思振作起来,于是到处奔走,寻求抗金救国大计。一度曾在真定境内金人经营的茶馆内,化名充当跑堂帮工,欲藉此筹划大事,不久,便被马扩迎上五马山,当起统领。
环环听他为自己受了那么多苦,经历那么多坎坷,感激之余也悲叹不已。
“在五马山上,我听世隆说,他家里救了一个落难女子,为兄怀疑就是你。但又想,世间哪有如此巧合之事?想不到果然是这么巧合!&34;
“也多亏秦家母子啊!”环环感慨地说。
“你到底为什么酿成此祸?”赵榛问道。
环环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她越来越清楚,那一夜她亲眼目睹母亲韦妃赤裸裸的一幕,但每忆及此事,她就为母亲韦妃感到羞愧不已。从死去活来的那一刻起,她已经抱定决心,要永远守住这个秘密,发誓绝不向任何人泄露,哪怕十八哥也不例外。
“到底怎么造成的。 你为何不说话?&34;”其实,“环环含糊地说:”还不是因为想逃跑,才险些丧命。“
对这个回答,赵榛并不满意,但是看来好像问不出别的来,也就不再问下去。
”十八哥,“环环也想起什么:”你知道新君是
谁?&34;
“你还不知道吗?是咱们的九哥康王赵构呢!&34;”真的?“环环高兴地跳起来:”这么说来,咱们可以回京都了。“
”可是,新君不在汴京登基。“
”那。 在哪里?&34;
“听说是在南京。”
“我们就到南京去。”
“据说后来又转到建康去了。”
“到底御驾驻在哪里?&34;
”一下子又传说移驾泗州,然后又折去扬州,拿不准呢!&34;&34;怎么当皇帝的不去京都,到处乱转,是什么缘
故?&34;
这下子轮到赵榛愣住了。
自从听说康王赵构登基后,赵榛高兴异常。但没多久,便不断有消息传来,新君不仅未能收复失地,反被金人攻占不少国土。如今东转西移,显然在避敌强锋。赵榛真不愿相信这些传言,也不忍对九哥乱猜测,但又无法释去疑虑。赵构自登基以来,所作所为,可以说是躲躲藏藏,无一策以定民心,无一战以号召天下,一味消极走避,简直像个亡命皇帝,难道他只顾为自己的皇位打算,不管上皇、兄皇及家族数千人的死活?
“环环,看来百废待兴,九哥必有许多难处,为兄会派人去打探个明白!&34;
”那小妹就跟十八哥去五马山,好吗?&34;“这个。”赵榛颇感为难,但又不忍拒绝她,只得含糊应允。
一时间,别后重逢的欢欣渐渐消失了,包括秦家母子,都有点神色黯然。大家的话越来越少,心事则越来越多。
环环想,她必须跟十八哥走,十八哥理所当然答应,娘也决不会阻挡。只是大家都走了,剩下娘一个
人,怎么办?
秦世隆为阿环是皇室公主而高兴,他赞成阿环上五马山,但是也担心母亲没人作伴,也不知怎么
办?
秦大婶则是亦喜亦忧,母子久别相聚后又马上要分开了,她心情沉甸甸的,加上阿环又要走,她实在很舍不得啊!
4
徽宗赵佶记得,那天早晨,他听说柔福公主环环出事,接着又听说信王赵榛不见,便全神贯注在赵榛的安危上。几天过去,什么消息也没,正惶惑不安,又闻肃王赵枢也失踪了,连金人监军都搞不清楚赵枢是什么时候不见的,这使赵佶痛苦不堪。他深知这个五郎赵枢,虽聪明伶俐、文思敏捷,却是个赢弱书生,防身乏术,纵能一时脱出虎穴,在那山野丛林之中怎么自求生路?
自从丢了赵榛、赵枢以后,金人对宋俘的看管,一天比一天严,即使进入金邦国土,也不放松。两路俘虏同进燕山府了,却让徽宗赵佶一批人住进延寿寺,钦宗赵桓等人居在愍忠寺。同在一个城内,父子竟不许见面。
在燕山府逗留十多天,满以为能结束道途之苦,岂料又被告知继续北迁。这些宋俘们自从掩泪踏出宫门,由晚春至来年初夏,四季中大多是在途中度过,严冬履冰河、踏雪地,酷暑行沙碛、越漠岭;雨天经沼泽、涉泥泞,刮风日走平野、越荒郊!老天好像跟金人合谋似地,以种种天然的酷刑无情地摧残这批俘虏。而且究竟要将这批俘虏囚在什么地方,连押解的监军也搞不清楚。往往有时在某一个州城停留了好多天甚至个把月,估计到此为止了,忽又接到命令,继续北迁。就这样不断地迁徙,直到抵达金国古都上京,赵佶、赵桓父子才被允许住在一起。
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