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39章 文人最爱名声
虽然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铺路,把很多有功劳的有能力的勋贵都给弄死了。
但是大明的军队又没什么损失。
朱元璋也不是傻子,不可能让自己其他儿子的实力威胁到朱允炆的。
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上位,做了多少事儿?
蓝玉冯胜都能毫不犹豫地干死,不就是为了给朱允炆铺路嘛。
费劲吧啦地给朱允炆铺路,朱元璋怎么可能没有考虑到自己儿子这一层呢。
以朱元璋的精明,他甚至有可能都考虑过朱允炆削藩的可能性。
只是他没想朱允炆这么心急,才刚上位,就给自己找了一个最难完成的任务。
关键他是真的没那个实力啊。
黄子澄和齐泰有那么实力吗,也没有。
俩人动动嘴皮子倒是还行,真要是想靠着他俩成事儿。
那只能说朱允炆是想瞎了心了。
所以说黄子澄提议削藩,真的全都是为了大明考虑吗
反正朱吾适不这么认为。
在朱吾适看来,黄子澄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利益倒是没多少,但是名声这种东西,向来都是文人特别看重的。
尤其是到了大明中后期,那些御史言官要是不能当庭跟皇帝顶几句,出去都不好意思大声说话。
要是能让皇帝打几板子,那就更好了。
一个不畏强权的名头就有了。
很多文官甚至已经到了为了自己的所谓名声,气节,已经不顾及百姓死活,朝廷利益了。
朱吾适想着想着就想多了。
本来只是想着怎么让文官花钱,结果最后竟然想到了怎么改变文官的风气。
光想着自己的名声,不干实事儿,不顾百姓死活,朱吾适非常不喜欢这样的人。
现代社会那些人为了当官,还知道搞个名字工程呢。
虽然也是劳民伤财啊,但是人家起码做事儿了吧。
修个路啊,建个花园啊。
虽然可能设计不合理,花了钱没什么效果,但是好歹有个东西摆在那里吧。
大明这些文官倒好,天天屁事儿不干,就知道跟皇帝唱反调,全靠营销啊。
想到这里,朱吾适突然就有了个好主意。
你文官不是喜欢好名声吗。
那咱就给你这个好名声。
朱吾适的想法也很简单,办报纸。
然后每期介绍一个文官,从他出生开始,能查到的资料都写上去。
同时呢,介绍一个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的工匠。
例如,御使大夫某某某,从小家庭富裕,熟读四书五经,然后科举多少名,或者谁举荐当了官。
提出过什么建议,被采纳的有多少,没有被采纳的又有多少。
另一边呢,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某某某,从小家境贫寒,自己都差点儿被饿死。
为了有口饭吃,跟随铁匠学习打铁技术。一干就是三十年,虽忙忙碌碌一刻不得闲,但是依旧食不果腹。
直到他加入了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
他开始潜心钻研,终于研发出了更好用的农具,百姓种地事半功倍。
又或者某某某,研究出了更科学的育种方法,极大提高了种子的成活率,抗干旱能力。
亩产都提高了。
假装我是大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