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仙踪

第4章 白云观(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章 白云观

玄苍山,它宛如一条巨龙一般,盘踞于宣州的西南部,成为这片土地上最为显着的地标之一。

其主峰耸入云霄,高达近千丈。

以主峰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都属于玄苍山的范围。

玄苍山范围内,山峦起伏,云雾缭绕。

有的山峰如利剑般直插云霄,有的则似卧虎藏龙般横亘天际;

山间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水花飞溅处形成一道道美丽的瀑布;

茂密的森林覆盖着山坡,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亲手绘制的一幅绿色画卷。

白云观,便位于玄苍山中的某座山峰之上。

徐宁驾着马车,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他与王衍总算是来到了玄苍山脚下。

看着不远处高大雄伟,风景秀丽的玄苍山,王衍脸上也浮现一抹期待与憧憬之色。

将马车安顿妥当之后,徐宁便带着王衍进入了玄苍山。

一条不算宽敞的山道在山间穿梭,一直朝着山中延伸而去,一眼看不到尽头。

山道都是以青石铺就,倒也还算平坦。

上山的路倒是不算难走,途中还有不少旅人在欣赏着玄苍山的美丽风景。

王衍从未出过王家村,这次离家也是让他眼界大开。

途中经过了不少的城镇,城镇的繁华也与王家村的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王衍心中从未忘记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仙访道,世俗的一切对他已经没有了多少吸引力。

当踏上玄苍山的山路之时,王衍的心情也变得激动起来。

“宁叔,你说白云观里真的有仙人吗?若能加入白云观,是不是就可以修仙了?”

途中,王衍与徐宁已经熟络,徐宁也跟王衍说了许多他这几十年行走江湖的见闻。

“衍娃子,这仙人之事本就虚无缥缈,白云观在这宣州地界上虽有莫大名气,但是否有仙人存在?我也不能确定,这世间即便有仙,估计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寻到的,即便寻到,那还得看你有没有仙缘。”

徐宁每次跟王衍说话,有意无意都有劝说他放弃寻仙访道的打算。

将精力浪费在这虚无缥缈的事情之上,倒不如踏踏实实学些本事为好,把日子过好才是正道。

王衍虽然只有十三岁,但他也听得出徐宁话中的弦外之音。

也许早年越顽劣的孩子,等哪一天幡然醒悟,以后便越懂事。

王衍对于寻仙访道的决心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有所改变。

王衍没有回话,抬头看向那耸入云霄的玄苍山,也继续朝前快步走去。

越是往上,山路也越是陡峭。

王衍的脚力在王家村早已被锻炼得很好,这些年与王长林之间的你追我赶,同样也让他的脚力比一般孩童强了不知多少倍。

王衍一直以为自己的脚力远超其他孩童,他爹王长林是最功不可没的一人。

即便如此,但爬了将近两个时辰的山路之后,王衍也感觉一双脚掌酸软无比。

即便如此,王衍硬是没有一句怨言。

即便是像徐宁这般身强力壮的大汉,此刻都感觉脚膝酸软,都有一种想要停下来休息的冲动。

不过看到王衍都没有要停下来休息的样子,徐宁也只能跟着王衍继续爬山。

这一次,王衍的表现也是震惊到了徐宁。

连续不停的爬山,让他这位常年行走江湖的彪形大汉都浑身疲惫,但王衍却一直能够跟上徐宁,从未有落后一点。

最为关键的是,王衍不仅没有口出一句叫苦之声,就连半句怨言都没有。

这是一个从未出过远门,而且只有十三岁的孩童能够做到吗?

徐宁心中也是不止一次的为王衍的表现而感到惊叹。

光凭这份毅力,此子将来成就肯定不凡!

三个时辰之后,王衍也终于看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白云观。

此刻再回头,王衍只能看到不断翻滚的云海。

至于山中景象,已经看不到一点。

蓝色绣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穿越直接当知青?有系统的我无所畏惧!下地劳动即可升级,干活轻松如喝水。别人偷懒我盖房,从田园开始逆袭之路!
大鱼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特种兵火凤凰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结婚几年,她都没能捂热他的心,眼看着他对青梅竹马嘘寒问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别人。她心灰意冷,不愿再和他有任何牵连。离婚后,她恋爱脑醒后,独自美丽。很快,她携新欢出游,成商界最新风云人物。一贯冷淡矜持
佚名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是单位公认的胆小鬼,哭包,我在发现老公有异心之后我很果决选择离婚。离婚之我抱上了一条大腿,为了抱紧大腿我做牛马,唯唯诺诺,只求大佬升迁吃肉能带我喝口汤。只是这大腿抱着抱着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大佬往我
佚名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大学毕业后,一枚纯纯的草根逆袭成书记!没背景、没人脉,他全靠自己一双拼搏的手,从一无所有到小有名气,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面对错综复杂的乡村关系和棘手的挑战,他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一点一滴改变着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