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

第175章 遇伏(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75章 遇伏

再说新晋的花家——家主花子游,不到双十的年华,一袭青衫看似儒雅书生,腰间斩风刀却暗藏锋芒。

虽是新崛起的势力,却在短短月余间让汤阴各大家族寝食难安。

明面上的产业看似寻常,就仅有一间布庄维持生计。

可暗地里的布局才是关键。

抢赌场是为了洗钱,夺梅园是要在此培养收集情报的细作,占天香阁则是为了双管齐下。

既能收钱,还可以顺带收集情报。

不过,他最大的投资,则是在飞凤山。

那里虽说是要盖一所免费的武堂,实则却是花子游要在那里培训自己的私人“特种部队”。

为的就是,要为不久的将来“靖康之耻”做提前准备。

可,在此之前。

花子游决定横扫汤阴城中的各个暗桩,以便还这汤阴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那么——李,刘,张三家。

迟早,也会倒在他的屠刀之下。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现在的花子游,却正顶着风雪带蔡京的女儿往梅园赶去。

车轮碾碎地上积雪,发出让人牙痒的“嘎吱”声。

风雪如刀,刮得车帘猎猎作响。

花子游坐在车辕,青衫外罩了件墨色大氅,斩风刀横在马鞍前。

他眯眼望着前方被雪模糊的道路,呼出的白气刚出口就被北风撕碎。

\"花三,还有多远?\"

车厢里传来女子声音,清冷如檐下冰棱。

\"回小姐,转过前面山脚便是。\"

花子游微微侧首,眼角余光扫过那微微掀起的车帘——只看见半截白玉般的手指,很快又缩了回去。

大雪翻飞间,宛如翩翩飞舞的白蝶。

\"听说,这梅园原是王家的产业?\"

车厢里的声音再次传来,这次带了几分探究。

花子游嘴角微翘。

\"小姐消息倒是灵通。不错,昨天刚从王德忠手里接过来。\"

\"接?\"

女子轻笑一声。

\"你用词倒是文雅。\"

花子游轻笑,却并未答话。

“据我所知…”

车内的声音依旧冰冷。

“那王家兄弟,可并不缺银两…”

\"他们确实不缺银子。\"

花子游手指轻抚斩风刀鞘上的纹路,雪花落在青铜吞口上瞬间消融。

\"但他们缺了点自知之明。\"

车厢内传来衣料摩挲的细响,帘子被一根鎏金护甲挑开半寸。

蔡小姐的眉眼在雪光映照下如同工笔画就,眼角却带着三分凌厉。

\"比如?\"

\"比如他们本就不该打我姓花的主意。\"

花子游突然转头,正对上那道探究的目光。

\"更不该触碰我的家眷。\"

帘子倏地落下。

车轮碾过一处凹陷,车厢猛地一晃,传出茶盏翻倒的脆响。

\"小姐当心。\"

花子游袖中滑出块素帕,从帘缝递进去。

\"雪天路滑。\"

帕子被抽走时,他故意让指尖擦过对方手腕——脉搏平稳得不似常人。

方才那番话,竟未激起半分波澜。

\"花三。\"

蔡小姐的声音忽然近在耳畔,温热呼吸在车帘上凝出白霜。

\"你可知,我为何独坐这辆没有蔡府徽记的马车?\"

花子游眯眼望向远处梅园轮廓,那里有灯火如豆。

\"小姐行事,自有深意。\"

\"因为我在看。\"

帘内传来金属轻叩声,似是护甲敲打瓷杯。

\"看这条路上,会有多少不长眼的\"

话音未落,三支弩箭便已破空而来…

寒秋飞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制作淞沪会战,全网玩家泪崩了
开局制作淞沪会战,全网玩家泪崩了
2099年,华夏网友早已忘记抗战血泪史。游戏制作人赵奇穿越而来,激活游戏开发者系统,于华夏国际游戏展上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淞沪战场,引爆全网。淞沪会战:30万将士血染黄浦江,玩家亲历‘东方绞肉机’,才知
三鹿天下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逛窑子惹到了程咬金的公子,强抢民女抢到了高阳公主。好不容易被禁足了半年,安分守己,没成想却暗地里憋了个超级必杀。被小人激怒,明显是个棒槌的陈迎新热血上头,一手掀开了李二亲笔写下的皇榜。这一下倒好,整个
梦幻诗人
侯府想吃绝户,女将铿锵打烂他狗头
侯府想吃绝户,女将铿锵打烂他狗头
她,大将军之女,江南第一富商之外孙女,一生富贵荣华。可一朝父母战死沙场,她却要被皇帝胡乱指给了日薄西山的国公府。“能许你平妻之位,已是极大的恩惠了,就不要妄想和我的菁儿争什么高低。”这指婚本就是委屈求
金水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全民求生】【天灾】【建造避难所】【囤物资】【种田发育】全民穿越到求生之界,林一凡一觉醒来,便叫自己在四面漏风且脆弱不堪的破草屋里,而各种天灾即将到来。暴雨水灾、严寒雪灾、高温干旱、野兽袭击还有血月临
水漾胭脂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年代感+拼搏岁月+伟大母爱+渔村赶海+发家致富+温馨家常+可爱青梅】上一世,生活的苦难接连不断,一座又一座大山,压断了宋海建家里的一根根脊骨:父亲早逝,母亲在风雨飘零的六零年代撑起这个家;一场台风的
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