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谋风月

第190章 朝堂质问(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90章 朝堂质问

“今日人齐,本官有一事要告知诸位。”

沈清臣目光从王纯扫向上官仪、赵岩、苏白玉到更多的文官武将,乃至皇室宗亲。

“沈某钟爱督公一人,此生不渝。”

“无论嫌恶还是咒骂全都冲沈某一个人来,若有人因此给督公找不痛快,别怪沈某心狠手辣。”

早有预想和猜测,可沈清臣如此光明正大公布,满朝文武惊的合不拢嘴。

几个皇室宗亲对视一眼,觉得这情况不妙啊。

“沈清臣,你可是沈家名门之子,岂能同奸佞阉党混于一处。”

“说的是你们二人识破崔氏阴谋,可保不齐是你们两个联手架空皇权,狼子野心……”

沈清臣注视着说话的两个老亲王,温和的表皮脱下,他露出极凶的一面。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他视线环绕一圈,群臣低头避开他视线,无人做声。

“呵,好啊。”

沈清臣移步走到龙阶前,一眼可看到外宫墙上屋檐重重,似将人的心隔绝,让其不能明辨是非。

“且不论我与周督公的关系是何,就问在场的诸位,何为奸佞?”

上官仪回:“凶恶不忠为奸,谄媚祸主为佞。”

沈清臣道:“依上官大人之言,本官倒生了疑,你可愿为本官解惑?”

“大人但说。”

“仙灵露残害无数达官贵人,是谁亲赴黑市将其捣毁?”

上官仪答:“是周督公。”

沈清臣问:“镇南王狼子野心,不安居于东南野心勃勃,私下豢养数万铁骑欲要北上,是谁以身为饵将其一网打尽?”

上官仪:“是周督公。”

沈清臣走下来,他站到祁故及一帮老臣跟前。

“可还记得庄亲王,他勾结漠北奸细在沪江寨埋下满城雷火,欲要炸毁一城百姓,是谁孤身一人,深入险境解救万千百姓?”

有人低声:“那还不是因为——”

沈清臣一眼就站到说话者:“因为你们认为是他引起的祸乱,你们全然将庄亲王抛之脑后,甚至你们还在这商讨着怎么联姻,就为了给天子稳住政绩,给自己争取利益。”

那人嘴动了动,最后低头躲开。

沈清臣拾阶而上:“襄城大战,前线生死存亡,你们一个个做起缩头乌龟,若非周督公送粮及时,脚下早已是漠北的土地,还焉有你们在此骂他!”

“你们说他谄媚天子,那更是极大的笑话。”

“他除了那座三进院子,可有令陛下兴建金殿?可曾为自己建过一瓦一砖?可曾为自己谋过一个特权?可曾挥霍国库为己?”

“没有。他安安分分,只是因为他是宦官,所以你们带着偏见,漠视了他的一切功劳。”

沈清臣字字珠玑,过往之事被赤裸裸摊开在所有人跟前。

他不是要同人争论周济到底是善是恶,他是为周济不平,是为他不值得。

这个朝堂,这个大燕,不值他如此付出。

“也是你们口中的奸佞之臣,在东厂后街收养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孩童、老人、妇孺,给他们生计,为他们遮风挡雨。”

满殿诸臣哗然,上官仪虽已见过,可听到此还是忍不住惊。

“可就是你们口口相骂相斥的人,默默做着利国利民的事,而你们这些自认正直,忠君的却趋利避害,出事就将罪名甩给旁人,论功就个个跳,恨不能将十八辈祖宗都叫出领赏。”

话至此,沈清臣已满是讥讽: “研读诗书礼仪、世家高门子弟、勋贵王爵血脉、如今个个如长街上的狂吠犬,简直不知所谓。”

“现在请告诉沈某,到底什么是奸佞?什么是忠君?”

他看似问上官仪,可也在问身后的文臣武将。

桃花陛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鉴宝:开局一双黄金瞳
鉴宝:开局一双黄金瞳
相恋三年的女友与兄弟联手背叛,还惨遭狗男女殴打,被花瓶砸开第三只眼,落魄学徒竟能看穿万物,古玩街捡漏百万珍宝,打脸黑心老板,誓要让那对狗男女跪地求饶。当这双眼能看穿万物价值,绿茶前任哭着求复合?晚了!
無常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张进重生回到了1997年的小渔村,跟随大哥一块出海捕鱼。上辈子。父亲离世,母亲又身患重病,急需八万块的治疗手术费。最终两弟兄累死累活都没能凑齐这笔钱,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病死在家里。大哥自此一蹶不振,最
灰火
重生后,我棒打极品儿女
重生后,我棒打极品儿女
一觉醒来,吴老太太竟回到了过去。上辈子,她为了孩子操碎了心,恨不得把自己碾碎了,化成他们前行的养分。她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刻不停地为儿女付出,满心期待能换来晚年的安稳与温暖。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
佚名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上辈子为了讨回公道,王墨一把火烧了大队仓库。没想此举酿成大祸,最终导致老娘顶罪,死在了入狱那天。小妹也因此在家中冻饿至死。如此一幕,成了王墨心里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好在重回到那时候。这一世。王墨决心不再
天行
穿书后,我的夫君有点火辣啊
穿书后,我的夫君有点火辣啊
肤白貌美、明艳动人的她,一觉醒来竟穿越到了一本年代文里,摇身一变成了沪市有名的资本家小姐。在原书中,她瞧不上沉默寡言、不解风情的未婚夫,又顾虑海岛上物资匮乏、生活艰苦,故而迟迟不肯履行婚约。然而,命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