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我靠空间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第3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7章

第二天天刚亮,柳采春就起来开荒了。

这日头天实在太毒,趁早干活儿轻松不少。

等到大约八点多,她回家歇了会儿,又去了一趟里正家。

今年这天气热得有些异常,这响晴的天亮得让人眼花,才四月份,毒辣的阳光让人能晒脱皮。

还有那滚天而过的响雷,震天动地,却不见一滴雨。

根据柳采春在末世的经验,今年恐怕要大旱。

柳采春得去提醒提醒里正伯,看看里正伯有没有什么想法安排,得号召村里人提前将这事儿安排起来。

否则,田里没水,水稻长不起来,今年是要难过的。

柳里正听柳采春这么一说,顿时变了脸色,心里也“咯噔”了一下。

他活的岁数比柳采春长的多,也比柳采春更加有对比,今年的天气,的确热得太异常了。

村里人最近聊起天来也都在抱怨这鬼天气热死人了,也有人调侃着随口说道今年怕是要旱,但没人真正把这事儿当回事。

如果真的大旱来临,那是要出大事的呀!

采春这丫头说得对,得早做准备。

柳里正慢慢说道:“你说的太对了,这事儿是该好好准备起来,就算到时候没事也没关系。采春,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柳采春一愣。

问她?好像不太合适吧?

村里的事儿,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她可说不上话,没的平白招惹闲话。

柳里正笑笑:“别人都想不到的事儿你能想到,我看谁敢不服。这样,今晚吃了晚饭你来一趟,我再叫几个村里的长辈一块儿,咱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这样倒行。

柳采春点点头:“行。”

“那就这么说定了。”

“嗯。对了里正伯,我还有件事想要说说。”

“你说。”

“是这样的,我想在咱村里收购一些蘑菇,红菌、松乳菌、香菇、草菇、鸡枞菌这几样,鸡枞菌八文一斤,其他的六文一斤,先收个七天左右吧,您能给村里说说吗?新鲜的竹笋我也要,只要带壳的,一律两文钱一斤。”

她既然有空间可以存货,为什么不趁机把生意搞起来?

这些山货拿到省城去卖,保管不会亏本。

她现在手里还有六十七两多银子,干这个应当没问题。

之所以定的时间是七天,因为五天后她打算去一趟省城。

至于收购的钱,进城的时候已经换成铜钱了。

里正愣住了,好半响没回过神来。

在门外暗戳戳偷听的白氏眼睛发亮忍不住走进来急忙道:“采春,你这是帮城里谁家收的吗?你说的是真的吗?”

菌子啊、竹笋啊,这时节正多,慢慢找总能找到一些,尤其是竹笋。

要是运气好,一天找到了二三十斤菌子,那可发财了啊。

里正也回神了,连忙道:“采春,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柳采春笑笑点头:“大家伙儿别嫌便宜才是。”

“不不,怎么会?这时节正好,大家伙儿也能挣几个钱。今天就开始吗?我现在就跟大家说去。”

“行,那麻烦里正伯了。”

“哎应该的应该的。”

柳里正拿着铜锣,招呼着柳采春一块儿,上村子中间大槐树方向去,一路走一路敲锣。

满村里听见了便知道有要紧事,自然都会过去。

白氏可等不得,叫上嫂子毛氏,两人匆忙喝了半碗粥,抓紧赶快上山里找蘑菇去了。

里正媳妇则决定等会儿带着孙子孙女们去掰竹笋。

竹笋可多着呢。

两文钱一斤,一天弄回来上百斤都有。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