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25章
“右肺上叶这块结构是迷走神经分支,然后就可以反向推断上叶支气管动脉……好精巧的思路!”
此时,所有人都有种做了一次大脑spa的感觉。
又爽又停不下来。
医学是讲究逻辑与经验的学科。
然而绝大多数医生,都只是凭借着经验做事。
比如重症病房的护理,大多数医生都知道看指标,比如休克时一定要看中心静脉压,警惕不能低于2mmhg,又比如还得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最好控制在大于70。
至于为什么?
因为经验。
以及,一碰到"双肺湿啰音,咳粉红色泡沫痰",别说心胸外科了,就是急诊科的医生都能往“急性左心衰”联想。
这也是经验。
然而,这只是一名医生最基础的能力而已,是最容易得来的“经验之谈”。
高明的医生却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得更好。
他知道休克时,若中心静脉压(cvp)2mmhg,说明右房压可耐受,心功能、循环血容量及血管张力都处于一个稳定状态,可推出扩容相对是安全的。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又说明整体的氧输送充足,机体缺血缺氧情况尚且乐观。
更加知道,碰到粉红色泡沫痰,想到的是“因为肺淤血使肺体积增大,从而导致出现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液“,然后就得排查到底是什么引起肺淤血,还要去看容量,看心功能,查找其他肺水肿的病因……
这两者,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
然而一个是靠经验,另一个是依赖于逻辑推断。
这也是医学的美妙之处了。
不管一个医生用不用脑子,跟着无数大佬们制定的指南与规范走,哪怕你不知道其中的机制与原理,一步步排查下来,也不会有错误。
为什么?
因为逻辑之路已经被大佬们趟过无数遍了,已经有病人用生命作为代价,为医学铺出了这条“经验之谈”。
而许秋,显然就是后者,是那极少数掌握着逻辑的顶尖人才!
第二轮显而易见的又是许秋完胜。
这一次‘心肺通’系统的速度其实还快了不少,二十多秒就看出来了,但仍旧比许秋慢了一截。
而接下来,第三轮、第四轮……
五轮比较下来,全场已经鸦雀无声。
只有许秋不断地重复着查看十几秒,随口说出答案,然后引导着众人跟他的思路把过程走一遍,最后一脸懵逼地得出结论。
往往是几十秒钟之后,很多人才终于想通,然后后知后觉地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五轮结束,斯蒂芬已经彻底傻眼了。
一次两次是运气好,撞到了擅长的手术上。
但这五个病人,都是不同的解剖部位,但许秋却能信手捏来,这已经是对肺部了如指掌了!
“这是得做了多少次胸部解剖,才能有如此扎实的经验?”斯蒂芬眼睛都直了,下意识地嘀咕出声。
而许秋也给出了一个诚实的回答:“两千次。”
听到这个答案,斯蒂芬愣住了。
为什么是两千次?
不多不少,有零有整……
“许秋……许医生真会开玩笑。两千台胸部解剖?霉国那边一年才做两千多台肺移植,至于完整的胸部解剖,就更少了,法医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解剖吧?”
斯蒂芬言语中少了些盛气凌人,多了点尊重。
医生就是这么直率。
只要不是烧成灰了剩张嘴巴的选手,面对手术实力远超自己的人,他们都会保持着最基本的敬畏。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