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5章 人人都能做的营生
第二十五章 人人都能做的营生
孩子们在泥地里滚爬嬉闹的场景,让齐征心里有了主意。
他快步回到县衙,立刻找来柳如是。
“如是,你帮我去找几个手艺最好的泥瓦匠,不,是捏泥人的师傅,手艺越精细越好,不管他们现在是做什么营生,都请到县衙来,我有大用。”齐征语速很快,带着无法撼动的口气。
柳如是虽然不解其意,但还是立刻应下:“是,大人,我这就去办。”
不过两日,柳如是便带回了三个面带愁容、衣衫陈旧的中年汉子。
他们原本是捏些小泥人、小玩偶在乡间换取微薄收入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听闻县令大人传唤,心中忐忑不安。
“小人,拜见县令大人。”三人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齐征温和地让他们起身:“几位师傅不必多礼,今日请你们来,是想请你们帮个忙,也是给你们寻个好营生。”
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先在县学里开设泥塑课,由这三位师傅教导孩子们捏泥人,从最简单的学起。
“教孩子们捏泥巴?”其中一个姓王的师傅愣住了:“大人,这,这能行吗?小孩子家家的,能学出什么名堂?”
齐征:“能不能行,试了才知道,你们只管用心教,工钱我按月给,绝不会亏待你们,不仅如此,如果教得好,孩子们学得快,将来这泥塑还能变成咱们平江县,人人都能做的营生,让大家多一份收入。”
听到有工钱拿,还能让手艺发扬光大,三个师傅顿时来了精神,连连点头答应。
齐征说干就干,立刻在平江县学腾出几间空屋,购置了大量的黏土和简单的工具。
第一堂泥塑课,就在孩子们好奇又兴奋的目光中开始了。
王师傅三人起初还有些拘谨,但在齐征的鼓励下,也渐渐放开了手脚。
他们从和泥、揉泥教起,再到捏出简单的球形、方形,然后是小猫、小狗、小兔子。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教室里满是泥土的气息和欢声笑语。
虽然一开始捏出来的东西奇形怪状,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但孩子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齐征隔三差五就去学堂看看,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神情,看到那些逐渐成形的泥塑,他心里很是满意。
“大人,您看,这是我捏的小老虎!”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举着一个歪歪扭扭的泥老虎,献宝似的给齐征看。
齐征笑着接过,仔细端详:“嗯,不错不错,虽然还有些粗糙,但已经很有气势了,继续努力。”
得到县令大人的夸奖,小男孩高兴得脸都红了。
渐渐地,孩子们的手艺越来越好,捏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像样。
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学到的手艺带回了家。
“爹,你看,这是王师傅教我们捏的关公,厉不厉害?”
“娘,我教你捏个灶王爷吧,保佑咱们家……”
一时间,平江县许多人家,晚上不再是早早熄灯睡觉,而是围坐在一起,大人小孩一起动手,捏起了泥人。
简单的快乐,伴随着泥土的芬芳,在各家各户弥漫开来。
齐征适时地让王师傅三人,开始教一些更复杂的人物造型,比如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戏曲角色等等。
他还让人画了许多图样,供大家参考。
几个月后,平江县的泥塑已经初具规模。
家家户户都能拿出几件像样的作品,虽然还谈不上多么精致,但胜在生动有趣,充满了乡土气息。
齐征觉得时机成熟了,他找到平江商会的会长,也就是当初码头那位负责人,现在已经是齐征得力的助手之一。
“老周,你看咱们县的泥塑,现在做得怎么样了?”齐征递过去几个村民做的泥人。
老周拿起一个胖乎乎的弥勒佛,一个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公,啧啧称奇:“大人,这泥人做得可真像,活灵活现的。没想到咱们县的老百姓,还有这手艺。”
齐征:“这只是开始,我想把这泥塑,也做成咱们平江县的一门大生意,就像茶叶蛋一样,卖到外面去。你觉得,这事儿能成吗?”
老周眼睛一亮:“能成肯定能成!大人您这主意太好了!这泥人小巧玲珑,又有趣,肯定受欢迎。
只是这包装和运输,得好好琢磨琢磨。”
齐征:“包装我已经想好了,就用咱们本地的竹子,编成小巧的竹盒,里面铺上柔/软的干草,防止磕碰。
至于运输,可以和茶叶、丝绸一起,走水路和陆路,交给马良才他们去办。”
“至于卖什么,”齐征指了指桌上的泥人:
“咱们可以做成套的,比如水浒一百单八将,三国英雄人物,或者十二生肖,再或者,就做咱们平江县本地的传说故事人物,做出咱们自己的特色。”
老周连连点头:“大人英明!这样一来,不仅好卖,还能宣扬咱们平江县的文化。”
计划很快推行下去。
商会负责组织村民,统一收购合格的泥塑作品,进行筛选和包装。
王师傅三人则被提拔为技术总监,负责质量把控和新品开发。
第一批包装精美的平江泥塑,被运往京城,交给了马良才。
马良才看到这些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的泥塑,也是爱不释手。
他立刻利用自己的渠道,在京城的各大商铺、甚至是一些达官贵人的府邸进行推广。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来自乡间的泥塑,竟然在京城引起了一股小小的风潮。
那些见惯了金银玉器的富贵人家,反倒觉得这些质朴的泥塑十分新奇有趣,纷纷购买,或自己把玩,或送给亲友。
尤其是那套十二生肖泥塑,造型可爱,寓意吉祥,更是成了抢手货。
平江泥塑的名声,就这样悄然传开。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回平江县,商会忙得不可开交,参与制作泥塑的家庭,收入也水涨船高,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平江县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齐征治理下的平江县,不仅吏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更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
茶香、蛋香、泥土香,混合在一起,成了平江县独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