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第5章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章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红楼梦》第五回深度解读: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奥秘

一、第五回在《红楼梦》中的关键地位

1.全书总纲的重要作用

《红楼梦》第五回犹如整部作品的基石与灯塔,以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为契机,借助画册、判词及歌曲等多元形式,如细密针线,隐喻且含蓄地勾勒出众多人物的命运轨迹与故事走向,为后续情节的磅礴展开筑牢根基。

在太虚幻境中,贾宝玉翻阅的画册,以直观却又暗藏玄机的画面,为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的命运埋下伏笔。每一幅画都似是一个神秘的预言,等待着在后续情节中被逐步印证。判词则以精炼而深邃的文字,高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质与命运归宿。像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短短二十字,将两人的才情、品德以及最终结局隐晦道出,为宝、黛、钗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与人生起伏奠定基调。

歌曲则以悠扬哀伤的旋律和饱含深意的歌词,进一步渲染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红楼梦》十二支曲,每一曲对应一位人物,从《终身误》里薛宝钗的无奈,到《枉凝眉》中林黛玉的悲戚,再到《恨无常》里贾元春的凄凉,这些曲子宛如命运的悲歌,提前奏响了金陵十二钗的人生哀乐。

这些隐喻性的表达,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后文情节紧密相连。它们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线索,在不经意间牵出人物的命运转折与故事发展。例如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为后文贾府衰败时她的精明算计、权力倾轧以及最终的悲惨结局埋下了重重的一笔。第五回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构建起一个庞大而隐秘的命运网络,让读者在后续阅读中不断回味与惊叹,感受到作者布局的精巧与宏大。

2.对主题揭示的意义

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第五回犹如一把精巧的钥匙,逐步开启了《红楼梦》主题的大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兴衰与爱情悲剧等核心主题。

从封建家族兴衰的角度来看,太虚幻境中的种种预示,暗示了贾府乃至整个封建贵族阶层的命运走向。金陵十二钗作为封建家族中众多女性的代表,她们的命运与家族兴衰紧密相连。贾元春的判词和曲子,展现了她在宫廷中的荣耀与无奈,“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暗示着她的命运如同烟花般绚烂却短暂,而她的失势也将成为贾府衰败的重要转折点。王熙凤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则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与腐朽,正是这些因素加速了家族的衰落。通过这些人物命运的预示,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封建家族在繁华表象下潜藏的危机,以及不可避免的衰败结局。

在爱情悲剧主题的揭示上,第五回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是《红楼梦》爱情悲剧的核心。判词和曲子中,对宝、黛、钗三人的情感命运进行了深刻描绘。《终身误》里“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将薛宝钗的无奈、贾宝玉的挣扎以及林黛玉的哀怨展现得淋漓尽致。《枉凝眉》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更是直接点明了宝黛之间有缘无分的爱情悲剧。这些描述,让读者提前感受到了三人爱情的无奈与悲哀,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压抑与摧残。

二、故事背景与情节发展

1.前情铺垫

宝钗初至贾府,便凭借其端庄稳重的举止、豁达随和的性情,赢得贾府上下一致喜爱。她容貌丰美,行为处世皆合规矩,与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形成鲜明对比。众人的态度倾向,让敏感的黛玉心中难免泛起丝丝不平。

宝玉与黛玉自幼一同长大,两小无猜,情谊深厚。在宝玉心中,黛玉自是与众不同。然而宝钗的出现,打破了这份独有的亲密。面对众人对宝钗的夸赞,黛玉心中虽有不满,却也只能暗自生闷气,常因一些小事与宝玉闹别扭。宝玉虽对黛玉情有独钟,但面对宝钗的优秀,也难免有些摇摆,这使得宝黛之间的关系愈发微妙复杂,时常陷入无端的争吵与和解之中。

恰值宁国府梅花盛开,景色宜人。贾珍之妻尤氏盛情邀请贾母等一众前往赏梅。这一场赏梅之约,看似平常,实则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在贾府众人眼中,赏梅是一场轻松愉悦的聚会,可对于宝玉而言,却是一段奇幻之旅的开端。

在赏梅的过程中,众人沉浸于梅花的清幽雅致之中,或吟诗,或谈笑,气氛融洽。而宝玉在这热闹的氛围里,渐渐感到疲惫。秦可卿作为晚辈,细心周到,主动提出带宝玉去房中休息,这一安排看似自然,却在不经意间,将宝玉引入了那个神秘的太虚幻境,一场关乎命运的梦幻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2.宝玉入梦缘由

宝玉之所以在秦可卿房中入睡并进入太虚幻境,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秦可卿房间的独特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暗示作用。

从人物关系来看,秦可卿在贾府中身份特殊,她是贾珍的儿媳,行事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被赞为“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宝玉与秦可卿关系亲近,对她有着特殊的信任与依赖。在疲惫之时,由秦可卿安排休息,宝玉自然不会拒绝。

秦可卿房间的布置,充满了奢华与神秘的气息,处处透露着暧昧与梦幻的氛围,对宝玉的潜意识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房间内的装饰物品,如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这幅画描绘的是杨贵妃醉酒后慵懒妩媚的姿态,传递出一种香艳旖旎的气息;还有秦观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联中“锁梦”“春冷”“酒香”等词汇,营造出如梦似幻、迷离恍惚的意境,仿佛将人带入一个虚幻的梦境世界。此外,房间里还摆放着武则天的宝镜、赵飞燕的金盘、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等珍贵而又充满故事的物品,这些物品所承载的历史典故和情感纠葛,进一步强化了房间的神秘氛围,激发了宝玉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幻想。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讲,太虚幻境是作者为了揭示人物命运、展现小说主题而精心构建的一个奇幻空间。宝玉作为《红楼梦》的核心人物,肩负着见证众多女子命运的使命。让宝玉在秦可卿房中入睡并进入太虚幻境,是作者巧妙的安排。秦可卿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尘世与幻境之间的桥梁,她的房间成为了宝玉从现实世界迈向虚幻梦境的过渡空间。通过这一梦境,作者得以借助画册、判词、歌曲等形式,提前向读者展示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的命运轨迹,为整部作品奠定了悲剧基调,也为宝玉的成长与觉醒埋下了伏笔。

3.梦游太虚幻境的历程

宝玉在秦可卿房中沉沉睡去,意识渐渐模糊,竟不知不觉踏入了太虚幻境。刚一进入,便见一座巍峨宫门,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透着无尽的玄机。

踏入宫门,宝玉看到各司罗列,各司门前匾额所书,尽是人间种种情感与命运,诸如“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等。这些各司似是掌管着人间众生的悲欢离合,宝玉好奇心起,径直走向“薄命司”。

在“薄命司”中,宝玉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他先打开又副册,只见首页画着一幅画,画中是一把破扇子,还有一堆烈火。判词写道:“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宝玉虽不能全懂其中深意,但也隐隐感到一丝悲凉。再看另一页,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宝玉心中疑惑,却也未多作停留。

接着,宝玉翻开副册,其中有一幅画,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判词为:“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宝玉思索片刻,仍不得要领。

随后,宝玉打开正册。首页便是一幅画,画中有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判词正是那“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暗示着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往后翻,每一页的画与判词都各有深意,元春的“二十年来辨是非……虎兔相逢大梦归”,探春的“才自精明志自高……清明涕送江边望”等,宝玉一一看过,心中似懂非懂。

离开册籍之处,宝玉又被引至一处,桌上已摆好了茶。茶名为“千红一窟”,入口清香,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苦涩。饮罢茶,又有酒上桌,名为“万艳同悲”,酒味醇厚,却透着无尽的哀伤。

此时,乐声响起,十二位舞女翩翩而来,演唱《红楼梦》仙曲十二支。从《终身误》到《枉凝眉》,再到《恨无常》《分骨肉》等,每一支曲子都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宝玉听着曲子,心中五味杂陈,似有所悟,却又难以言明。这一场太虚幻境之旅,如梦如幻,让宝玉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也为读者提前揭开了金陵十二钗命运的神秘面纱 。

三、金陵十二钗命运解析

1.正册人物命运

· 林黛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判词将两人命运交织。“停机德”赞宝钗贤德,“咏絮才”叹黛玉才情。“玉带林中挂”暗示黛玉自缢结局,“金簪雪里埋”寓意宝钗独守空闺。《终身误》《枉凝眉》两支曲,道尽三人情感纠葛。宝钗虽与宝玉成婚,却未得真爱;宝黛真心相爱,却被封建礼教拆散,黛玉泪尽而逝,宝钗在孤寂中度过余生,二人皆为封建制度牺牲品。

· 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判词点明元春在宫廷复杂环境中成长,“榴花开”暗示怀孕得宠。“三春”突出其地位。“虎兔相逢”预示死亡。《恨无常》曲中“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写尽她在宫中的荣耀与无奈。短暂的荣耀后,突然离世,成为贾府衰败的导火索,其命运反映宫廷斗争残酷与封建家族兴衰紧密相连。

· 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判词凸显探春才华志向,却生逢贾府末世。“清明涕送”“千里东风”暗示远嫁结局。《分骨肉》曲“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唱出她远嫁的无奈与悲伤。虽有能力,却无法改变家族命运,远嫁是她的归宿,也从侧面反映封建家族的衰落难以挽回。

· 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判词写湘云虽出生富贵,却父母早亡。“展眼吊斜晖”描绘其命运如夕阳般短暂。“湘江水逝楚云飞”寓意美好消散。《乐中悲》曲“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表明她性格豪爽。然而命运弄人,婚后不久丈夫病故,她孤苦伶仃,从她的命运可看到人生无常,即使乐观面对,也难逃脱悲剧结局。

·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判词揭示妙玉表面高洁,内心难舍尘世。“金玉质”指其出身与气质。“终陷淖泥中”暗示结局悲惨。《世难容》曲“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写出她的才情与孤僻。她本想超脱尘世,却因各种因素深陷其中,最终结局凄凉,反映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

· 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判词中“子系中山狼”指孙绍祖忘恩负义。“金闺花柳质”形容迎春娇弱。“一载赴黄粱”说明她婚后一年便被折磨致死。《喜冤家》曲“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唱出她的悲惨遭遇。迎春性格懦弱,无法反抗命运,成为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体现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

· 贾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判词中“勘破三春”表明惜春看透三位姐姐命运。“缁衣顿改”指她出家。“独卧青灯古佛旁”描绘其结局。《虚花悟》曲“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体现她对尘世的失望。她目睹贾府兴衰,选择出家逃避,反映封建家族衰败对年轻一代的影响,以及她们对命运的无奈选择。

·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判词中“凡鸟”合为“凤”字,“末世”点明时代背景。“一从二令三人木”暗示她与贾琏关系变化。“哭向金陵”预示结局悲惨。《聪明累》曲“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写出她的精明与结局。她在贾府掌权,手段狠辣,最终却因权力斗争和家族衰败而落得悲惨下场,反映封建家族内部的腐朽与权力斗争的残酷。

·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判词中“势败”“家亡”描绘贾府衰败。“偶因济刘氏”指王熙凤曾接济刘姥姥。“巧得遇恩人”说明刘姥姥救巧姐。《留馀庆》曲“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强调因果报应。巧姐在贾府衰败后,被卖到烟花巷,幸得刘姥姥救助,体现善良终有回报,也反映封建家族兴衰对子女命运的影响。

·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判词中“桃李春风结子完”暗示李纨青春守寡。“到头谁似一盆兰”指其子贾兰有出息。“如冰水好空相妒”表明她虽守节,却无人真正理解。《晚韶华》曲“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唱出她的孤独与无奈。李纨一生守节,晚年虽因贾兰显贵,却已青春不再,反映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与摧残。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孕期出轨我死遁,抢我骨灰疯什么?
孕期出轨我死遁,抢我骨灰疯什么?
陆观是京都出了名的宠妻狂魔,所有人都说他爱苏筝爱得深沉。苏筝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当她得知陆观出轨。出轨的对象还是她的亲妹妹时。一盆冷水浇到她身上。浇灭了她对陆观炙热的爱意。苏筝决定报复陆观,卷走他
注采
穿越成校园受气包?看我推演成神!
穿越成校园受气包?看我推演成神!
【高武】【杀伐果断】【不弱智】【爽文】【镇压万界】林墨睁眼成了校园欺凌对象,记忆里满是霸凌者的拳脚。濒死之际,觉醒武道推演系统,消耗寿命即可顿悟武道真谛!当校园恶霸的恶棍劈向头顶时,他狞笑着扣住刀锋。
菜瓜
身患绝症,老婆说我只是替身
身患绝症,老婆说我只是替身
六年婚姻,当牛做马,本以为能够暖化她的心,没想到却等来她的白月光回国,而我只不过是和她白月光有几分像的替身。我身患绝症,她都不曾看我一眼。我死的那天,连收尸的人都没有。直到她看见我的尸体,她却像疯了似
小白菜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秦佑穿越成了大秦帝国的长孙。他的爷爷叫嬴政,他的外祖叫李斯,他的父亲叫扶苏!他是大秦最尊贵的皇孙,也是大秦最合法,最有分量的继承人。在他的手上,大秦不会二世而亡,而是要威加海内,万世长存!
静生
高武:儿子别怕,爹真无敌了!
高武:儿子别怕,爹真无敌了!
穿越高武世界,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更没有惊人天赋。活到了三十多岁的林道,面临重病等待治愈的妻子,叛逆的儿子,在他已经要认命的时候,突然激活了系统。“我都三十多了,从婴儿开始无敌是什么鬼?”【你刚出生
月下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