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8章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然而,情节很快急转直下。王熙凤指使张华告状后,便大闹宁国府。她言辞犀利,将贾蓉、贾珍等人的丑事揭露得淋漓尽致,撒泼打滚、寻死觅活,把宁国府搅得鸡犬不宁。尤氏和贾蓉在她的泼辣攻势下,只能跪地求饶,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这种跌宕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前期王熙凤的隐忍和算计,让读者为尤二姐的命运捏一把汗,充满了紧张感。而大闹宁国府的情节则如同一场暴风雨,将矛盾冲突推向了高潮,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场纷争之中,随着情节的起伏而心情跌宕,时而为尤二姐的单纯善良感到惋惜,时而为王熙凤的精明泼辣感到惊叹,充分领略到了《红楼梦》情节的精彩魅力。
2.人物语言个性化
人物
语言特点
体现的性格
王熙凤
言辞犀利、泼辣张狂、善于算计。大闹宁国府时,她指着贾蓉骂“你死了的娘阴灵也不容你,祖宗也不容,还敢来劝我!”,毫不留情揭露丑事;骗尤二姐时又花言巧语,谦卑有礼,尽显虚伪。
精明算计、泼辣狠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深谙人心,善于利用语言掌控局势。
尤二姐
言辞温和、单纯质朴。面对王熙凤的花言巧语,她没有过多防备,话语中多是真诚回应,如轻易相信王熙凤的邀请。
善良单纯,缺乏心机,对他人毫无戒心。
尤氏
言辞软弱、卑微怯懦。面对王熙凤的责骂,她只能不断赔不是,说“是我们没管教好”之类的话,不敢有丝毫反驳。
懦弱无能,在强势面前不敢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尊严,只能一味妥协。
这些人物的语言各具特色,生动地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环境描写作用
在《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中,环境描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熙凤素衣素服出场这一环境描写,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庄重、严肃且暗藏玄机的氛围。素衣素服本是用于守孝等庄重场合,王熙凤以此装扮示人,给人一种她是带着正义和委屈而来的感觉,让尤二姐在初见时便心生敬畏,为她成功骗取尤二姐的信任奠定了基础。
从人物心境的烘托来看,素衣素服体现出王熙凤此时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她表面上装作贤良淑德,实则内心充满了对贾琏偷娶尤二姐的醋意和怨恨。这种装扮也是她的一种策略,通过营造出自己受委屈的形象,来获取他人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也暗示了她接下来的行动将会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为大闹宁国府的情节埋下了伏笔,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强烈的控制欲。
五、主题探讨
1.封建家族内部关系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深刻反映了封建家族内部权力、地位和利益的激烈争夺,以及亲情在这些面前的脆弱不堪。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娶尤二姐后,精心布局,先是骗尤二姐入大观园,接着指使张华告状,随后大闹宁国府。她的一系列行为,表面上是因贾琏的背叛而愤怒,实则是为了维护自己在贾府的管家地位和权力。在封建家族中,管家之位意味着掌握经济大权和家族事务的决策权,王熙凤不容许有任何威胁到她地位的因素存在,尤二姐的出现便成了她必须铲除的障碍。
而尤氏在面对王熙凤的大闹时,懦弱无能,不敢反抗。她为了息事宁人,只能百般讨好王熙凤,甚至答应拿出银子赔罪。这表明在权力面前,尤氏为了保住自己在宁国府的地位,不惜牺牲尊严和亲情。贾蓉在这场纷争中,同样为了自身利益,向王熙凤磕头求饶,毫无骨气可言。
亲情在权力、地位和利益的争夺面前显得无比脆弱。王熙凤与贾琏虽是夫妻,但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对贾琏的背叛毫不留情地进行报复。尤氏与贾珍是夫妻,却无法阻止贾珍的荒唐行为,在王熙凤大闹时也不敢维护丈夫。这些都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亲情的虚伪和脆弱,人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亲人,展现出封建家族内部的黑暗和腐朽。
2.女性命运
尤二姐的命运深刻体现了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哀。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地位低下,尤二姐作为再嫁女子,更是处于社会的边缘。她善良单纯,本渴望拥有安稳的生活,却因贾琏的偷娶和王熙凤的算计,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进入大观园后,她遭受丫鬟的刁难、生活的困苦,精神和肉体都备受折磨。她无力反抗,只能默默忍受,最终含恨而死。她的悲剧命运反映出封建时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毫无自主权,只能任人摆布,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王熙凤在封建制度下也有着无奈和扭曲。她精明能干,掌管着贾府的大小事务,展现出非凡的管理才能。然而,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使她的权力受到诸多限制。她虽手握大权,却无法改变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贾琏的背叛让她愤怒不已,却只能通过大闹宁国府等极端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她的心狠手辣、算计他人,也是在这个复杂的封建家族中为了生存和自保而形成的。她的无奈和扭曲,反映出封建制度对女性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即使是像她这样强势的女性,也无法摆脱封建制度的枷锁。
3.人性思考
王熙凤的精明算计和毒辣手段,反映出人性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极度自私的一面。她为维护自身地位和尊严,精心布局,将尤二姐骗入大观园后百般折磨,还大闹宁国府,毫不留情地揭露他人丑事。在利益和权力面前,她丧失了基本的善良和同情心,尽显人性的阴暗。
尤二姐的善良单纯,体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她毫无防备地相信他人,对生活充满憧憬,却因这份单纯陷入悲剧。这让我们看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善良若缺乏保护,很容易成为被伤害的理由。
尤氏的懦弱则反映出人性中的软弱和妥协。面对王熙凤的大闹,她不敢反抗,为求自保而放弃尊严。这表明在强大的压力和威胁下,很多人会选择退缩和屈服。
这些人物的不同表现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人性是复杂多面的,既有善良、单纯的美好,也有自私、狠毒的丑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坚守善良,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成为他人算计的对象。
六、与前后文关联
1.与前文情节呼应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与前文贾琏偷娶尤二姐的情节紧密呼应,是前文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前文详细描述了贾琏在国孝、家孝期间,瞒着王熙凤偷娶尤二姐,并安置在小花枝巷。这一行为为第六十八回王熙凤的一系列报复行动埋下了伏笔。
本回中,王熙凤得知此事后,先是不动声色地设计骗局,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这是对前文贾琏偷娶行为的直接回应。她的精明算计与前文展现出的管家才能相呼应,进一步凸显了她的性格特点。
同时,王熙凤指使张华告状,大闹宁国府,也是对前文贾琏偷娶行为的强烈反击。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王熙凤的泼辣狠毒,也揭示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前文贾琏偷娶尤二姐时的得意与本回王熙凤大闹时的愤怒形成鲜明对比,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本回情节在呼应前文的基础上,将矛盾冲突推向了新的高潮,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对后文情节铺垫
《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为后文尤二姐吞金自杀等情节做了重要铺垫。王熙凤将尤二姐骗入大观园后,安排善姐等丫鬟刁难她,克扣其生活用度,使尤二姐生活陷入困境,精神备受折磨,这为她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揭露了贾蓉、贾珍等人的丑事,让尤二姐在贾府的处境更加艰难,孤立无援。
她指使张华告状,进一步打压尤二姐,使尤二姐在贾府的名声受损,地位岌岌可危。尤二姐善良单纯,面对这些困境无力反抗,内心的痛苦和绝望不断积累。随着情节发展,尤二姐的处境愈发恶劣,最终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吞金自杀。本回情节如同一根链条,环环相扣,逐步将尤二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合理且有力的铺垫。
七、红学研究观点综述
1.主流观点分析
红学界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中王熙凤、尤二姐等人物形象和情节有着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主流观点。
对于王熙凤,多数研究者认为她是一个精明能干却心狠手辣的复杂人物。她在骗尤二姐入府和大闹宁国府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算计能力和泼辣的性格。她的行为虽有维护自身地位和尊严的因素,但手段过于狠毒,反映出封建家族中权力斗争的残酷。有观点指出,王熙凤的形象是封建礼教和男尊女卑社会制度的产物,她的强势和毒辣是在这个环境中为了生存和自保而形成的。
尤二姐则被普遍视为封建时代女性悲剧命运的代表。她善良单纯,轻易相信他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她的悲剧不仅是王熙凤算计的结果,更反映出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在封建家族中,女性地位低下,尤二姐作为再嫁女子,更是没有立足之地,只能任人摆布。
关于本回情节,红学界认为其生动展现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王熙凤大闹宁国府这一情节,揭示了封建家族内部权力、地位和利益的争夺,以及亲情在这些面前的脆弱。同时,情节的跌宕起伏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吸引读者深入探究故事背后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2.不同观点争鸣
红学界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存在诸多不同观点和争鸣焦点。对于王熙凤的行为评价,一部分学者认为她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为维护自身地位和尊严,对尤二姐的算计和迫害不可原谅,大闹宁国府也是出于嫉妒和报复心理,尽显封建家族中女性的阴暗面。然而,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觉得王熙凤的行为是在封建男权社会下的无奈之举。贾琏偷娶尤二姐严重挑战了她的权威和地位,她的种种行动是为了在复杂的家族环境中自保,是对封建礼教和男权压迫的一种反抗。
对于尤二姐的命运,有人认为她的悲剧完全是自身性格软弱、缺乏主见所致,轻易相信王熙凤才导致悲惨结局。但也有人指出,尤二姐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即便不相信王熙凤,也难以摆脱悲惨的命运。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