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5章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一、回目解析
1.回目对仗与含义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回目“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对仗极为工整。“开夜宴”与“赏中秋”,一个是宁府内的宴饮活动,一个是阖家的节日赏玩,在结构和语义上相互对应,展现出不同场景的画面感。“异兆”对“新词”,“异兆”代表着不寻常的征兆,预示着家族的不祥;“新词”则是中秋佳节时众人所作的诗词,充满了文学气息。“发悲音”与“得佳谶”,“悲音”传达出悲伤、凄凉的氛围,暗示着贾府的衰败;“佳谶”却有着美好的预兆,形成鲜明对比。
“异兆”在文中体现为夜宴时祠堂附近传来的长叹之声,这是家族命运不祥的暗示。“悲音”不仅是那神秘的长叹,也象征着贾府繁华背后的衰败之音。“新词”指的是宝玉、贾兰、贾环在中秋夜所作的诗。“佳谶”则是这些诗作中所蕴含的美好预示,如贾兰的诗得到贾政认可,预示着他将来能高中,为家族带来荣耀。
2.“佳谶”之惑与解答
“佳谶”一词在回目中出现,着实令人心生疑惑。通常而言,谶语多带有神秘的预言性质,而“佳谶”意味着美好的预言。然而,在《红楼梦》整体悲凉的基调下,尤其是此回中贾府已显露出诸多衰败迹象,如甄家被抄、贾府经济衰退等,此时出现“佳谶”,与整体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便是“佳谶”让人疑惑的首要原因。
那么,究竟是谁的“新词”得了“佳谶”呢?这需要从原文中贾政等人对宝玉、贾兰、贾环诗作的评价来推理。在中秋夜的击鼓传花游戏中,轮到宝玉时,他碍于父亲在场,作了一首诗。贾政看后,虽未明确给予极高评价,但也给予了奖赏。宝玉的诗展现出他一贯的才情与细腻情感,不过在当时的情境下,并未有明显预示未来大富大贵的迹象。
贾环也作了一首诗,贾政看后对其诗词大大赞赏。贾环在贾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他的诗作得到认可,似乎预示着他未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发展。然而,贾环性格乖戾,且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很难说他的诗就是“佳谶”的代表。
相比之下,贾兰的诗更符合“佳谶”的特征。贾政对贾兰的诗极为认可,这在封建家族中是一种极高的肯定。贾兰自幼勤奋好学,在家族的熏陶下,有着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他的诗预示着将来能高中,为家族带来荣耀,这与“佳谶”中美好的预言相契合。在贾府逐渐走向衰败的背景下,贾兰的“佳谶”犹如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家族带来了一丝希望。但这希望也显得格外渺茫,因为贾府的衰败已无法阻挡,贾兰即便未来有所成就,也难以挽回整个家族的命运。所以,综合来看,贾兰的“新词”最有可能得了“佳谶”,但这“佳谶”在大环境下也显得有些无奈和悲凉。
二、背景与情节
1.时代与家族背景
《红楼梦》成书于清朝,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后期的时代背景。这一时期,封建制度已步入衰落阶段,表面上依旧维持着繁华的假象,但内部矛盾却日益尖锐。政治上,官场腐败成风,卖官鬻爵现象屡见不鲜,官员们为了一己私利,相互勾结、争权夺利,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农,生活困苦不堪,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文化方面,程朱理学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对人们的思想进行着严格的禁锢,社会风气保守僵化。
而此时的贾府,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典型缩影,也面临着诸多困境。经济上,贾府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奢华的生活,但实际上已经入不敷出。家族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田庄的地租,但由于天灾人祸和管理不善,田庄的收入逐年减少。同时,贾府内部的开支却日益庞大,各种排场和应酬不断,导致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王熙凤为了填补亏空,甚至不惜放高利贷,进一步加剧了家族的经济危机。
管理上,贾府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家族内部等级森严,主仆之间矛盾重重。下人们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相互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导致管理混乱。例如,在大观园中,丫鬟们之间经常发生争吵和冲突,而管理者却无法有效地进行调解和管理。此外,贾府的一些主子们也不务正业,只知道吃喝玩乐,对家族的事务不闻不问,使得家族的管理更加混乱。
在这样的时代和家族背景下,贾府的衰败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红楼梦》通过对贾府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2.情节梳理
(1)宁府夜宴
八月十四晚,宁府摆开了夜宴。贾珍作为宁府的当家人,此时正与一群狐朋狗友纵情声色。他坐在主位上,身旁美酒佳肴堆积如山,脸上满是得意与放纵。他时而大声谈笑,时而举杯豪饮,全然不顾家族已面临的诸多困境。在他的带动下,宴会上的众人也都放浪形骸,肆意喧闹。
尤氏也参与了这场夜宴。她坐在一旁,看着贾珍的所作所为,心中满是无奈与不满。但她生性胆小怕事,不敢对贾珍有任何指责。她只能强颜欢笑,尽力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在夜宴过程中,尤氏还经历了一些小插曲。她与几个姬妾闲聊时,听到了关于甄家被抄的消息,这让她心中一惊。甄家与贾府向来交好,如今甄家遭遇如此大祸,贾府恐怕也难以幸免。尤氏不禁为贾府的未来感到担忧,她的笑容渐渐变得僵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甄家被抄的消息在宁府夜宴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众人表面上依旧谈笑风生,但内心都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们意识到,曾经繁华的家族如今已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场夜宴原本是为了庆祝中秋佳节,但此时却笼罩上了一层阴霾。每个人都在心中暗自揣测,贾府的命运是否也会像甄家一样走向衰败。
(2)贾母赏月
八月十五日,贾母兴致勃勃地带领众人来到大观园凸碧山庄赏月。山庄内布置得十分精美,彩灯高悬,花香四溢。贾母坐在主位上,她的左边依次坐着邢夫人、王夫人,右边则是尤氏、李纨等。年轻一辈的姑娘们和宝玉则围坐在四周,气氛十分融洽。
为了增添节日的乐趣,贾母提议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一人击鼓,花在众人手中依次传递,鼓声停止时,花在谁手中,谁就要表演节目。若是作诗,便要当场完成;若是讲笑话,也要讲得有趣。众人听了,都觉得十分有趣,纷纷表示赞同。
击鼓传花的游戏开始了,鼓声咚咚作响,花在众人手中快速传递。每个人都全神贯注,既期待花能快点传到自己手中,又担心鼓声突然停止。一时间,山庄内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十分热闹。贾母看着众人开心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享受着这难得的团圆时刻,希望能暂时忘却家族的烦恼。
(3)击鼓传花环节
在击鼓传花游戏中,众人的表现各有不同。贾政第一个被传到,他讲了一个笑话。笑话的内容是一个怕老婆的人,在老婆面前唯唯诺诺,十分滑稽。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贾政的笑话虽然看似轻松幽默,但也反映出他内心的一些无奈。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努力维护着家族的尊严和秩序,但面对家族的衰败,他也感到无能为力。
轮到宝玉时,他碍于父亲在场,显得十分紧张。他略作思考,便作了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中秋佳节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贾政看后,虽未明确给予极高评价,但也给予了奖赏。宝玉的诗展现出他一贯的才情与细腻情感,然而在当时的情境下,并未有明显预示未来大富大贵的迹象。
贾兰也作了一首诗。他自幼勤奋好学,在家族的熏陶下,有着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他的诗语言工整,意境深远,得到了贾政的高度认可。贾政对贾兰的诗赞不绝口,认为他将来必能有所成就。贾兰的诗预示着他将来能高中,为家族带来荣耀,这在贾府逐渐走向衰败的背景下,犹如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贾赦也参与了游戏,他讲了一个笑话。笑话中暗示了贾母偏心,这引起了贾母的不满。贾母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但并没有当场发作。贾赦的行为反映出他对贾母的不满和对家族地位的渴望,也揭示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贾环最后作诗。他在贾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性格乖戾。他的诗虽然得到了贾政的赞赏,但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贾环的诗作表现出他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但在复杂的家族环境中,他的努力能否得到回报还是未知数。
(4)宁府赌博
尤氏在夜宴结束后,偶然发现了贾珍等人赌博的场景。当时,她路过一处偏僻的房间,听到里面传来喧闹的声音。她好奇地走进去,只见贾珍和几个亲信正围坐在赌桌旁,桌上堆满了金银财宝。他们的脸上满是贪婪和兴奋,全然不顾家族的规矩和尊严。
贾珍以习射为由设局开赌,表面上是为了锻炼家丁们的武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利用这个借口,聚集了一群人在府中赌博,从中谋取暴利。这种行为不仅败坏了家族的风气,也加剧了家族的经济危机。
尤氏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愤怒。但她不敢直接指责贾珍,只能默默地离开。贾珍的赌博行为在宁府中引起了不良影响,下人们也纷纷效仿,导致府中风气日益败坏。这也进一步预示了贾府的衰败,一个家族如果连基本的规矩和道德都无法遵守,又怎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呢?
(5)异兆悲音
在夜宴和赏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祠堂附近传来的长叹之声。当时,夜已深,众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突然,一阵低沉的长叹声从祠堂方向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众人都被这声音吓了一跳,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这长叹之声象征着贾府的衰败和家族命运的不祥。祠堂是家族的象征,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长叹声从祠堂附近传来,意味着祖先也在为贾府的命运感到悲哀和叹息。它预示着贾府的繁华即将结束,家族即将走向衰败。
这种异兆也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在封建社会中,家族的兴衰往往与政治、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贾府作为一个封建家族,虽然表面上繁华富贵,但内部却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异兆的出现,暗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是不可避免的。它让人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三、人物分析
1.贾母
贾母在贾府中辈高位崇,是整个家族的核心人物,她的性格特点鲜明且复杂,在甄家被抄和中秋赏月等事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贾母宽厚仁义,这在贾府众人眼中是有目共睹的。当听闻甄家被抄的消息时,她虽未表现出过度的惊慌,但内心实则忧虑万分。然而,她并没有将这种负面情绪传递给众人,而是尽力维持着家族的平静。她深知此时家族上下人心惶惶,若自己乱了阵脚,整个贾府必将陷入混乱。她以宽厚的心态对待此事,安慰众人不必过于担忧,展现出长辈的沉稳与担当。在日常的生活中,她对府中的丫鬟、婆子们也十分宽容,从不轻易苛责下人,使得贾府上下对她敬重有加。
贾母思想敏锐,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甄家被抄这一事件,她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贾府未来命运的一个预兆。她明白在封建社会中,家族之间的兴衰往往相互关联,甄家的遭遇很可能会波及到贾府。因此,她在中秋赏月时,尽管表面上强颜欢笑,与众人共度佳节,但内心却在思考着家族的未来。她组织击鼓传花等游戏,一方面是为了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让大家暂时忘却烦恼;另一方面也是在观察家族中每个人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心态和想法。
贾母非常会享受生活,这在中秋赏月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她精心挑选了大观园凸碧山庄作为赏月的地点,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山庄内布置得十分精美,彩灯高悬,花香四溢,为赏月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她坐在主位上,与家人一起品尝美酒佳肴,欣赏着明月,尽情享受着团圆的时刻。她还提议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她懂得在繁琐的家族事务中寻找乐趣,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生活态度也影响着贾府的其他人。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