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第84章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4章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神态描写同样不可或缺。宝玉在面对贾政试文字时,“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认真回答”,“有想法却不敢轻易说出口”。这些神态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宝玉在封建家长权威下的小心翼翼和对科举学问的抵触。他虽有才华,但对这种为了仕途而进行的学习方式充满反感,却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

通过这些人物刻画手法,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读者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中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同时,这些刻画手法也为《红楼梦》成为经典之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作品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3.环境描写作用

在《红楼梦》第八十四回中,虽未对贾府环境进行大篇幅的直接描写,但一些细微之处的环境描写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环境描写起到了烘托氛围的作用。当巧姐生病时,文中虽未详细描绘贾府的环境,但可以想象,此时贾府上下必然是一片紧张、压抑的氛围。这种氛围通过众人的反应和行动间接体现出来,如凤姐心急如焚地赶回去探望女儿,安排人配药等。周围环境仿佛也被这种紧张的气氛所笼罩,暗示着事情的严重性。这种氛围的烘托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贾府众人对巧姐病情的担忧,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其次,环境描写暗示了人物的心情。在宝玉试文字的情节中,贾政把宝玉叫到房间询问学习情况。房间内的布置或许是庄重、严肃的,这与贾政作为封建家长的威严相呼应,也暗示了宝玉此时紧张、不安的心情。宝玉面对父亲的询问,心里有些慌张,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房间的环境就像一个无形的压力源,加剧了宝玉内心的紧张感,使读者更能理解他在封建家长权威下的无奈和小心翼翼。

最后,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贾环在厨房打翻巧姐药罐这一情节,厨房的环境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背景。厨房是一个相对杂乱、人员流动频繁的地方,贾环在这里有机会接触到药罐。而且厨房的热气、锅碗瓢盆的声音等环境因素,也增加了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戏剧性。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贾环可能就没有机会去看牛黄,也就不会打翻药罐,从而不会引发后续凤姐与赵姨娘、贾环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加深。所以,厨房的环境描写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本回中的环境描写虽不显眼,但却巧妙地融入到情节和人物塑造中,通过烘托氛围、暗示人物心情和推动情节发展,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真实,让读者更能深入地感受到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复杂和微妙。

4.伏笔与照应运用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中巧妙地运用了伏笔与照应,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诸多线索,使故事前后连贯、情节跌宕起伏。

宝玉试文字为后续科举发展埋下伏笔。元妃病愈后惦记宝玉前途,贾政测试宝玉学问,这一情节体现了封建家族对子弟科举入仕的重视。宝玉虽对科举学问有所抵触,但在贾政面前仍努力表现。他在试文字中的表现,如对《惟士为能》的破题,显示出他有一定的学识素养。这为后文宝玉在科举道路上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若宝玉在科举上取得成就,将符合家族的期望,可能会改变他在贾府的地位和未来的命运;若他在科举上失败,与家族的期望产生冲突,将会引发更多的矛盾和纷争,进一步展现他与封建礼教的对抗。

提亲之事也存在伏笔。乡客王尔调为宝玉介绍南韶道张大老爷家的千金,虽这门亲事被贾母拒绝,但“金玉良缘”被重新提及。这暗示了宝玉和宝钗的婚姻可能是家族未来的安排。在封建家族中,婚姻往往是为了家族利益和延续,宝钗稳重得体,符合封建家族对媳妇的要求。这一伏笔为后文宝玉和宝钗的婚姻发展做了铺垫,也将引发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使故事的情感线更加复杂。

贾环结怨为后续矛盾冲突埋下伏笔。贾环打翻巧姐的药罐,引发了凤姐的愤怒,加深了他与凤姐等人的恩怨。贾环在贾府中本就不受重视,性格顽劣自私,此次事件进一步激化了他与他人的矛盾。这为后续他可能引发的更多纷争埋下了伏笔,如他可能会与别人合伙做出不利于贾府的事情,或者继续捣乱,给贾府带来更多的麻烦。他与凤姐等人的矛盾也可能会升级,导致贾府内部的斗争更加激烈。

此外,本回中还存在一些与前文的照应。宝玉试文字呼应前文元妃对宝玉学业的关心,体现了家族对宝玉前途的持续关注。贾环的行为则照应了他一贯在贾府中不受待见且性格扭曲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连贯和丰满。这些伏笔与照应的运用,使《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更加严谨,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精心布局和故事的深远韵味。

五、主题思想挖掘

1.封建家族制度体现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深刻体现了封建家族制度下对子弟学业和婚姻的高度重视,以及家族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子弟学业方面,贾政对宝玉的要求充分展现了封建家族对科举入仕的看重。元妃病愈后惦记宝玉前途,贾政便立刻将宝玉叫来测试学问。他认真询问宝玉的学习情况,仔细查看宝玉做的文章,并给予详细指点。出题目让宝玉破题,关注宝玉对经典文章义理的理解。这一系列行为表明,在封建家族观念中,科举是子弟进入仕途、光宗耀祖的主要途径,贾政希望宝玉能通过科举走上正途,为家族增添荣耀,延续家族的辉煌。他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教导,正是封建家族对子弟学业重视的典型体现。

在婚姻方面,贾母和贾政对宝玉婚事的态度反映了封建家族的联姻策略和对家族利益的考量。在贾母吃饭期间,贾政主动提到给宝玉相亲一事,显示出他对宝玉终身大事的关注。乡客王尔调为宝玉介绍南韶道张大老爷家的千金时,贾政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要再看看。贾母在了解到张家女儿娇生惯养、张家要招女婿进门等情况后,坚决拒绝了这门亲事。这说明他们在考虑宝玉的婚姻时,会综合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姑娘的品性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这门亲事能为家族带来益处。而凤姐提及“金玉良缘”,也是从家族利益出发,认为宝钗稳重得体,更适合成为贾府的少奶奶。

家族内部的等级制度在本回中也十分明显。贾环虽为贾政之子,但因其母亲赵姨娘地位低下,他在贾府备受冷落和歧视。与备受众人宠爱的宝玉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巨大的落差导致贾环心理扭曲,行为顽劣。而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管理者,手握大权,她在巧姐生病和处理贾环打翻药罐事件时的强势表现,也体现了她在家族中的地位和权力。

家族内部的人际关系也极为复杂。凤姐与赵姨娘、贾环之间矛盾重重,贾环打翻巧姐药罐后,凤姐想起之前赵姨娘害自己的事,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更加痛恨他们。而贾母在宝玉婚事上的纠结,既考虑家族利益,又心疼黛玉,也反映出家族内部情感关系的复杂性。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等级制度,是封建家族制度的必然产物,也为故事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2.人物命运无奈与悲哀

在《红楼梦》第八十四回中,宝玉和贾环等人物在封建环境下的无奈与悲哀展露无遗。

贾宝玉作为封建贵族家庭的公子,看似生活优渥,实则内心痛苦挣扎。他对科举充满抵触,却又无法摆脱家族的期望。元妃病愈后惦记他的前途,贾政便对他进行学业测试。宝玉虽有学识和才情,但对这种为了仕途而进行的学习方式极为反感。在试文字时,他面对贾政的威严,紧张不安,有想法也不敢轻易表达,直到姨太太来了才大胆说出见解。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现出他在封建家长权威下的无奈。在婚姻方面,他渴望与林黛玉的自由爱情,然而家族却开始为他安排包办婚姻。乡客王尔调为他介绍亲事,之后又提及“金玉良缘”,这些都不是他所期望的。他深知自己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不由自己掌控,只能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默默承受,其内心的悲哀可想而知。

贾环的命运同样充满无奈与悲哀。他虽是贾政之子,却因母亲赵姨娘地位低下,在贾府备受冷落和歧视。这种长期被边缘化的处境,导致他性格扭曲,变得顽劣自私。巧姐生病时,他听闻药里有牛黄,便去厨房捣乱,打翻药罐。这一行为看似是好奇或捣乱,实则是他内心不满和怨恨的发泄。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换来的却是更多的责骂和厌恶。他在贾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尊重,与宝玉的待遇形成鲜明对比,这使他的心理更加失衡。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封建家族的等级制度下,他很难有翻身的机会,只能在痛苦和无奈中继续沉沦。

此外,像王熙凤这样看似精明能干、手握大权的人物,也有着自己的无奈。她疼爱巧姐,当巧姐生病时心急如焚,但在处理贾环打翻药罐事件时,又不得不考虑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她与赵姨娘、贾环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这也让她在贾府的管理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

这些人物的无奈与悲哀,深刻反映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他们在封建环境的枷锁下,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只能在命运的安排下随波逐流,这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不合理。

3.社会现实反映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封建社会的诸多现象,深刻揭示了其腐朽与不合理。

婚姻观念的束缚在本回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封建家族为子弟安排婚姻时,全然不顾当事人的意愿,更多考虑的是家族利益和联姻策略。贾政主动提及给宝玉相亲,乡客王尔调为宝玉介绍南韶道张大老爷家的千金,虽这门亲事因各种原因被否决,但“金玉良缘”被重新提及。这表明在封建社会,婚姻是一种家族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盟,而非基于爱情。宝玉渴望与林黛玉的自由爱情,却不得不面对家族安排的包办婚姻,他的无奈和悲哀正是封建婚姻观念束缚下的典型写照。这种婚姻观念剥夺了年轻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将他们的命运与家族利益紧密捆绑,严重压抑了人性。

家族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是本回反映的重要社会现实。贾府表面上是一个富贵显赫的大家族,但内部却矛盾重重。贾环因母亲赵姨娘地位低下,在贾府备受冷落和歧视,导致他性格扭曲,行为顽劣。他打翻巧姐的药罐,引发了凤姐的愤怒,加深了他与凤姐等人的恩怨。这一事件背后,是家族内部等级制度的森严和人际关系的复杂。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管理者,手握大权,但她与赵姨娘、贾环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使得家族内部的斗争愈发激烈。这种内部矛盾不仅消耗了家族的精力,也反映出封建社会家族制度的腐朽。家族成员之间不是相互关爱、团结协作,而是为了权力和利益明争暗斗,导致家族逐渐走向衰败。

此外,封建家族对子弟学业的过度重视,也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功利性和单一性。贾政为了让宝玉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光宗耀祖,对他的学业严格要求。这种对科举的片面追求,忽视了宝玉的个人兴趣和才能,将他的人生局限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这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观念的僵化和不合理,扼杀了年轻人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婚姻观念的束缚、家族内部的矛盾斗争以及教育观念的僵化等问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不合理,让读者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六、与前后文关联

1.与前文情节呼应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与前文情节存在多处呼应,这些呼应之处对情节连贯性和故事完整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元妃对宝玉学业的关心在本回得到呼应。前文提到元妃对宝玉的成长极为关注,她深知宝玉的学业关乎家族的未来。在本回中,元妃病愈后惦记宝玉前途,贾政便将宝玉叫来测试学问。这一情节与前文元妃的关心相呼应,体现了家族对宝玉学业的持续重视。这种呼应使得情节发展具有连贯性,让读者感受到家族对宝玉的期望始终如一,也为后文宝玉在科举道路上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使故事的发展更加合理和自然。

赵姨娘之前害宝玉和凤姐的事件在本回也有呼应。前文详细描述了赵姨娘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贾环获得更多利益,使用邪术害宝玉和凤姐。在本回中,贾环打翻巧姐的药罐,引发了凤姐的愤怒。凤姐想起之前赵姨娘害自己的事,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更加痛恨赵姨娘和贾环。这一呼应不仅加深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使情节更加连贯。它让读者看到赵姨娘母子的恶劣行径是一贯的,也解释了凤姐对他们的痛恨并非无缘无故。同时,这种呼应也为后续情节中赵姨娘和贾环可能引发的更多矛盾和冲突做了铺垫,使故事的发展更加紧凑和有张力。

此外,前文对贾府家族事务和人际关系的描写也与本回相呼应。本回中宝玉试文字、提亲之事以及贾环闹事等情节,都与贾府的家族利益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这些情节的发展与前文所展现的贾府的复杂环境相契合,进一步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内部运作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些与前文情节的呼应之处,使得《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更加连贯,故事更加完整。它们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故事的延续性和逻辑性,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2.对后文情节铺垫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诸多重要伏笔,使得故事的发展充满了悬念和张力。

宝玉试文字为其科举道路的发展埋下伏笔。元妃病愈后惦记宝玉前途,贾政对他进行学业测试,这体现了封建家族对宝玉科举入仕的期望。宝玉虽对科举学问有所抵触,但在试文字时展现出一定的学识素养。这暗示着他在后续可能会在科举道路上有所发展。若他在科举中取得成就,将符合家族的期望,可能会改变他在贾府的地位和未来的命运,也可能会使他与黛玉的感情面临更大的考验。然而,他内心对科举的反感也可能导致他在这条道路上遭遇挫折,与家族的期望产生冲突,从而引发更多的矛盾和纷争。

提亲之事暗示了宝玉和宝钗的婚姻走向。乡客王尔调为宝玉介绍南韶道张大老爷家的千金,虽这门亲事被贾母拒绝,但“金玉良缘”被重新提及。在封建家族中,婚姻往往是为了家族利益和延续,宝钗稳重得体,符合封建家族对媳妇的要求。这一伏笔为后文宝玉和宝钗的婚姻发展做了铺垫。他们的结合可能会引发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使故事的情感线更加复杂。同时,宝玉对这种包办婚姻的抵触,也会在婚后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展现他与封建礼教的对抗。

贾环在本回中的行为为后续引发更多矛盾埋下伏笔。贾环打翻巧姐的药罐,引发了凤姐的愤怒,加深了他与凤姐等人的恩怨。贾环在贾府中本就不受重视,性格顽劣自私,此次事件进一步激化了他与他人的矛盾。在后续情节中,他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性格和行为引发更多的纷争。例如,他可能会与别人合伙做出不利于贾府的事情,或者继续捣乱,给贾府带来更多的麻烦。他与凤姐等人的矛盾也可能会升级,导致贾府内部的斗争更加激烈,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贾府的兴衰。

此外,本回中对家族事务和人际关系的描写,也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背景和线索。贾府内部的复杂关系和矛盾冲突,将在后续情节中不断升级和演变,使故事更加曲折复杂。这些伏笔的运用,使得《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更加严谨,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精心布局和故事的深远韵味。

七、红学研究观点探讨

1.关于宝玉婚姻人选观点

红学界对于宝玉婚姻人选存在诸多不同观点,其中贾母倾向林黛玉还是薛宝钗的讨论尤为热烈。

一部分观点认为贾母倾向林黛玉。依据在于贾母对黛玉的疼爱之情溢于言表。从黛玉初进贾府,贾母便将她视作心肝儿肉,百般呵护。在日常生活中,黛玉与宝玉朝夕相处,两人感情深厚,贾母看在眼里。而且,黛玉才情出众,与宝玉在精神层面有高度的契合,他们共读《西厢记》等情节,展现出灵魂的共鸣。贾母深知宝玉的性情,明白他对黛玉的深情,从她对宝玉婚事“模样好、心性实在就行”的表态来看,黛玉模样标致、心性纯善,符合贾母的要求。此外,贾母心疼黛玉自幼父母双亡,若能促成她与宝玉的婚事,也是对黛玉的一种庇护。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贾母更倾向薛宝钗。理由是在封建家族观念中,婚姻往往是为了家族利益和延续。薛宝钗稳重得体,博学多才,深谙为人处世之道,符合封建家族对媳妇的要求。她的“金玉良缘”之说在贾府众人心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凤姐提及“金玉良缘”时,贾母并未反对,反而笑了,这或许暗示着贾母对这门亲事并非排斥。而且,薛家是四大家族之一,与贾府联姻能进一步巩固家族的地位和利益。从家族长远发展考虑,贾母可能更希望宝玉能娶一个能操持家务、助力家族的媳妇,而宝钗显然具备这样的能力。

还有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贾母在宝玉婚姻人选上处于摇摆状态。她既疼爱黛玉,希望宝玉能幸福;又要考虑家族的利益和未来。在第八十四回提亲之事中,贾母对张家千金的拒绝,表明她在为宝玉挑选媳妇时十分谨慎。她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不会轻易做出决定。随着情节的发展,家族的形势和宝玉的未来走向都会影响贾母的最终选择。

红学界关于宝玉婚姻人选的不同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依据和理由。这些观点的碰撞和讨论,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封建家族的婚姻观念。

2.本回在全书中地位看法

红学界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持有多种不同看法,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本回的重要性。

部分学者认为这一回是情节发展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故事多围绕着贾府的日常生活、儿女情长展开。而本回中,贾政测试宝玉学问,正式将科举这一关乎家族兴衰的重要元素引入,预示着宝玉未来将面临科举的挑战,这与他内心对自由和情感的追求形成冲突,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矛盾的种子。提亲之事的出现,也使宝玉的情感命运变得更加复杂。从拒绝张家千金到“金玉良缘”的重提,暗示着宝玉的婚姻不再仅仅是个人情感问题,而是与家族利益紧密相连。这一系列情节的转变,标志着故事从相对轻松的生活场景逐渐转向更为严肃的家族事务和人物命运的抉择,推动了情节向更深层次发展。

也有学者强调本回在人物性格进一步展现方面的重要作用。宝玉在试文字和提亲事件中的表现,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对科举的抵触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其叛逆却又无奈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贾政作为封建家长,在宝玉学业和婚事上的谨慎态度,充分体现了他对家族传承的责任感和封建礼教的坚守。贾环的顽劣自私在打翻巧姐药罐事件中暴露无遗,进一步揭示了他因长期受冷落而扭曲的心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疼爱子女和机智圆滑在巧姐生病和提亲事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些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为后续情节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命运发展奠定了基础。

还有观点认为本回是家族矛盾激化的关键节点。贾环打翻药罐事件,加深了他与凤姐等人的恩怨,使贾府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公开化和尖锐化。这一事件不仅反映出贾府内部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等级制度的森严,也预示着家族内部的斗争将愈演愈烈,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了伏笔。同时,提亲之事引发的各方人物的态度和想法的碰撞,也体现了家族内部在婚姻观念和利益考量上的分歧,进一步加剧了家族的不稳定因素。

《红楼梦》第八十四回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它既是情节发展的转折点,又是人物性格深入展现和家族矛盾激化的关键环节,对推动故事的整体发展和揭示主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孕期出轨我死遁,抢我骨灰疯什么?
孕期出轨我死遁,抢我骨灰疯什么?
陆观是京都出了名的宠妻狂魔,所有人都说他爱苏筝爱得深沉。苏筝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当她得知陆观出轨。出轨的对象还是她的亲妹妹时。一盆冷水浇到她身上。浇灭了她对陆观炙热的爱意。苏筝决定报复陆观,卷走他
注采
穿越成校园受气包?看我推演成神!
穿越成校园受气包?看我推演成神!
【高武】【杀伐果断】【不弱智】【爽文】【镇压万界】林墨睁眼成了校园欺凌对象,记忆里满是霸凌者的拳脚。濒死之际,觉醒武道推演系统,消耗寿命即可顿悟武道真谛!当校园恶霸的恶棍劈向头顶时,他狞笑着扣住刀锋。
菜瓜
身患绝症,老婆说我只是替身
身患绝症,老婆说我只是替身
六年婚姻,当牛做马,本以为能够暖化她的心,没想到却等来她的白月光回国,而我只不过是和她白月光有几分像的替身。我身患绝症,她都不曾看我一眼。我死的那天,连收尸的人都没有。直到她看见我的尸体,她却像疯了似
小白菜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秦佑穿越成了大秦帝国的长孙。他的爷爷叫嬴政,他的外祖叫李斯,他的父亲叫扶苏!他是大秦最尊贵的皇孙,也是大秦最合法,最有分量的继承人。在他的手上,大秦不会二世而亡,而是要威加海内,万世长存!
静生
高武:儿子别怕,爹真无敌了!
高武:儿子别怕,爹真无敌了!
穿越高武世界,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更没有惊人天赋。活到了三十多岁的林道,面临重病等待治愈的妻子,叛逆的儿子,在他已经要认命的时候,突然激活了系统。“我都三十多了,从婴儿开始无敌是什么鬼?”【你刚出生
月下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