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第95章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5章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

一、回目解析

《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回目“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精准概括了本回的两大关键事件,深刻揭示了贾府命运的急转直下。“因讹成实元妃薨逝”,元妃之死起初或许有传言讹误,但最终成为残酷现实。元妃作为贾府在宫廷的重要倚靠,她的离世象征着贾府失去了最有力的庇护,家族的荣耀与权势开始摇摇欲坠。“以假混真宝玉疯癫”,宝玉丢失通灵宝玉后,众人慌乱中竟有人送来假玉,宝玉陷入疯癫状态。通灵宝玉是宝玉的命根子,它的丢失与真假混淆,暗示着宝玉精神世界的崩塌,也预示着贾府内部的混乱与衰败。

回目用词精妙,“因讹成实”“以假混真”对仗工整,生动展现了事件的荒诞与无常,增添了悲剧色彩,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命运的捉弄和贾府的岌岌可危。

二、主要情节梳理

1.宝玉失玉

在《红楼梦》第九十五回中,宝玉失玉这一情节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贾府上下的轩然大波。

事情的开端颇为蹊跷,宝玉在换衣服时,竟不知何时弄丢了那块通灵宝玉。袭人发现玉丢失后,吓得花容失色,深知这玉对宝玉的重要性,更不敢贸然回明王夫人和贾母,只好先命人在各个园中仔细寻找。消息传开后,李纨等众人纷纷赶来,大家聚在一起,开始出谋划策。凤姐当机立断,提出先限制各位在园中活动,禁止外出,以便更方便地查明情况。

与此同时,焙茗带来了一个看似有希望的消息。他称在当铺里似乎找到了宝玉的玉,这让众人的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宝玉听闻后,也觉放心不少,急忙走到门口询问详情。然而,当焙茗详细讲述在当铺的经历后,众人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当铺里有很多类似的小玉,难以确定哪一块才是宝玉丢失的通灵宝玉。袭人凭借自己的经验判断,认为那些玉并非正经东西,众人听后,仔细一想,便觉得此事不靠谱,于是打消了从当铺取玉的念头。

为了探寻玉的下落,岫烟想到了妙玉。她来到栊翠庵,请求妙玉扶乩。妙玉起初拒绝,认为岫烟听信谣言来纠缠她,且声称自己不懂扶乩之事。但在岫烟诚恳地诉说了袭人等性命关系的话后,妙玉最终被打动,破例进行扶乩。扶乩后得出的乩语“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让众人更加困惑。大家对乩语进行解读,认为一时难以找到玉,但玉不会丢失,只是不知何时会自行出现。然而,“青埂峰”究竟在何处,“入我门来”又指的是谁的门,这些问题都成了不解之谜。

此后,王夫人等派人到当铺里查问,凤姐也暗中设法找寻,但一连闹了几天,始终毫无下落。宝玉因为失玉,变得怔怔的,不言不语,没心没绪,好几天都不上学。而袭人等每日提心吊胆,生怕贾母和贾政知道此事。宝玉失玉这一事件,不仅让宝玉陷入了混沌状态,也让整个贾府陷入了慌乱与不安之中,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

2.元妃薨逝

在宝玉失玉引发的慌乱尚未平息之时,元妃薨逝的噩耗如晴天霹雳般降临到贾府。

元妃自入选凤藻宫后,圣眷隆重,然而身体却每况愈下。她身体发福,举动费力,日常起居劳乏,还时常发作痰疾。此次,因前日侍宴回宫偶沾寒气,勾起了旧病,且病情来势汹汹。太医院奏明是痰厥之症,用药后却毫无起色,汤药不进,连用通关之剂也不见效。内官忧虑之下,奏请预办后事,并传旨命贾氏椒房进见。

太监匆忙赶到贾府报信,贾政满脸泪痕、喘吁吁地让王夫人即刻进宫,并嘱咐她告知老太太时说得宽缓些,不要吓坏了老人家。王夫人听闻,大哭起来,但在贾政的催促下,强忍着悲痛去请贾母。她只说元妃有病,进去请安,贾母虽念佛祈祷,但心中也不免担忧。

贾母和王夫人匆忙穿戴整齐,进宫见到元妃时,只见她痰塞口涎,不能言语,见到贾母只有悲泣之状,却流不出眼泪。贾母进前请安,说着宽慰的话,然而元妃已目不能顾,脸色渐渐改变。内官太监考虑到国家制度,担心派各妃看视,椒房姻戚不便久留,便请她们在外宫伺候。贾母和王夫人怎忍心离开,但无奈只能遵旨,心中悲感却不敢表露。

朝门内官员传来消息,太监出来立传钦天监,贾母便知情况不妙。稍刻,小太监传谕,宣布贾娘娘薨逝。这一消息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上。元妃薨于十二月十九日,此时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贾母含悲起身,出宫上轿回家。贾政等也已得知消息,一路悲戚。回到家中,邢夫人、李纨、凤姐、宝玉等出厅迎接,大家分东西迎着贾母请安,随后便是一片哭泣之声。

次日早起,凡有品级的人都按贵妃丧礼进内请安哭临。贾政身为工部官员,既要按照仪注办理丧事,又要在堂上周旋,还要应对同事的请教,两头忙碌,更添了几分哀伤。元妃的薨逝,让贾府失去了在宫廷中的重要倚仗,也为贾府的衰败敲响了丧钟,整个贾府沉浸在一片悲痛与绝望的氛围之中。

3.冲喜安排

宝玉失玉后变得疯疯癫癫,整日不言不语、没心没绪,这可急坏了贾府众人。与此同时,元妃薨逝的噩耗又让贾府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与恐慌之中。在这双重打击之下,贾母等人决定采取冲喜的办法来挽救宝玉,而冲喜的对象,他们选定了宝钗。

贾母作为贾府的大家长,在这个决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她深知宝玉的状况已经十分危急,需要用喜事来冲冲晦气,让他恢复正常。而宝钗端庄稳重、知书达理,又是王夫人的外甥女,与贾府亲上加亲,在贾母看来,是宝玉妻子的合适人选。

王夫人也极力促成这门婚事。一来,她一直偏爱宝钗,认为宝钗符合封建礼教下贤妻良母的标准,能够操持好贾府的家务,帮助宝玉成就一番事业。二来,薛家虽然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与薛家联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贾府的地位。

王熙凤则是这场婚事的具体策划者。她精明能干,深知贾母和王夫人的心意,为了讨好她们,同时也为了维护贾府的稳定,她想出了掉包计,打算瞒着宝玉,让他以为娶的是黛玉,实际上迎娶的却是宝钗。

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这一决定也是贾府为了挽救自身命运而做出的无奈之举。元妃的薨逝让贾府失去了在宫廷中的重要靠山,家族的地位岌岌可危。他们希望通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借助薛家的财力和人脉,以及宝钗的贤能,来重振贾府的声威。同时,他们也认为婚姻能够让宝玉收心,承担起家族的责任,带领贾府走出困境。

然而,他们没有考虑到宝玉对黛玉的深情,也没有预料到这场冲喜的婚事会给宝玉、黛玉和宝钗带来怎样的痛苦和悲剧。这一决定,看似是为了挽救宝玉和贾府,实则是将他们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三、人物形象分析

1.贾母

在《红楼梦》第九十五回中,贾母在元妃薨逝和宝玉疯癫这两大事件中的表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她作为家族长辈的复杂心理和威严。

当太监前来报信,告知元妃状况不佳时,贾政虽满脸泪痕,却仍不忘嘱咐王夫人告知贾母时说得宽缓些。王夫人领命去请贾母,只说元妃有病,进去请安。贾母听闻后,赶忙念佛祈祷,这一细节体现出她对元妃的疼爱与担忧。她深知元妃在宫中的不易,也明白元妃对于贾府的重要性。

进宫见到元妃时,元妃已痰塞口涎、不能言语,只有悲泣之状。贾母进前请安,说着宽慰的话,尽显长辈的慈爱与关怀。然而,内官太监考虑到国家制度,让她们在外宫伺候,贾母和王夫人虽不忍离开,但也只能遵旨,这显示出她在面对皇家规矩时的无奈与顺从。当朝门内传来元妃薨逝的消息,贾母含悲起身,出宫上轿回家,她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但在众人面前,她依然保持着端庄和镇定,维护着家族长辈的威严。

回到家中,面对众人的哭泣,贾母虽也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她并未被悲伤完全击垮。她深知自己作为家族的主心骨,此时需要稳定局面,于是强忍着悲痛,处理着元妃丧事的相关事宜。

而在宝玉失玉疯癫这件事上,贾母同样展现出复杂的心理。宝玉是她最疼爱的孙子,失玉后的疯癫状态让她心急如焚。她一方面心疼宝玉的遭遇,希望能尽快找到玉,让宝玉恢复正常;另一方面,她也明白贾府此时面临的困境,需要采取果断的措施来挽救局面。

在决定给宝玉冲喜,让他与宝钗成婚时,贾母展现出了作为家族长辈的权威和决断。她深知这一决定可能会伤害到宝玉和黛玉的感情,但为了贾府的未来,她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她考虑的不仅仅是宝玉个人的幸福,更是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

贾母在元妃薨逝和宝玉疯癫事件中的表现,既体现了她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又展现出她在面对家族危机时的威严和担当。她的复杂心理和决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家族中长辈的无奈与责任,也预示着贾府在风雨飘摇中的命运走向。

2.贾宝玉

在《红楼梦》第九十五回中,贾宝玉失玉后的疯癫状态,宛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打乱了他原本的生活节奏,也让贾府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通灵宝玉对贾宝玉而言,绝非仅仅是一块普通的玉石,它更像是贾宝玉与这个世界连接的纽带,是他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撑。从出生时便含玉而生,这块玉就与他的命运紧密相连。它见证了贾宝玉在贾府的成长历程,陪伴他经历了与姐妹们的嬉笑玩闹、诗词唱和,也目睹了贾府内部的勾心斗角、兴衰荣辱。在贾宝玉的心中,通灵宝玉是他纯真本性的象征,是他在这纷繁复杂的尘世中保持自我的标志。失去了通灵宝玉,就仿佛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灵魂,让他陷入了无尽的迷茫和痛苦之中。

自玉丢失后,贾宝玉的状态急转直下。他变得怔怔的,整日不言不语,没心没绪。往日里那个活泼开朗、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的公子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眼神呆滞、行动迟缓的痴傻之人。他不再关心园中的花草树木,不再与姐妹们吟诗作画,甚至连上学这件他原本就不太热衷的事情,也提不起丝毫兴趣。他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灰暗无光,只剩下一片混沌和迷茫。

在疯癫之中,贾宝玉对黛玉的深情愈发凸显。尽管他的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但黛玉的身影却始终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常常在恍惚中呼唤着黛玉的名字,仿佛只有黛玉才能拯救他于这无尽的痛苦之中。当他听到别人提及黛玉时,会突然变得兴奋起来,眼神中闪烁着一丝光芒,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会急切地询问关于黛玉的情况,关心她是否安好,是否也在为他的遭遇而担忧。

这种深情,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是一种灵魂的契合。贾宝玉和黛玉在精神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他们都厌恶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真性情。在这个虚伪的世界里,他们是彼此唯一的知己。失去了通灵宝玉,贾宝玉的内心变得更加脆弱,而对黛玉的思念和依赖也变得愈发强烈。他渴望见到黛玉,渴望在黛玉的怀抱中找到一丝安慰和温暖。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贾府为了挽救贾宝玉的命运,决定采用冲喜的办法,让他与宝钗成婚。这一决定,无疑是对贾宝玉和黛玉爱情的沉重打击。在疯癫的状态下,贾宝玉或许还不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他内心深处对黛玉的深情,却注定了他将在这场婚姻中承受巨大的痛苦。

贾宝玉失玉后的疯癫状态,深刻地揭示了通灵宝玉对他的重要意义,也展现了他对黛玉坚定不移的深情。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剧。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爱情变得如此脆弱,人性被无情地扭曲,让人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3.薛宝钗

在《红楼梦》第九十五回中,薛宝钗得知宝玉失玉和婚事安排后的反应,充分展现了她稳重端庄、识大体、顾大局的性格特点和处事态度。

当听闻宝玉失玉的消息时,薛宝钗心中不免一惊。她深知通灵宝玉对宝玉的重要性,也明白此事可能会给宝玉带来极大的打击。但她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惊慌失措,而是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她没有过多地询问事情的细节,而是默默地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思考着应对之策。这种冷静和理智,体现了她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沉稳和成熟。

在得知贾母等人决定让她与宝玉冲喜成婚的安排后,薛宝钗的内心或许也有过一丝波澜。毕竟,她一直以来都对宝玉有着特殊的感情,也希望能够与宝玉结成连理。然而,她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欣喜或激动,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了这一安排。她明白,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事情,更是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命运。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无法抗拒家族的决定,只能选择顺从。

在筹备婚事的过程中,薛宝钗积极配合王熙凤等人的安排,展现出了她的识大体和顾大局。她没有因为自己是新娘而提出过多的要求,而是一切以贾府的利益为重。她深知,此时的贾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元妃的薨逝和宝玉的疯癫让家族陷入了困境。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贾府带来一丝生机和希望。

当她得知王熙凤想出的掉包计,要瞒着宝玉让他以为娶的是黛玉时,薛宝钗虽然心中有些不忍,但还是选择了配合。她明白,这是为了挽救宝玉的生命,也是为了维护贾府的稳定。她没有因为自己的感情而反对这一计划,而是以大局为重,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在与宝玉见面时,薛宝钗依然保持着端庄大方的仪态。她虽然知道宝玉此时处于疯癫状态,但还是尽力与他交流,试图让他恢复正常。她的温柔和体贴,让宝玉在恍惚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薛宝钗在得知宝玉失玉和婚事安排后的反应,充分展现了她作为封建礼教下大家闺秀的典范。她的稳重、识大体和顾大局,让她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选择。然而,她的这种性格也注定了她在这场婚姻中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无奈。她的命运,也成为了封建社会女性悲剧的一个缩影。

4.林黛玉

在宝玉失玉和元妃薨逝期间,林黛玉的内心宛如被狂风肆虐的湖面,波澜起伏,痛苦不堪。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尊皇婿
天尊皇婿
关于天尊皇婿:五年前,家族覆灭,他死里逃生!五年后,他极境封皇,竟接到妻子的求救电话,才知妻女尚在人世!皇尊一怒,率领九大门徒而归,发现女儿被狗咬,妻子被迫嫁人……+乐文小说网+m.lewen3.co
笑傲余生
穿越变婴儿,我还得内卷玩疯癫
穿越变婴儿,我还得内卷玩疯癫
男主穿越到1972年,刚娶了女知青,就撞上“婴儿逆袭系统”。这系统的任务特奇葩,让他一分钟走一米。男主翻了个白眼,心说:“这不是闹着玩嘛,脑血栓患者都不止走这点。”他撒腿就跑,直接冲出去一里地。系统都
佚名
修罗下山,先灭未婚妻全族
修罗下山,先灭未婚妻全族
【主角一直无敌+非常嚣张+极其暴戾+超级爽文】七年前,求婚宴上,叶家一夜覆灭,父母兄弟惨死,叶北玄侥幸逃生。七年后,叶北玄带着一身通天地泣鬼神的修为回来了!“我从不惹事,也不怕事,但凡让我不开心的,我
观鱼
末世大佬穿成娇弱新妇,闪耀六零
末世大佬穿成娇弱新妇,闪耀六零
【末世大佬+甜宠+种田+发家致富】变异人参自爆,大佬再次醒来变成六零大队长家的娇弱新娘,反差很大,很容易穿帮怎么破?不怕,把老公调教成二十四孝好老公,万事他顶上!把婆婆夸成天下最好的婆婆,村里流言她来
点点繁星
狂婿:我的财富多到你想象不到林凡杨雪
狂婿:我的财富多到你想象不到林凡杨雪
他们都叫我窝囊废女婿,殊不知我是亿万富豪……
林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