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第27章 贾政(3/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7章 贾政

起初,贾政对宝玉寄予厚望。宝玉出生时口含通灵宝玉,这一奇异现象让贾政对他充满期待,希望他能走仕途经济之路,通过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延续家族的荣耀。在宝玉年幼时,贾政虽不常陪伴在侧,但内心对他的未来充满憧憬,认为他有成为家族支柱的潜力。

然而,随着宝玉的成长,他的行为逐渐让贾政感到失望。宝玉不喜读四书五经等经典书籍,对仕途经济毫无兴趣,整天与姐妹们混在一起,沉迷于诗词歌赋和儿女情长。他还与优伶交往,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这些行为与贾政所期望的正统之路背道而驰,让贾政觉得宝玉不思进取,难以承担家族的重任。

当宝玉与蒋玉菡交往、金钏儿投井等事件发生后,贾政的失望转化为愤怒。他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这些行为完全违背了儒家的正统思想。在愤怒之下,他对宝玉动用家法,狠命地打他,试图让他改过自新。此时的贾政,一心想要通过严厉的管教让宝玉走上正途。

但在宝玉挨打后,贾政也有过反思和妥协。他看到宝玉被打得皮开肉绽,心中也有一丝心疼和后悔。他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可能过于粗暴,但又不知如何是好。此后,他对宝玉的管教虽依旧严格,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极端。

这种复杂的父子关系对宝玉的成长和性格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贾政的严厉管教让宝玉对仕途经济更加反感,他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形成了叛逆的性格。另一方面,宝玉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父亲的期望和压力,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他既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走仕途之路,又不想让父亲彻底失望。这种矛盾的心理贯穿了他的成长过程,使他的性格更加复杂和多面。

5.与其他子女的关系

贾政与贾环、贾珠等子女的关系各有不同,态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对于贾环,贾政虽为父子,但感情较为淡薄。贾环举止粗俗、心胸狭隘,行为多有不端,常做出一些讨人嫌的事。贾政对他的表现极为不满,认为他难成大器,在中秋夜宴上,对贾环的诗作也给予了严厉批评,尽显失望。

而贾珠是贾政的长子,自幼聪明好学,十四岁进学,是家族中有望光宗耀祖的人物。贾政对贾珠寄予厚望,着重培养他走仕途经济之路。可惜贾珠英年早逝,这让贾政痛心不已,也成为他心中的一大遗憾。

贾政对不同子女态度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子女自身的表现和能力。他期望子女能遵循正统,为家族增光添彩,贾珠符合他的期望,而贾环则与之相悖,所以态度截然不同。

五、贾政的社会角色

1.贾府当家人

贾政身为贾府当家人之一,其角色定位至关重要,肩负着管理家族事务、维护家族声誉、延续家族荣耀等多重职责。

在大观园修建一事上,贾政展现出了一定的参与度。他带领清客们游览新园,让宝玉为各处景点题对额,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家族文化建设的重视,也给予了宝玉展示才华的机会。然而,他在整个修建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文化层面的点缀,对于工程的具体规划、资金的合理使用等实际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这导致大观园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贾府的经济负担。

在家族事务决策方面,贾政虽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决策过程往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决策时更多地遵循传统和规矩,难以适应家族发展的变化。例如,在处理家族内部矛盾和外部事务时,他常常墨守成规,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得问题不断积累,最终影响了家族的稳定。

贾政管理不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他不谙世情,对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潜在危机认识不足。他长期沉浸在读书和与清客闲聊之中,对府中实际事务了解甚少,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其二,他的管理能力有限,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面对家族的经济困境、人员管理等问题时,他往往束手无策,只能依靠他人。其三,他过于注重表面的规矩和礼仪,忽视了家族的实际利益和长远发展。

这些管理不善的后果十分严重。贾府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入不敷出,不得不靠典当财物维持生计。家族内部矛盾激化,人际关系紧张,各种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最终,贾府在各种危机的冲击下,走向了衰败和抄家的悲惨结局。贾政作为贾府当家人,虽然有维护家族的意愿,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未能有效地履行职责,成为了家族衰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2.朝廷官员

贾政作为朝廷官员,其形象和为官之道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官场中的地位、政绩和遭遇也颇为曲折。

从形象上看,贾政一心想做个好官,为人端方正直,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秉持着忠君爱国、清正廉洁的理念,期望能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祉。然而,他的形象却因不谙世情而大打折扣。

在官场地位方面,贾政最初因皇上体恤先臣,获主事之衔,后升为工部员外郎,任学政期间表现良好,得到吴巡抚保举,擢升为工部郎中,之后又被放了江西粮道。这些经历表明他在官场有一定的地位,但也并非一帆风顺。

政绩上,任学政时,他“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展现出了公正严谨的态度,在选拔人才、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作为,赢得了学子和民众的认可。但在江西粮道任上,他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他被家仆李十儿等蒙蔽,对下属的贪污腐败行为未能察觉和制止,导致名声受损,最终以“不谙吏治,被属员蒙蔽”的罪名被参回京。

贾政不谙吏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他自幼好读书,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缺乏实际的官场经验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他只知道按照规矩办事,不懂得灵活变通,不了解官场的潜规则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他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环境中,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认识不足,容易被他人利用。

这种不谙吏治对他个人和官场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他个人而言,仕途遭受重创,从江西粮道任上被参回京,之前的努力和声誉毁于一旦。在官场中,他的行为也损害了朝廷官员的形象,影响了官场的风气。他的遭遇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复杂,即使是一心想做好官的人,也可能因为不谙世事而陷入困境。总体来说,贾政作为朝廷官员,虽有良好的初衷,但因不谙吏治,未能在官场取得理想的成就。

3.文化传承者

贾政在文化传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对读书的重视和对儒家思想的推崇,深刻影响着贾府的家族文化传承。

他自幼酷喜读书,深知读书对个人修养和家族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读书是获取知识、培养品德的途径,更是家族子弟出仕为官、光宗耀祖的必由之路。因此,他极力倡导家族子弟勤奋读书,为他们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贾政对儒家思想的推崇贯穿其言行。他以儒家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和家人,强调“仁、义、礼、智、信”,注重家族的礼仪和规矩。在家庭聚会中,他严格遵循传统礼仪,维护家族的秩序和尊严。

在家族文化传承中,贾政期望通过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培养家族子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学问、有担当的人。他对宝玉的教育理念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希望宝玉能熟读经史子集,走仕途经济之路,将来为家族和朝廷效力。然而,宝玉对诗词歌赋更感兴趣,对仕途经济毫无热情,这让贾政十分苦恼。尽管如此,贾政仍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试图引导宝玉回归正统。

总的来说,贾政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努力,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贾府的文化传统和家族尊严。但他过于刻板的教育方式,也引发了与宝玉等家族子弟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六、对贾政的评价与启示

1.书中人物评价

在《红楼梦》中,不同人物对贾政有着各异的评价,这些评价反映出他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冷子兴作为熟悉贾家的外人,对贾政给予了客观且褒意的评价。他称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训子有方,治家有法”“人品端正方,风声清肃”。在冷子兴看来,贾政是宁荣二公现存“文”字辈成年儿孙中唯一的正经男人,德才兼备,与贾族其他非色即庸的男子形成鲜明对比。

林如海请贾政推荐“西宾”贾雨村,这一行为侧面反映出他对贾政的信任。林如海认为贾政有能力为自己举荐合适的人才,认可他在社交和人脉方面的能力。

然而,也有人对贾政持有不同看法。清代的哈斯宝说“贾政真是‘假正’”,俞平伯先生也说“贾政者,假正经的意思”。他们觉得贾政表面道貌岸然,实则为官为父为子都有违儒家真意。比如他荐人不察,推荐贾雨村导致其徇私枉法;在教育子女上,虽期望宝玉走正途,却方法不当,导致父子关系紧张。综合来看,贾政在他人眼中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形象,既有值得称赞的正直、有学识的一面,也有被人诟病的迂腐、不谙世事的一面。

2.红学评论观点

红学研究中,对贾政的评价观点丰富多元,争议颇大。

部分学者认为贾政是“正人”。刘再复先生指出,贾政“忠于千百年的封建正统,包括皇统、道统与学统”。他认同皇权一统的政治格局,秉持经邦济世的人生理想,遵循学而优则仕的士子道路,坚守尽忠致孝的道德人格。他斥责诗词等小技,只读圣贤文章,还要求宝玉也如此。在大厦将倾的贾家,他在失势后勉力支撑,弥补周旋,显示出顶梁柱的作用,体现了对家族的责任感。

然而,也有不少人觉得贾政是“假正”。清代的哈斯宝说“贾政真是‘假正’”,俞平伯先生也认为“贾政者,假正经的意思”。他荐人不察,推荐有问题的贾雨村,导致其徇私枉法,间接造成薛蟠无罪逍遥。他虽认同“修、齐、治、平”的价值准则,却在教子、治家、辅国、安民等方面缺乏责任心与使命感,缺乏笃行精神。

在是否为慈父这一问题上,也存在不同看法。一方面,贾政深知宝玉聪明灵秀,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元妃省亲采用宝玉作品等情节中,能看出他对宝玉才华的认可,展现出慈父的一面。但大多时候,他对宝玉从不喜、失望到绝望,因望子成龙心切变得偏执,用呵斥、谩骂甚至鞭笞等方式对待宝玉,使父子关系疏远,更多是以严父的形象示人。

这些不同观点的产生,源于贾政性格的复杂性以及红学研究者视角的多样性。他既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深刻影响,又在现实中暴露出诸多不足,这使得对他的评价难以简单定论。

3.现实意义启示

贾政的人物形象和人生经历能为现代社会提供多方面的启示。

在家庭教育上,贾政对宝玉期望过高且教育方式粗暴,只一味要求其走仕途经济之路,却忽略了宝玉的兴趣和个性,导致父子关系紧张,教育效果适得其反。这提醒现代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不能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应采用温和、理解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孩子。

在职场发展方面,贾政虽有做好官的意愿,但不谙世情,缺乏实际的官场经验和应变能力,最终仕途受挫。这启示职场人士,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还需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学会灵活变通,适应职场的变化和规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站稳脚跟,取得更好的发展。

在为人处世方面,贾政表面端方正直,私下却有与形象不符的行为,且对家族事务管理不善,反映出他言行不一和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真诚待人。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不能只注重表面的形象和规矩,而忽视实际的行动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在社会中立足。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
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
“好,那我就让你们看看,女人家带着孩子能不能活!”睁眼穿越洞房夜,一夜欢歌后,相公走了,连相公的面都没见到,还给她留下了两个拖油瓶。婆婆针对,极品挑事,竟将她和孩子赶出家门。没办法,她只好一边奶娃,一
佚名
花哨
花哨
关于花哨:竹马男友劈腿了,订婚前一天,司韵在找了一个男大学生纪寒萧结婚领证。新房里,纪寒萧的表现让人惊叹。司韵笑着评价:“弟弟真是花里胡哨。”纪寒萧:“是吗?还行。”江南美女司韵向来素净,却不料被闪婚
香釉柠檬
复什么婚?我不过就是个备胎嘛!
复什么婚?我不过就是个备胎嘛!
闪婚三年,大佬老公始终对她不感冒,哪怕她是天赋异禀的舞蹈女神,名门之后,光芒万丈。外界嘲笑她不过是备胎上位,她只能苦笑不语。直到家族崩塌,她心如死灰,忍痛舍弃骨肉,递上离婚协议,淡然说道:“咱俩,就是
佚名
极品八王爷
极品八王爷
李玄戈主动穿越,却穿错时空,尸体没能跟上,导致成为了不得势的大乾八皇子。他想回去,炎帝大怒:“能不能给朕争点气?”争气?安排!他留京封号梗王,人人称其梗王八,日夜辗转于众臣女眷间……若干年后。史官颤笔
白首不相离
盛世嫡女:你家王爷不太行
盛世嫡女:你家王爷不太行
她竟然穿越了!好巧不巧,这具身子的原主也叫上官若离,是这镇国大将军府的嫡女,十六岁。性格木讷愚钝、胆小如鼠,最关键的还是个瞎子!面对这一个个困境,她扑上去果断抱住了某人的腿——宣王,听说你需要一个有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