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

- 杨花:即柳絮,漂泊无定,象征着友人的命运。杨花飘落,暮春景象,给人一种飘零、落寞之感。

- 子规:即杜鹃鸟,叫声哀婉,常被视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杨花落尽子规啼”,二者结合,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 诗歌开篇描绘了“杨花落尽子规啼”的画面,杨花纷纷飘落,子规鸟啼叫不停,营造出一种暮春时节凄凉、衰败的意境。接着“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友人被贬之地的偏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友人此去路途的艰辛与遥远,以及诗人内心的忧虑。最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又将意境拓展到悠远的天际,明月高悬,承载着诗人的愁心陪伴友人,在广阔的空间中,更显离情别绪的深沉与绵长。

情感表达

- 牵挂与同情:“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表现出诗人得知友人被贬后的惊讶与关切,“过五溪”则强调了友人贬谪之地的偏远,路途的艰难,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同情。

- 思念与祝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把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它伴随友人直到夜郎西,生动地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有对友人的祝愿,希望明月能在旅途中陪伴友人,给予慰藉。

艺术特色

- 融情于景:诗的开篇以杨花、子规等自然景物起笔,将抽象的情感融入具体的景物之中,情景交融,使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之情。

- 想象丰富:诗人通过奇特的想象,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和行为,让明月成为传递情感的使者,这种想象突破了现实的局限,使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或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即他的贬官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李白与王昌龄是好友,当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深感愤慨与惋惜,于是写下此诗,以抒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怀,同时也寄寓了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同情。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加重同情之感

了解到王昌龄是因“不护细行”之类的原因被贬,李白深知友人可能是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因此诗中“闻道龙标过五溪”,通过强调友人贬谪之地的偏远,透露出对友人深深的同情。

增添担忧之情

创作背景中王昌龄被贬官,意味着其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让李白十分担忧,所以诗中借“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暮春景象,营造出凄凉氛围,既暗示了友人命运的飘零,也体现出自己对友人前途的忧虑。

深化牵挂之切

正因为知道友人被贬,身处困境,李白对其牵挂之情愈发深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让明月带着自己的愁心陪伴友人,生动地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希望能给予友人精神上的慰藉。

墨灵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乔念做了侯府十五年的掌上明珠,却在那日突然被告知自己只是个假千金。从此,疼爱她的爹娘成了林鸢的,宠溺她的阿兄为了林鸢亲手将她推下小楼,就连她的未婚夫,那位封狼居胥的萧将军都选择站在了林鸢的身边。为了林
莫小弃
娘子树敌太多,我被迫上位了
娘子树敌太多,我被迫上位了
她生而失明,被遗弃在乱葬岗。姐姐去乱葬岗拜祭父母,将她捡回并照料长大。十岁那年,大她六岁的姐姐嫁了人,她随刚认识的师父离京,寻药治眼。从此一别就是七载,半个月前,她满怀激动回京和姐姐团聚。到了住宅,却
佚名
和离前夜,她重生回了出嫁前
和离前夜,她重生回了出嫁前
宁芙上一辈子,嫁给了宣王府事业批且早已心有所属的世子爷宗肆,落得个成为怨妇的下场。重活一世,宁芙不再渴望嫁给宗肆,倒是要好好试一试搞事业能有多爽,还能爽到家都不回?后来她经营的女子学堂遍地,宁芙发现原
柳程安
娘胎入道的我,脑补成帝!
娘胎入道的我,脑补成帝!
简介:叶长青穿越天元界,苏醒时还在娘胎,发现和武王青梅竹马的母亲,却只是妾室,被正室打压。关键自己还没继承武王的天赋血脉!只觉前途昏暗,心中绝望。此时却激活神级脑补系统,能够具现别人利好自己的脑补。【
云海无涯
我对疯批男主手拿把掐那些年
我对疯批男主手拿把掐那些年
[能屈能伸小戏精女主VS真狠真疯病娇男主]为了换取丢失的记忆,并完成自己生前的愿望,宋斩秋接受了系统派发的任务:攻略目标人物。可是,谁知道这些目标人物是这样的?“我的小樱桃……是要嫁给他吗?”情感缺陷
吞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