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第134章 新政令,屯田制(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4章 新政令,屯田制

“刘老头,这告示上写的什么内容?”

“吴县令颁布新政令,叫屯田制。”

“嘶……此政令惊为天人啊。”

“我靠,到底是什么啊,急死个人了。”

刘老头将布告内容仔仔细细的念了一遍,有些人懂了,有些人似懂非懂。

刘老头无奈,只能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

“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县衙将荒地分配给你们,由你们自己耕作。”

“在县衙提供农具和耕牛的情况下,收成之后县衙占六成,你们占四成。”

“如果你们自备农具和耕牛,收成之后,都是对半分,都明白了吧。”

百姓们恍然大悟,对于这个吴县令,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

上一个告示,还是鼓励农户自行开垦荒地。

每户可开垦五亩,可永久占为己有。

在城西与城南荒地开垦的带动下,许多农户选择在城北进行开垦,

毕竟政令只实施到二月底,他们也都是为了能给后代留点土地。

只是这五亩土地对于勤劳的百姓而言,依旧是不够耕种的。

民屯就有效的把剩余劳动力都集中起来。

即便六四分成,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多余的粮食还能卖给官府。

吴县令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深得民心,百姓们都选择相信他。

许多人都开始前往县衙报名,城北的荒地又开始热闹了起来。

政令一经发布,迅速传遍不韦周边的村落。

那些世代为贫农,家里无田无地之人,都看到了希望。

“你们听说了吗,不韦的吴县令颁布了屯田制,收成之后,能六四分或者五五分账。”

“无论是农户还是流民,都以五十人为一屯,耕种县衙分配的荒地。”

“你相信?反正我是不信。”

“前后都是穷,我选择搬到不韦……”

不只是周边的村民,那些从嶲唐或别的县逃难的流民,听到消息后都逐渐向不韦靠拢。

生怕自己去晚了就没名额了。

虽然错过了春耕,但依旧没有减退农户开荒的热情。

种不了粮食,也可以先种植其他农作物。

在屯田制的推动下,原先不韦只有一万两千的人口,直接吸纳了三千人口。

县衙为他们搭建了简易的住所,许多流民开始有了安身之地。

郭曹掾忙着登记户籍,将报名之人整理成册。

木成舟除了要监督现场开荒工作,还要筛选出一批典农都尉。

只是这些新来的流民太艰苦了,每个人几乎都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

就算加入了民屯队伍,在还没收成之前,又该如何度过这个空白期?

流民多了,安置以及治安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大人,最近不韦吸纳了三千人口,几乎都是贫民或流民,该如何是好?”

“老郭,你辛苦一些,派人登记造册,我自有妙用。”

“你与木成舟来一趟后院,我有事交待你们。”

吴眠已经料到了这个局面,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军师在流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结婚后,发现妻子的秘密
结婚后,发现妻子的秘密
工作回家,竟被告知结婚多年的妻子突然出轨。正欲兴师问罪的时候,远在乡村的老母却让我回去处理一笔拆迁款。妻子的背叛、同行的冷漠、孩子的哭诉都令我心力交瘁。面对接踵而至的困境,我决定奋起反击,让他们知道报
木叶九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五百年前,福源禁地现世,宗门正值覆灭之时,宗门天之骄子的他,选择牺牲自己,以身犯险,为宗门争夺那滔天福源!期间,他遭受非人折磨。最终,他成功了,气运福源尽数被他抢夺,宗门也很快跻身一流圣地。可,当他归
佚名
我在六零供销社搞代购
我在六零供销社搞代购
22世纪的钱婷婷,在空难后竟意外穿越到物资极度匮乏的六零年代。眼瞅着饥荒三年步步紧逼,她却丝毫不怕,只因绑定了逆天金手指——“代购群”。别人还在为一口吃食发愁,她却凭借代购群里的神奇物资,成功竞聘上供
整点薯条
剑道:一招拔剑,我杀遍天下
剑道:一招拔剑,我杀遍天下
九岁时,他遇到了师尊,师尊说自己天赋异禀,毅力惊人,故此带离家族。可这老登就只教他拔剑术,蕴剑、拔剑、收剑!待他老老实实拔了一百年剑后,终于拔腻了。下山闯天下,面对敌人时才发现,师傅教给自己的武功有多
佚名
半岛远行
半岛远行
一直都只想安安静静地研究数学、历史的班行远从没想到自己总会莫名其妙的被牵扯进娱乐圈。还好,这么莫名其妙的事情没有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反而是娱乐圈被他各种天马行空的神操作给搅合的人仰马翻。他一生最大的骄傲
言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