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17章 出版社回信
“春生呐,娘给你准备五双布鞋,两床棉被,两身新衣服,怎么样?”周姑妈看着高大俊朗的儿子,满眼的不舍。
要不是家里实在太穷,哪家舍得自家儿子去别人家当上门女婿?
牛春生看着周姑妈的神情,安慰着:“娘,两家离得这么近,还是你娘家村的,想俺了就去看,别难过。”
周姑妈嗔笑着比划,“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这都还没办事呢,一点儿也不想娘,没良心的臭小子!”
牛根生看着一脸喜悦的弟弟,比划着问:“春生,你真要去当上门女婿?就不怕在那个村抬不起头吗?”
牛春生安慰着,“孩子也不都是跟她家的姓,人家只要一个娃随她就行,这种要求有几家能做到?再说日子是俺自己过,又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只要人好就行,俺俩说好了也会一起帮着照看咱爹娘,谁家老人都一样亲。”
没想到弟弟一个残疾人都能找到这种好媳妇,牛根生彻底说不出一句话,只剩下狠狠地羡慕。
自从上次他跟连小翠家闹出那么一档子事后,再也没有媒人敢登门给他说亲。
好像他身上带瘟疫一样,村里是个女的见到他都绕道走,还在他身后指指点点的。
真要是这么通情达理的人家,牛根生也想去给人当上门女婿!
连小翠把孩子打了后还来找过他,但被周姑妈给骂走了。
连大宝和杨梅花出来后,更是像过街老鼠一样,天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唯恐村里人冲他们扔烂菜叶子。
牛根生给牛春生比划说:“春生,到那后好好跟人家过,过不下去,哥就接你回来,家门永远给你开着。”
牛春生看着大哥,兄弟之情不言而喻,感激的轻轻捶了他前胸一下。
“哥,照顾好爹娘,有事就去南山大队找俺。”
“好!你也照顾好自己。”
老张叔趁着天好,给老牛家送了一袋粮食和20块钱红包,算作是给牛春生的彩礼。
粮食被周姑妈留下,20块钱却被周姑妈硬塞回老张叔的口袋里,恼怒着说:要是这20块钱放这儿,两家就不结亲了。
留这儿吃顿午饭后,老张叔跟周姑父又唠会儿闲嗑,才驾着牛车慢悠悠的回去了。
这时,村里人才知道牛春生要去南山大队当上门女婿,纷纷跑到老牛家看笑话。
“秀兰,俺问你咋想的,再穷也不能让儿子去给人上门女婿呀!这不是白养了吗?”
“就是!到时候一生孩子,人家再把春生撵回来咋整?你让春生以后住哪儿?”
“这么好个儿子,说不要就不要了?不要给俺,正好给俺二妞当男人,俺二妞虽然胖点懒点,其他毛病可没有。”
“你家二妞哪儿是胖点?都快两百斤了,谁敢娶?万一办事的时候给压坏了可咋整?哈哈哈……”
……
周姑妈从屋里抓了一把水果糖分给她们,笑着说:“那是俺娘家村,大家都是老邻居,知根知底的,很放心!”
“再说俺家卫国还是大队长,哪能看见表兄弟白被欺负!就俺嫂子都不让,俺家春生到那儿比在咱村舒坦。”
“人家老人说了,只要一个娃跟人家姓就行,其他的都跟俺家姓牛,这种明事理的人家,俺还上哪儿去找?”
村里人听周姑妈这一说,全都不再多说一句难听话,眨眼间换了副嘴脸,纷纷恭喜起来。
“那你以后可享福了,去哪儿住都硬气,到哪儿都方便。”
“以后去春生家就跟串门一样,既能回娘家看看,还能顺道去看儿子,一举两得。”
“等到结婚那天,俺可得好好看看新娘子有多漂亮,勾的春生都舍不得回家了,是吧?哈哈哈……”
“好好……俺到时候一定多给你们准备点瓜子花生,让你们好好看看新娘子。”
周姑妈笑着把邻居一一送出家门。
回屋后,又开始着急忙慌的给牛春生缝被子和新衣服。
牛家的喜气也传来老周家,这天,林曼妮自己在院子里溜达时。
门外传来邮递员的喊声:“是周卫国家吗?有你的信!”
一听有信,林曼妮都顾不上怀孕的大肚子,一颠一颠的往外小跑着,惹得身后的周母一阵惊呼。
“哎呦喂,闺女,小心点,你看你那肚子能跑吗?慢慢走……”
紧张的周母都顾不上自己还没擦干净的手,也跟着跑出来。
“是亲家哥的信不?他还好不?”周母知道平时没人给林曼妮写信,除了她哥,谁还知道她住这儿。
林曼妮拿到信后,着急的拆开看,一点儿没注意周围人的八卦眼神。
“林知青,你哥又给你寄钱了吗?这次寄了多少?”
“不会又给你寄了200块吧?这离上次寄的那200块才几个月!”
“肯定不是,你没看邮递员把信给她,人就走了嘛!这次肯定没有钱,只是来报平安的。”
……
众人的话没有打断林曼妮看信的热情,一看内容知道她的连环画被选中后,高兴地她也顾不得上理这些看热闹的人。
只剩下周母在外面跟他们瞎扯,自己得好好想想该怎么回这封信。
一本连环画定价一般在一毛到五毛之间,有的甚至八九分钱的也有,她这个定高了不好,定低了也不行,最好取中间值。
至于打包卖还是分成卖,她打算跟周卫国商量一下。
晚上等周卫国回来后,搂着媳妇满足的躺在炕上,大手抚摸着媳妇的孕肚。
“卫国,出版社来信了,问咱们选择哪种方式出版,一种是打包给出版社,直接买断;一种是分成,出版多少给咱提成多少。咱们选哪种?”
周卫国思考会儿问:“我看你书上的作者名儿不是真名,写的是‘林庸’,为啥起这个名?庸庸碌碌吗?”
“不想当人眼靶子,还是低调点好。万一被人眼红,这也是个说辞。”
林曼妮没想到男人会这么细心,观察的很仔细。
“那咱们就打包吧,过了这几年,再选其他的。”
“行,那就一次性打包,以防万一。”
俩人定好后,林曼妮写完回信,周卫国抽空去镇上寄出去,只等着出版社的汇款单。
牛春生的婚礼也在这个月底如期举行。一大早老张叔带着张玉霞,驾着装扮一新的牛车去周姑妈家接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