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声声慢

第72章 汴梁才俊宴昌吉,兴尽蓝亃席(3)(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2章 汴梁才俊宴昌吉,兴尽蓝亃席(3)

突然船身陡停,舱房之内有人甚至歪道西斜,正不知何故,苏轼曰“谁人去仓首看看到底是为何事?”

李禧急忙起身出门查看。

剩下众人在舱房内面面相觑,不知何故,苏轼恰似回记某事,诧异的道“文潜之作乃有几处不妥,诸位可先抄之,待回头再作查看,今日夏使在此,可不能让高客饿着肚皮陪吾等吟诗作赋呀!”

李昌吉尴尬的回应之。

众人乃纷纷一笑。

片刻之后,李禧带着师宇前来,师宇对众人道“诸位稍安,刚刚船舶停靠,乃是苏子的酒和厨师上船,今已妥当,诸位请尽情享用。”

众人纷纷了然。

师宇说毕,几个人便端着几坛上好的西夏美酒入舱,不用说那几个人便是苏轼府上的小厮,最后跟着一人便是苏轼府上的厨师少刘娃,见苏子道“大人,小的今日定会拿出毕生技艺请各位大人指教。”

苏轼对少刘娃道“今日之宴,乃有西夏贵客,可不比平常,不能怠慢,尽可发挥汝此才能,‘东坡肉’,‘满香烩’,‘炖麒麟’,‘火烧肘’,‘五谷羹’几个特色菜肴不能少。”

少刘娃殷切的道“得呢,这些都是在苏子指点下的拿手菜,自然是没有差错的,苏子请放心也!”说完就出的舱门。

苏轼又向船东师宇使了个眼色,师宇急忙会意“哦哦哦,苏子请放心,我船上最大的厨间给少刘娃使用。”说完急忙拜首退去。

苏轼又转向李昌吉道“夏使呀,今日在此船上,粗茶淡饭,可否食得,不过这美酒乃是产自西夏,虽然不能与夏使所携酒的品质相比,但是也是一种乡情回味,或更有滋味。”

李昌吉急忙回应道“苏子客气也,这怎么能算是粗茶淡饭呢,我看仅仅一盘‘满香烩’就是比我西夏的粗粮钝肉要细密微酿的多了。”

正在客气之间,师宇已经派人端上了几个开胃小菜,分别是“汴京鲈鸭”,“熏蒸猪耳”,“黄酒猪肝”,“宫廷萝卜”,“麻辣鸡丝”,“冻角鲜虾”等等,这些乃是汴京城达官新贵之人招待宾朋的常用菜系,可是作为西夏人李昌吉哪里见过这等色香俱全的菜系,李昌吉虽然是西夏皇族,吃穿不愁,可惜大多数时刻,也只能喝马奶,啃牛羊肉,见到如此美不胜收的满桌精味,便也目瞪口呆也。

苏轼见李昌吉和梁道如此诧异,自是了然,西夏人没见过世面吗!苏轼指着上来的第一盘菜对李昌吉和梁道说,“二位使者,请尝这‘汴京鲈鸭’此乃汴京城特有菜肴,乃是用汴京城南霸王水道散养鸭,据说此鸭不食粮食水草,而是专逮这河中细小的鲈鱼吞食,其肉质即有鸭肉之紧实,又有鲈鱼之滑嫩”,当然这个是吹捧,或者是胡扯。

李昌吉和梁道拿起并不十分熟练的筷子轻轻夹了一块汴京鲈鸭食之。

食毕,梁道先说“此鸭肉确实细腻,虽然鸭丝绵长,但是细嚼之下,又有百般滋味,不像牛羊肉那般硬食。”

李昌吉细嚼此鸭,虽然滋味百全,但他觉得并无十分异状,只是咸味十足。既然苏轼问之,也要说几分赞叹之意“鸭虽无外香(散发的香味),但是细嚼也是滋味无穷,我看乃是一佳,昌吉从兴庆府而来,能食得此味也算是人生无穷!”

苏轼道了声“哈哈”。

李昌吉急忙示意众人,“你别光我吃呀,大家同举杯,大家同举筷呀!”

众人还在客气之间不敢举筷。苏轼则先行举筷,众人方才随之举筷。于是舱间有人大快朵颐,有人细嚼慢咽,众相百生。

黄庭坚又介绍第二道菜“熏蒸猪儿”,黄庭坚用筷子指着熏蒸猪耳道“夏使,请看这色泽鲜润的猪耳。众乃皆知,猪儿薄而肥大,为片状,中有软骨而两侧为薄肉,先饲酱汁并辅以大料蒸煮,待煮熟红润,其时松软,入口即化,味乃不久,需再用炭火熏烤,榨干其中水分,此时便可取出切丝,或湛料,或清食,有一种爵而不化,脆香满溢之感,观之心舒,食之胃舒,真是美味哉!”

顺着黄庭坚的指引李昌吉和梁道纷纷指筷先行,夹那么两三丝送入口中,爵那么些许片刻后,李昌吉即道“果然如鲁直所言,此猪儿更有爵劲,其劲道比起我大夏国的‘炖牛筋’也不逊色几分,但其味道却远胜我国的‘炖牛筋’,难怪需要水煮和烟熏火烤。”梁道也应声说道“此物非凡,有滋有味,真乃好物也。”

接着是李格非来介绍这第三道菜“黄酒猪肝”,李格非指着这“黄酒猪肝”对二位夏使道“二位,请看这到菜,名唤着‘黄酒猪肝’,请看其色泽,片肉之间鲜红,如若刚煮得七八分熟一般,但其实已然熟透几回,之所以鲜红,实乃黄酒所致,酒浸入肝,淋而又出,炯烩丝瓤,‘黄酒猪肝’与苏子所创立‘东坡肉’做法极为相似,都是用黄酒作为主料,先腌制几天,待酒香入味,便再蒸煮,期间不停的加入黄酒,以添其酒色,这红润之色,乃是酒色也。食之即如同饮酒,如若食完此菜,再驾马西行,则谓之‘酒驾’或谓之‘醉驾’,此时人皆在云中雾中,不能所以,即忘生死,也可顷刻登仙。真乃是妙不可言也!”

李昌吉急忙道“哦,真有此物,那我且尝尝”于是夏使迫不及待的夹起两片猪肝,送入口中,咀嚼片刻后,李昌吉急忙笑意满面的道“‘黄酒猪肝’真如文叔所言,黄酒味浓,酒香溢满,猪肝本为凡物,配上黄酒,则瞬间成为神仙不得的美味,可惜我夏地没有猪,只有牛羊和马,不知用牛和羊的肝是否能做出此物来。”

众人听之,有的窃笑,有的大笑,皆以为李昌吉乃玩笑也。不过也是,羊肝味重,牛肝滋苦,若能做出如猪肝如此之味来确实不是容易的事儿。

接着秦观又来介绍第四道菜“宫廷萝卜”……

晁补之介绍第五道菜……

就这样一一介绍完毕,人儿也顺势到了一圈的末尾二人,乃是唐国昌和晏秋。

李昌吉望着唐国昌道“唐将军虽为军旅之人,但对菜系也应是方寸皆知,昌吉感怀,曾与唐将军生死莫逆,不如就此一杯聊表敬意。”说完便一饮而尽,而后又对众人道“今日如此之美味,真是让汝等宋人破费!”

唐国昌也急忙举杯相迎,“夏使敬我乃是折煞我也,吾只乃是一个区区前锋武翼郎不值夏使如此敬重!”

苏轼便道“唉,此间行酒,无所谓敬之,大家皆是同僚好友,就算天涯故知,不用太过注意分寸。”

李昌吉和唐国昌纷纷听苏子言,不作半分推辞与生分。

但是李昌吉啊,还是经不住目光的顺势,于是转到了晏秋身上,“此乃晏将军也,虽然吾等刚入城时就见过将军,但其实晏将军大名早有耳闻,尤其是在我夏国,晏公同叔(晏殊,字同叔)乃为我大夏国之良友高朋也,故而晏将军与我也好似相识半生,晏将军与我夏人心目中的晏公真乃十分相似。来来来,吾与汝可要再饮一杯。”

晏秋尴尬为之一笑,便顺势举杯一饮而尽,算是应了李昌吉之邀。不过遥想当年,晏公晏殊确实是雄才大略,只带十余骑便直入得西夏王城,还顺势成为夏国国主李谅祚的老师,给宋夏两国带来了至少二十年的和平,如今斯人不在,两国骄兵四起,真乃慨叹时光之不复。再看当今的晏秋,风华不在,朝中更无依靠,只乃领区区右军武直郎,岂不是让人感慨吗?所以晏秋尴尬的一笑也是事出有然,毕竟无法再靠父主荣光的他却总被人以为他在靠他的父主的荣光。晏秋只能尴尬的回应道,“主父荣光,秋乃从未复也!真是愧对先人”而后又饮一大碗酒,算是对世事不满的反应。

李昌吉急忙道“不不不,我看将军气势更比晏公伟大,将来必定为我夏宋两国谋得安宁。”

晏秋辞曰“夏使还是莫要取笑我也!我只乃是大宋区区四阶草官,不通文略,更不通兵法与治国之道,难成大志之人!”

苏轼责备晏秋道“晏公子莫要妄自菲薄,世人皆有出世的机会,何况你乎哉!你拥大好前程却不善经营,如若能潜心潜行,必然也是如有神助。”

晏秋内心对苏轼这样的话其实并不感冒,因为这话听上去很有道理,其实是屁话,苏轼总在大义上教育晏秋,却从来没有像对待黄庭坚,李格非,秦观那样细致入微的教习。但是既然苏轼说了,晏秋当然也不能装着听不见,遂回复苏轼道“苏子所言,秋乃谨记在心,必定潜心研究经史文略,以期未来能大展宏图于天下(停顿)和西夏。”

李昌吉听到晏秋说“西夏”二字,便知自己与晏秋之间有戏,遂急忙道“晏公子为我西夏可是操碎了心也,前者悉心照看我国青山王,余乃感激涕零,今若能再能为两国通达交易,必善功大也!”

武当翠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
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
关于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卫宏从特殊部队退役,归家靠海吃海!什么?出海靠运气?看老天爷赏口饭吃?卫宏:我有‘实时渔讯’虚拟屏幕,海底什么情况都一清二楚!什么?实时渔讯还能升级?卫宏:不仅能升级,还
红烧茄子02
独孤行天下
独孤行天下
关于独孤行天下:少年姓独,名孤行,人龙混血,爹娘早逝。因双亲的爱情为禁忌之爱,早年一家被圣人所追杀,而年幼的少年因双亲的藏匿,得以幸存。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快被饿死的少年被少女李咏梅所救,从此以后,
水果药丸
田园小吃货:怀着包子去致富
田园小吃货:怀着包子去致富
沈竹不仅穿越了,还怀孕了!什么?这家里的人食不果腹还有极品亲戚打秋风?幸好,身边的男人一路陪着护着,可谁知男人摇身一变,变成了当朝举足轻重的尚书。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沈竹觉得还是保命要紧。婆婆要给自家
檀月
凤倾天下
凤倾天下
赵月,重生成穷村孤女。秦霜,始朝第一太子,助父灭七国,一统天下。世人皆知公子得天下,德苍生,却不知在他身后,一双素手掌控天下命脉。男人征服天下,而她只需要征服男人。殊不知,动情乱性……◎兰池宫,厮杀血
苏苏
侯门主母不被爱!重生干翻所有人
侯门主母不被爱!重生干翻所有人
前世夫君假死逃婚,婆婆欺骗,她独守空房,抚养他和小三的儿子,在养子封王的那一夜,这群人也却说她霸占了主母之位,将其残忍杀死!重生一世,她回到了收养养子的那一天,这一世她不再卑微,不再愚孝,她变卖婆家的
一扇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