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9章 朔风万里征人还,凭君封侯间(2)
约莫正在此时分,唐迁和李易安从那街头回来,远远望去正是那人间少年景致,唐迁在左,易安在右。这晚霞晕红,映着这李府门口的四人,唐迁和李易安且知另外三人为谁,却不知第四人是谁(因唐国昌穿的是宋军的布衣),待他们走近才发现那是唐国昌,唐迁急不可待的喊出了一声“爹爹,”瞬间又是哭了起来,这是许久不见之后又见到欣喜的泪水,唐迁不及放下所有,冲上去抱住唐国昌,久久你不愿放开。也许男儿之间用不着那多矫情,但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无论何时,其表达方式总是耐人寻味的。唐迁放手后,那个本应该是买给唐夫人的柑橘却从唐迁的手中滑落,一直滚到李易安的脚下。李易安急忙捡起那个柑橘,送给唐夫人道“唐叔母,这是唐迁哥哥给你买的柑橘。”
那唐夫人接过柑橘道了谢。李易安一手拿着一个自己的柑橘走向李格非面前时,却被李格非使了个颜色,李易安瞬间就明白李格非的意思,随即跑到唐国昌面前送出自己的一个柑橘“唐叔父,这个也是迁哥哥买的。”一时间这李府门前你推我让柑橘的事情便在这夕阳中上演,却正是一派祥和的景象。
李格非道“国昌贤弟,这是我新买的宅院,尚未收拾干净,不嫌弃今晚就住这里吧。”
唐国昌笑曰,“哪里敢嫌弃,唐某在汴京城尚无家业,能有这一尺见方的居所得以安生,乃是上天的荫佑,更应当感谢文叔兄从来不嫌弃我等穷困潦倒才是。”
李格非谦虚道“唉!国昌贤弟你说的那里的话,想我家老小在历城也得贤弟之照料,今次何分彼此呀!”说完即命下人打扫一间上房给唐国昌一家居住,便说道“今日贤弟回到汴京,与唐夫人和唐迁自有万般话语要说。我等就不打扰了。明日吾等自当一醉方休以叙曾今的别离情愫。”
唐国昌应允道“文叔兄,我家老小多得你照顾,这酒肯定的少不了的,却待明日。”
李格非一家和唐国昌一家此夜就在这还未收拾停当的李府暂居。那唐国昌一家自然有千般莺语要说,暂且不提。
李格非一家在这夜灯之下,相视的你来我往,也有许多言语。
李易安进门后对王甄儿说道“娘亲,这是我给你买的柑橘,李易安顺手就递过那个柑橘。”
王甄儿捏着这一个浑圆明黄的柑橘,在手中掂量着说道“我儿真是乖,还记得给为娘买东西,只是一个柑橘却何以食之?”
李易安看着王甄儿手中的柑橘满脸委屈道“娘亲,我本来就没多少钱,况且我已经给一个给唐叔父了。”
王甄儿看着有点不高兴的李易安道“安儿,为娘没有怪罪于你,只是和你开了个玩笑罢了,学会分享很重要,你的唐叔父今日突然归来,我们自然也是诧外,因此多付出一些也好。”
李易安冷静的点了点头。
王甄儿又道“既然吾等只有一个柑橘也应该分食,说完即掰开金黄的橘子皮,然后分一瓣给李迒,依次的给李易安和李格非等。”分橘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后有文道“樽前柑橘可为奴”就是因念及此事而写的文章。若是仅仅只有分橘之事可以教导这个姑娘,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除此之外,还有那万臧典故。
李格非爵着这甜滋滋的柑橘对李易安道“我儿,今日汴京城游玩打闹,可有什么新鲜趣事,且叙述一番。”
李易安道“我和唐迁哥哥沿着朱雀大街往东走,而后又往南,来到一处叫大相国寺的地方,在哪里有好多好玩好吃的,比历城的东街不知道大多少倍,真是乐乎哉乐哉!”
李格非对李易安道“既然你觉得如此乐哉,何不嘱文以记之,以备日后所阅。”
李易安此时有点不乐道“嘱文记之,今日正晚,安儿想早早入睡。”
李格非刚想阻止,李易安就跑的无影踪了。李格非只得转面对王甄儿讲,“你看看这安儿,一来到汴京便乐的不成体统,看来这汴京繁华确实诱人!”
王甄儿却笑道“少小的娃儿,你道她能怎样?且还是让她玩耍则罢,莫要逆了她的天性。”
李格非冷冷的说道“我让她嘱文以记之,也是想让她在文中多描摹些快乐,日后再阅之,也好有翩番好记。若是像我等今日这样,嘱文皆是满目的哀愁。可叹可悲否?”
王甄儿则道“君之所言,倒也在理,过会我且让她写一篇文记之。”
于是夜幕即已来临,这人间即已经灰暗,然而这汴京城却变得灯火明亮。
自打入得汴京之后,这李府之中,王甄儿处事就处处占于上风,李格非不仅在家里无可言语,最主要的是朝中亦无言语之地,顿感失落。
第二日清晨天尚微微亮,李府即有动静,唐国昌和李格非早早洗漱则罢以准备这一日的朝会。今日既是吕惠卿等人还朝复命之机,也是李格非从历城归来第一次上朝,这二人都皆细心的准备。对于唐国昌而言,距离他上一次为朝官已经过去二十年哉,个中景象都皆生疏,要知道半年前入朝只是作为苏轼的幕僚,并无半点官中职事,而这一次却为名满汴京的将军,国家英雄,所以内心别提有多激动了。可是由于远道而来又时光仓促竟然没有官服,只得找李格非借一身官服,穿的却有点紧身。李格非身高七尺五寸,而唐国昌身高却有八尺二分,这衣服确实是有点不合身呀,不过好在宋人的衣服大多宽松,唐国昌穿得还凑合,不然这么紧张的时间,到哪里去做一身官服去。
就这样二人同时并驾,共乘车马,准备出发。正待车夫前行,王甄儿叫住李格非道“官人且慢行,这是昨日晚间我让易安所写的记事文章,且先拿着,待路上有时间慢慢查阅。”
李格非回头看见王甄儿拿出一个装饰精美的书札,不由自主的伸手接洽,但是嘴上却还是十分的不耐烦“都什么时候,为夫正要入宫城议事,这书札留着等我回来再看。”这是口不由心,还是心不由口就接过了书札,顺手藏在宽袖之中。
车马一阵颠簸之后,李格非拿出书札,却待查看,却听唐国昌来说话“文叔兄呀,此次昌远行赴关,家中老少多得你的照料啊!”说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李格非捏着书札还未看得一个字,便跟唐国昌答话,不经意的就又收起书札放入宽袖,便来搭话,道“你我相识已久,何分彼此呀!照顾弟妹乃是我分内之事,我妻甄儿与唐夫人情同姐妹,二人平时即是无话不谈,我怎能放之不管。况且国昌贤弟入军,也是我之过失。我至今仍然感愧在心,若是国昌贤弟在军中有所不测,我愧对唐夫人和迁儿呀!”
唐国昌急忙阻道“唉,文叔兄言重了啊!我入军中,是乃高公绘所为,这本是私人恩怨,却引得众人担忧,不过这一次随大军西去,也是因祸得福,与我并无坏处,更得到吕公(吕惠卿)的赏识,过错罪责便也烟消云散了也!”
李格非笑道“是呀,幸好国昌贤弟能全身而退,否则真不知道怎么向唐夫人交代。要知道你编入左先锋营,十有八九都是无命得还,真是让人担心啊!”
唐国昌大义的笑道“为国尽忠,本是分内之事,何分高低贵贱安全危险,如今却不也算是建功立业了吗。可是昨日我听说夫人说你久居历城,误了官事,已被官家撤了职,今只为朝散郎,可谓是造化弄人,莫非是受唐某牵累?”
虽然事实确实如此,但是李格非哪里能如此直言,还是矢口否认“非也,个中缘由,真是一言难尽。总之国昌贤弟切莫要更多介怀,吾之官事,皆与你无干。”
说着说着这马车就来到宫门之外,二人下得马车,步行去往宣德殿。此时路上已有许多文臣武将同来,大多也是照面微笑却不多言语。
不过远处而来的却是高骠,高公绘和高公纪,那高公绘见道唐国昌,内心的怒火平生。但是众人皆是解杖入殿,高公绘年迈,且在孔武有力的唐国昌面前不敢作为,所以只能借势恶狠狠的瞪着唐国昌。唐国昌和李格非为避免与其冲突,故意放慢脚步,让其先行入殿,高骠远远的,虽未言语,但还是向唐国昌抛眼示意。
唐国昌和李格非来到殿外,然而卫兵却拦住了他两,并不客气的对李格非说道“李大人,朝中闲散人员未得官家召见,不得入殿议事。”
李格非十分的诧异,没想到这么严重,随即即对卫兵说各种好话,并且各种套近乎,但是那个卫兵不为所动,并说道“大人,吾等皇城卫队专门保护皇家产业及皇城内外的一切安全。你未有官令,不得入内,这是自太祖爷定下的铁律(其实并没有这个铁律,完全是卫兵瞎说的)”。
李格非有点怒气道,“那他为什么可以进?”,手指着唐国昌。
武当翠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