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2章 焚尽千窑雪 ·不渡万古尘
\"是总攻信号!\"
她扯断颈间陶珠掷向火药瓮,迸发的烈焰中,二十年来父亲在陶轮前佝偻的背影与眼前火海重叠。
陆云袖的绣春刀斩断最后桅杆时,她终于读懂父亲熔剑前刻在陶模上的遗言:
\"烈火焚尽千窑雪,清风不渡万古尘。\"
寅时的海风卷着盐粒扑在窗棂上,沈知意就着残烛细看琉球硫磺的成色。瓷碟中的碎盐经茶水化开,竟在碗底析出磁州窑釉料特有的靛蓝结晶。
\"这不是寻常的硝石。\"
她将瓷碟推向陆云袖,\"嘉靖八年工部改良盐法,允许用磁州窑陶瓮替代木箱运盐,怕是那时就在瓮底夹层动了手脚。\"
女锦衣卫的刀尖挑起块盐渣,火光下隐约可见\"宣府\"二字的水印:\"严党在九边军盐里掺硫磺,遇潮湿则自燃——他们是要烧尽边关粮草。\"
更漏声里忽然混入陶器碎裂之音。
沈知意吹熄烛火推开北窗,望见两辆运水车正往盐仓西北角驶去。
车辙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糖霜光泽,与三江口崩解的漕船残骸如出一辙。
\"追!\"
两人尾随至晒盐场旧址时,运水车突然拐进废弃的陶窑。
陆云袖的绣春刀刚出鞘,窑内骤然亮起的火光中传出拉胚声——竟是磁州窑特有的三沉三浮手法。
沈知意按住刀背:\"家父独创的揉泥术\"
窑口垂下的苇帘忽被掀开,佝偻老匠人捧着的陶瓮里,赫然泡着发霉的军盐。
瓮底釉料在火光中显出水波纹,正是嘉靖五年黄河决堤前工部颁发的\"治河旌表\"图案。
\"沈姑娘来迟了。\"
老匠人义眼泛着陶釉冷光,\"戌时三刻,往大同的渡盐车已过曹娥江。\"
陆云袖的刀锋已抵住他咽喉:\"你是诏狱逃犯崔呈秀!嘉靖五年黄河案\"
\"陆大人不妨看看这个。\"
崔呈秀枯指叩响陶瓮,瓮身应声裂开,露出内壁密密麻麻的刻痕。
全是五年前溺亡河工的名字。
沈知意抚过某个带血指印的刻痕:\"当夜溃堤时,你带着河工在磁州窑第七孔窑\"
\"烧的是工部贪墨的罪证!\"
崔呈秀突然扯开衣襟,胸口的烙伤与周柏年如出一辙,\"你爹熔剑那夜,第七孔窑烧的根本不是贡瓷,而是三千河工的卖命钱!\"
窑外忽起马嘶声。
陆云袖拽着沈知意滚向陶堆,原先站立处已钉满淬毒的弩箭。
崔呈秀在箭雨中狂笑,咽喉鼓起的毒疮与周柏年死状相同。
\"戌时戌时三刻\"垂死的嘶吼混着陶瓮碎裂声,\"看潮信\"
沈知意掰开他紧握的左手,掌心躺着枚磁州窑陶哨,吹口处沾着辽东才有的松脂。
\"去海塘!\"
卯时的镇海楼浸在咸雾里,沈知意摸着石柱上的冰裂纹刻痕,忽然想起父亲督造此楼时用的磁州窑陶钉。当年验收账册里\"陶钉三千\"的记载,此刻在晨光中显出蹊跷——石柱间隙根本容不下三千之数。
\"陆大人看这里!\"
她引着陆云袖转到楼基背阴处,青苔覆盖的砖缝间露出半截陶钉。钉帽上的缠枝莲纹,与三江口沉船遗留的碎瓷片如出一辙。
\"这不是陶钉。\"陆云袖用刀尖挑开苔藓,\"是磁州窑特制的陶制钥匙!\"
沈知意将三枚陶哨按不同方位插入砖缝,楼基突然传来机栝转动的闷响。裂开的暗门内,二十口贴着工布封条的陶瓮正在潮气中渗出水珠。
\"是往大同运的毒盐!\"她劈开瓮口,却发现内层釉料正在融化,\"不好,硫磺遇潮\"
爆炸的气浪将两人掀出暗室。沈知意挣扎着爬起时,望见燃烧的陶瓮碎片上,赫然浮现出磁州窑匠户独有的计数符号——与父亲账册中的暗码相同。
\"陆大人!这些硫磺盐要运往九边四十九处军仓!\"
女锦衣卫的鸣镝箭已射向烽燧台。晨雾中亮起三道狼烟,却非官制燃料的青烟,而是掺了磁州窑釉料的靛蓝色。
\"严党连烽燧信号都换了!\"沈知意扯下半幅燃烧的衣襟,\"必须赶在午时前截住\"
强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