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5章 十八年的行李箱和那根会勒人的鞋带
2021年3月的麻城派出所飘着细雨,瓷砖地面映着报案人小英磨破的鞋跟。她老公王大力攥着户口本,手指把封皮搓出毛边,像在搓揉十八年的光阴。“同志,我们妹妹失踪十八年了。”小英的围巾绞成麻花,“当年以为她赌气不回家,现在看你们重启积案……”
值班老民警老李推了推眼镜,镜片上的反光让小英打了个寒颤。“失踪十八年才报案?”他翻着登记本,钢笔尖在“2003年”三个字上戳出墨点,“你们家是觉得她在外面修炼成仙女了?”王大力赔笑:“主要小梅脾气暴,当年跟家里吵架出去打工,我们想着年轻人嘛,总得撞南墙才回头……”话没说完就被老李打断:“2003年12月龟山那起行李箱女尸案记得吗?死者穿的衣服在麻城可没几个人敢穿——低胸小皮衣,裤脚还镶水钻,跟 disco 皇后似的。”
小英突然抓住老李的手腕:“我妹在发廊上班!就爱穿亮闪闪的衣服!”老李的笔尖在“身高165米”“右耳后有颗痣”上画圈,这些特征像十八年前埋下的线头,此刻正慢慢扯开积灰的卷宗。他记得那年冬天,行李箱卡在龟山的山沟里,箱子锁扣崩开半寸,露出半截染着指甲油的手指,指甲缝里卡着亮片,像把星星揉碎了嵌进去。
故事得从2000年的武汉说起。小梅在航空路发廊给人烫卷发,电卷棒在头顶滋滋冒热气,朱某就是这时推门进来的。他穿着皱巴巴的西装,皮鞋沾着工地的灰,却盯着小梅胸前的工牌说:“妹儿,给哥烫个最时髦的头,要让我老婆认不出那种。”后来小梅才知道,他老婆不仅认得出,还能顺着烫头的香味摸到出租屋,把半瓶发胶砸在朱某脑门上。
“你个吃软饭的!”小梅的表姐回忆起2003年夏天,朱某跟着小梅回麻城老家,天天扛着锄头帮老丈人挖红薯,裤腿卷到膝盖,晒成古铜色的小腿比女人还光滑。“那会儿谁不说小朱勤快?结果他老婆带着三个七大姑八大姨杀过来,跟电视剧似的——不对,比电视剧热闹,他老婆揪着他耳朵说‘家里母猪下崽都没你会装’,当场把人拖上中巴车,朱某的拖鞋都跑飞了一只。”
谁也没想到,三个月后小梅又把朱某从浙江拽回武汉。这次租住在汉口火车站旁的城中村,楼道里永远飘着热干面的酸腐味。朱某白天开摩的,晚上帮小梅给客人编脏辫,手指在假发间穿梭,像在编织两个人见不得光的未来。“她总说我没本事,”朱某后来在审讯室盯着墙上的监控,喉结滚动,“连离婚都办不成,法院说我老婆哺乳期,不让离。”
2003年7月28日那晚的月亮特别亮,照亮了出租屋墙面上的裂痕。小梅刚给客人做完离子烫,头发上还沾着药水味,一进门就把包甩在朱某脸上:“今晚必须把离婚协议书签了,不然我去你老家闹,让全村人知道你养小三!”她边洗澡边骂,热水顺着塑料布搭的浴帘流到地上,形成一个个小水洼,映着她晃动的脚踝。
朱某数着墙上的钉子。这是他第13次听小梅骂“没出息”,第8次威胁去老家闹事,第5次提到“离婚”。钉子是他上周钉的,用来挂摩的头盔,此刻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小梅涂了黑色指甲油的指甲。浴帘突然被掀开,小梅裹着浴巾站在水汽里:“聋了?没听见我说话?”她的头发滴着水,滴在朱某刚洗干净的t恤上,像朵开败的花。
“鞋带在门后挂着。”朱某后来供述时,手指无意识地绕着审讯椅的钢管,“那是她买的,说配我的皮鞋好看。”鞋带是黑色帆布材质,带着白色条纹,此刻正躺在门后,被小梅的高跟鞋踩出褶皱。当朱某把鞋带绕上小梅脖子时,她的指甲划过他的手腕,留下三道血痕,像在给他盖最后一个印章。
最滑稽的是抛尸那天。朱某在汉正街花80块买了个行李箱,老板拍着箱子说:“结实得很,装两头猪都没问题。”他拖着箱子过马路时,出租车司机摇下车窗:“大哥,你这箱子里装的是黄金还是尸体啊?”朱某没敢抬头,后视镜里看见自己惨白的脸,像贴了张过期的面膜。
龟山的山沟比地图上陡得多,行李箱卡在树杈上,朱某踹了七脚才让它滚下去。山风卷起他的衣角,他听见箱子撞击石头的声音,像在敲开十八年的时光。后来他跟表姐说去安徽找小梅,转身就坐上去浙江的大巴,裤兜里还揣着小梅的口红,外壳印着“烈焰红唇”四个金字,此刻正在他大腿上硌出红印,像道永远褪不去的伤疤。
回到浙江的朱某过上了“正常生活”,帮老婆养猪,给儿子辅导作业,每天睡前跪在搓衣板上听老婆骂“死鬼”。但每个雨夜,他都会梦见那只行李箱,梦见箱子锁扣崩开的瞬间,小梅的指甲缝里还嵌着他买的亮片——哦不,是她自己买的,她总说男人买的亮片不够闪。
2021年3月的dna比对结果出来时,老李正在食堂啃馒头。电话那头说“吻合”,他差点把馒头塞进鼻孔。档案室的旧卷宗被阳光晒出霉味,当年的现场照片里,行李箱拉链上挂着半根鞋带,正是朱某2003年买的那款,白色条纹已经泛黄,像道被岁月冲淡的勒痕。
审讯室里,朱某盯着老李胸前的警号,突然笑了:“那鞋带质量真好,十八年都没断。”老李没接话,看着笔录上“机械性窒息”几个字,想起小英说小梅小时候总抢她的糖,想起档案里那张时髦的皮衣照片,想起龟山的山沟在春天会开满映山红,红得像当年行李箱里渗出来的血迹。
结案那天,小英在派出所门口哭成泪人。王大力拍着她的背:“别哭了,总算给小梅讨回公道了。”老李路过时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2003年12月5日,龟山的积雪刚化,第一个发现行李箱的村民说,箱子旁边有株野梅开了,红得特别扎眼。”
十八年的光阴,在卷宗合上的瞬间发出轻响。朱某的鞋带还躺在物证袋里,帆布纤维间卡着细小的血迹,像段没说完的独白。而小梅,那个爱穿亮片衣服的发廊妹,终于在十八年后,从行李箱里走了出来,走进麻城公墓的新碑下,旁边种着她最喜欢的映山红——这次,再也没人骂她任性,没人说她脾气暴,只有春风拂过墓碑,替她补上那句没说完的“我愿意”。
至于那只行李箱,此刻正躺在物证室的角落,锁扣永远崩开半寸,像在等待下一个解开它的人。而朱某,每天在看守所数着墙上的砖缝,第13块砖上有个小坑,像极了小梅当年指甲留下的印子。有些故事,总要等时光把褶皱烫平,才能看见里面藏着的,那些关于爱、恨、懦弱与疯狂的,细小却锋利的,亮片。
统帅心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