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04章 清除隐患
“开阳……”
魏望舒轻声呼唤着,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当她走近一些,终于看清楚了那个身影,果然是她的弟弟魏开阳。
他正坐在墓碑底下,双眼无神地凝视着前方,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
魏望舒看到他这副模样,心中一阵剧痛,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拧了一下。
她加快脚步,踩着泥泞的道路,快步走到魏开阳身边,然后毫不犹豫地将他紧紧拥入怀中。
“你这孩子,这么晚了怎么不知道回家呢?你知不知道娘和我有多担心你啊!”
魏望舒的语气中充满了焦急和责备,但更多的还是对弟弟的心疼。
魏开阳缓缓地抬起头,眼神迷茫而空洞,他痴痴地看着魏望舒,过了好一会儿才如梦初醒般地回应道:
“姐姐……”
魏望舒将弟弟抱得更紧了些,感受着他身体的颤抖,心中愈发难受。
她轻声安慰道:“好了,开阳,别伤心了。有姐姐在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魏开阳的头抵在魏望舒的肩膀上,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他的声音充满了悲戚:
“姐姐,对不起,但是……她死了,我真的好难过……”
魏望舒听着弟弟的哭诉,也不禁眼眶湿润。
她知道魏开阳口中的“她”指的是谁,虽然她并不了解他们之间的具体故事,但从弟弟如此悲痛的反应来看,关霖霖对他一定非常重要。
见魏开阳这副伤心欲绝的样子,魏望舒实在不忍心再责备他,只是用手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希望能给他一些安慰。
魏开阳在姐姐的怀里哭得越来越厉害,几乎泣不成声。
在回家的路上,魏望舒耐心地听着魏开阳讲述他和关霖霖相识的经过。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关霖霖家被灭门,阴阳两隔。
她和君清夜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目光交汇,仿佛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恐惧和后怕。
尽管他们已经小心翼翼地防备着,魏开阳和关霖霖认识的各种可能的情况,但最终还是无法避免地让两人相识。
魏望舒心中涌起一股庆幸之情,她暗自庆幸自己当初坚决要参与关家的事情。
如果不是她的坚持,林逸云恐怕早已得逞,关家的案子也会被秦王龙行湖轻易地压下去。
而魏开阳,就会像前世那样,固执地咬住这个案子不放,最终被秦王龙行湖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定罪,当街被拖进府里,遭受残酷的折磨直至死亡。
想到这里,魏望舒不禁打了个寒颤,她不敢想象如果事情真的发展成那样,她会有多么的痛苦和悔恨。
幸好,现在还有机会可以改变这一切,她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让悲剧再次发生。
三更时分,万籁俱寂,夜色如墨,浓得仿佛化不开一般,恰似秦王龙行湖那紧皱的眉头。
秦王府内,灯火通明,但气氛却异常压抑。
下人们都低着头,抿着嘴,像鹌鹑一样,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引起秦王殿下的注意。
因为今天的秦王殿下,脾气格外暴躁,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来一顿责罚。
秦王龙行湖端坐在堂上,他的身后站着一名侍女,正卖力地揉捏着他的肩膀。
侍女的动作轻柔而谨慎,连呼吸都不敢太重,生怕打扰到秦王殿下。
然而,尽管侍女如此小心翼翼,秦王龙行湖的眉头却依旧紧紧皱着,双目紧闭,一脸戾气。
谢将时和宥连竹分坐在下首,两人的身体都绷得紧紧的,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们静静地等待着秦王龙行湖开口问话,心中忐忑不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漫长的沉默之后,秦王龙行湖缓缓睁开了那双凌厉的眸子,目光如刀,冷冷地扫过谢将时和宥连竹,然后用一种冷冰冰的声音问道:
“此事,该如何补救?”
谢将时闻言,迅速看了一眼宥连竹,然后又垂下了头,并没有立刻回答。
他心里很清楚,出谋划策并不是自己所擅长的,这种时候还是让宥连竹来应对比较合适。
宥连竹缓缓地抬起头,他的目光与秦王龙行湖交汇,心中已然明了对方所言正是关于皇上寿礼之事。
“王爷,眼下距离皇上的寿辰仅余短短十二日,而关府灭门之事又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如此一来,短期内王爷恐怕难以如愿取得那传说中的天外陨石了。”
宥连竹的声音低沉而凝重,透露出一丝无奈。
秦王龙行湖眉头微皱,他对天外陨石的计划原本信心满满,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这份独特的寿礼能给皇上带来惊喜。
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计划被打乱,这让他心中有些不悦。
“另做打算?”
秦王龙行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他对天外陨石的方案本是极为满意的,根本未曾想过要准备备用方案。
毕竟,这可是他精心策划的一份厚礼,如今却被长公主龙玉鸾横插一脚,将事情搅得一团糟。
秦王龙行湖的脸色愈发阴沉,他冷冷地看着宥连竹和谢将时,追问道:
“你们可有其他更好的主意?”
宥连竹与谢将时对视一眼,彼此的眼眸中都流露出一丝苦涩。
时间紧迫,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出一个能与天外陨石相媲美的替代品,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见两人沉默不语,秦王龙行湖缓缓地合上双眼,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恼怒:
“想当年,驸马竟敢背弃本王,如此不忠不义之人,本王岂能留他性命!”
“本王亲手将他斩杀,也算是让他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只是,为了不让他在黄泉路上太过孤寂,本王还特意将他的女儿一并送了过去。如今想来,倒是时候让他们一家三口团聚了!”
宥连竹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震惊,他急忙站起身来,劝阻道:
“王爷息怒啊!关家之事尚未平息,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如果王爷此时对长公主贸然出手,那报复之意未免太过明显。”
“本来,王爷在关家之事上就已被人怀疑,若再如此冲动行事,岂不是不打自招?还望王爷三思而后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