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9章 煤炭之争
天气渐渐转冷,冬茬的麦子已经种下,天地都变得寂静下来。
百姓们也停下了一整年的忙碌,开始修身养性。
朱雀大街作为京城最核心的街道,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
唐震在北地取胜,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但这件事和绝大多数的百姓无关。
要说如今城中街头巷尾,最常见的话题,就是那位从陛下手里要走了一座山,要治理流民的苏公子。
两个月前,苏公子当过一次朱雀大街上最靓的仔,但那一次和许多百姓无关,他们并不清楚筹措到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军费,代表着什么,只知道有位公子哥卖一种叫皇家宝券的东西,大赚了一笔。
而这一次,那位苏公子再次出手,要卖的东西却从皇家宝券变成了煤炭。
西山。
大批的流民已经被调动过来。
钱有才远远望着那些热火朝天的流民,心中越发断定,自己的判断绝对没有出错。
不久前,他一口气掏出十万两银子,买入了西山煤行的股票,但在那之后,就有许多传言开始散播。
有人说,苏羽这只是借机敛财,根本不可能赚得到钱。
也有人说,苏羽至少侥幸成功,这次飘飘然了,敢买西山煤行的股票只能打水漂。
关于苏羽的负面评论满天飞,所有买了西山煤行股票的,无论是商人还是那些世家,心里都是七上八下。
其中的核心因素都围绕着同一件事。
苏羽想卖煤,但傻子都知道煤和木炭不一样,烧起来是有毒的。
之后,此前曾卖粮食给军营的钱有才突然从京城一位好友口中得到消息,说是西山正在大批求购粮食,而且是现货现款。
钱有才立马就前来报道,因为他手中还有许多从江南运来的粮食,也联系了不少江南的粮商。
之后他发现,西山压根儿不像一棍子买卖,那些被招募来的流民来到西山后,三分之二的人被拉到了山上去,据说已经开始挖煤,还有三分之一的人留在山脚,开始修建房屋。
而且修建的规模并不小,除了人住的地方外,还有配套的学堂、医馆等等。
虽然从那些流民口中得知,这些房子他们也不是白住的,还得花钱买,他们每天干活都有工钱,但会扣除一部分作为买房子的资金。
但钱有才算过了,就算去掉百姓们买房子的钱,西山也得再砸五十万才能盖起这一片房屋。
他能肯定,那位西山背后的苏公子肯定是认真想做事的,至于人们口中所说的,西山要卖煤,而且煤根本不能用,钱有才觉得这不是问题。
苏公子又不是傻子,难道不知道煤不能烧吗,他还是要卖煤,说明他肯定有办法解决。
但苏公子一直不表态,肯定另有目的,这种时候,越是坚定站在苏公子身边的人,日后的收益越大。
想到这里,钱有才觉得心情大好。
就是不知道如今城中流言四起,苏公子到时候会怎么翻盘。
难道他已经有隐藏的后手了?
当然有了。
朱雀大街上。
郑氏炭铺门口,一群穿着崭新衣衫的小厮正忙碌着招揽客人,这些都是郑若之从城外招来的流民。
“这位大爷,您快过来看看,我们郑氏炭行这上好的木炭,一斤只要二十蚊了啊。”
“这还贵?如今城中谁家的木炭不得卖到三十文一斤?”
“你说对面的西山煤行只要十文钱一斤?开什么玩笑,他那是煤炭,烧了会起烟的。等会儿,你怎么知道他们家的煤炭十文一斤?”
被小厮拉着聊了半天的老头儿不耐烦的甩甩手:“说了不买,你这人怎么这么多事?”
那小厮却心不在焉,直接甩开老头往回跑去,匆匆赶到柜台旁。
其实郑氏炭行的确来了不少生意,当然其实没赚到钱,因为郑若之为了抢顾客,把木炭的价格压的跟成本价差不多。
如今郑氏炭行每天要送出去的木炭就有上百斤,而且势头还在不断猛涨。
郑若之只感觉心情大好,已经开始想着等苏羽的西山煤铺开张之后,门可罗雀的样子,到时候自己这边每天都门庭若市,也不知苏羽会是什么表情
正想着,就看到一名小厮匆匆跑来,不由得皱起眉头:“跑什么跑?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老爷,我刚才收到消息,那西山煤行的人似乎暗中也有所行动。”
他将自己刚才和那个老汉的对话说了一遍:“那老汉竟然知晓西山卖煤的价钱,这背后定有蹊跷。
“还有此事?””
郑若之眉头微蹙,面色凝重。
“苏羽莫非明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已经在卖煤了?”
他虽然一副不把苏羽放在眼里的态度,却也不敢当真小看,立马安排人手暗中去调查此事,如果发现苏羽已经开始暗中卖煤,立马得和苏羽抢生意。
这也提醒了郑若之,除了在店里卖炭之外,还可以直接派人去田间地头,把货物送到别人门口。
但他却不知,苏羽早已经派人在京郊各处宣传,之所以选在京郊,也是有门道的。
西山煤行位于京城中,城外的百姓大概不会知道消息,这是最难宣传到的一批用户。
但他们也是最有可能成为苏羽客户的一批人。
能住在城中的百姓,就算日子再怎么困苦,也不会为了日用发愁,木炭就算价格再高些他们也能买得起,在木炭和煤炭面前,他们肯定选择更常用的木炭。
但城外的百姓不同,他们是真的用不起木炭,如果见到比木炭价格便宜大半的煤炭,肯定会想试试。
所以在城中关于西山煤行各种谣言满天飞的时候,苏羽压根儿一点都不着急。
但他不着急,有人却急了。
苏府,苏白正懒洋洋的坐在门口晒太阳,一辆马车在门外停下。
车上下来了个年轻人,正准备去拍门,见到苏白在,绝味有些惊讶,不解道:“苏管事为何坐在这里?”
如今的苏白已经换了身份,不再只是苏家的家丁,还在西山担任了煤炭生产部的主管,有了这层身份,他如今出门在外行走时,腰杆都硬了不少。
一剑开天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