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2章 文武执教
挑选的标准,并非是官阶的高低,也并非是资历深浅。
而是必须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头脑灵活,也愿意接受新事物,并且在之前的演武或整编中,对三三制表现出较高领悟能力或认同感的将领。
齐路和锐字营的几名核心骨干,甚至是被打服后态度转变的许业绍,都被林羽纳入了初步的考察名单。
可仅仅依靠军中将领,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多数是擅长实战指挥,可在理论教学、文化传授方面,基本上就是短板了。
林羽则需要另一类人才。
文人。
并非是只懂得之乎者也,夸夸其谈的腐儒。
而是真正有学识,有见地,逻辑清晰,最好对于兵法韬略有所涉猎的读书人。
哪怕他们只是落魄的书生。
只要是有真才实学,林羽都愿意破格录用。
他授意李瑶,让听风楼在雍凉境内,秘密寻访符合条件的人才。
同时也放出风声,平西侯府不拘一格,重金招揽各类有识之士,参与讲武堂的建设。
消息一出,应者云集。
有失意多年的老秀才,有怀才不遇的落魄举人,甚至还有几位因战乱避祸于此,略懂算学和地理的杂学之士。
林羽一一进行面试。
他出的题目非常实际。
或是一道简单的算术应用题,考察其逻辑思维。
或是一张粗略的雍州地图,让其分析某处关隘的利弊。
或干脆就某个历史战例,让其阐述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番筛选下来,林羽最终确定了十余名人选。
其中,一位名为苏仪的落魄中年文士,给林羽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苏仪并非是雍凉本地人,据说是从江南流落而来。
其学识渊博,谈吐也不凡,尤其对历代战史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是时运不济,屡试不第。
林羽与他一番长谈,发现其思维开阔,不拘泥于古法,当即决定任命他为讲武堂的兵法教习兼文化总教习。
另一位名为柳宽的老者,则精通算学与堪舆之术,被林羽任命为算术与识图的教官。
就这样,一支由实战将领与有识文人组成的教官团队,初步搭建完成。
在此时代,绝对是惊世骇俗之举。
将泥腿子出身的武夫,与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文士,放在一起共同执教?
传授杀伐之道?
许多人闻所未闻,私下里议论纷纷,觉得平西侯此举太过于荒唐。
林羽却是毫不在意。
他想要的,正是这种碰撞与融合。
以文人的理论知识,去系统化武将的实战经验。
再用武将的实践反馈,去修正文人的纸上谈兵。
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文武兼备,既懂战术又明事理的现代军官。
教官团队初步确定,接下来就是学员的选拔。
平西讲武堂第一期学员招收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雍凉各处军营,甚至扩散到了民间。
与以往任何官学或军队选拔都不同,讲武堂的招生宣传上,明确写着几条颠覆性的标准:
不问出身,无论你是将门之后,还是农家子弟,甚至是曾经的流民,只要是符合条件,皆可报名。
不重资历,无论你是入伍多年的老兵,还是刚刚放下锄头的新卒,只要是潜力足够,皆有机会。
唯才是举,唯忠是用!
抓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