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36章 午间
正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教师休息室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山河轻轻叩响虚掩的房门时,闻到一缕若有若无的茉莉香气,这让他莫名想起大学时代图书馆里那种令人安心的味道。
“请进。”徐书雁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比上午开会时多了几分柔和。
推门而入,李山河看见徐书雁正站在饮水机前泡茶,月白色套装外套已经脱下,露出浅灰色的丝绸衬衫,衬得她脖颈的线条愈发修长。
桌上整齐摆放着一沓文件和两个便当盒。
“食堂的饭菜,希望李书记不嫌弃。”徐书雁没有回头,左手无名指推了推眼镜,“红烧肉是金陵大学的招牌菜。”
李山河注意到她特意把靠窗的位置留给了自己,而她自己面前的那份便当里,红烧肉都被细心地挑到了一边。这个细节让他想起上午周野那杯“不加茶叶”的白开水。
“徐老师对退役军人项目很了解。”李山河翻开她准备的资料,第一页是手写的项目时间线,字迹清秀有力,“当年为什么会中途退出?”
徐书雁的茶杯在唇边顿了顿。阳光穿过玻璃杯,在她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2026年10月,审计组进驻前一周,马国强突然调我去了成人教育学院。”
她放下杯子,杯底与桌面接触时发出轻微的磕碰声,“交接时所有电子档案都被格式化,这些纸质版是我当时私下备份的。”
李山河的指尖停在一张模糊的复印件上。那是马国强批示的经费调拨单,签字日期正是徐书雁被调离的第二天。
他突然意识到什么,抬头问道:“你早就预料到会被调走?”
“我父亲常说,当兵的要学会预判战场形势。”徐书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今天的第一个笑容,“我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看得懂某些信号。”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
李山河正想追问,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乔慕云发来的消息让李山河眉头紧锁:“刚确认,马国强下午要突击检查文学院实验室。这事和徐书雁有关,小心。”
“徐老师,”李山河放下手机,状似随意地问道,“文学院最近有什么特殊项目吗?”
徐书雁的筷子停在半空。
李山河注意到她右手虎口处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像是被纸张划伤的旧痕。
“除了退役军人培训的筹备工作,”她慢慢放下筷子,“我们还在整理抗战时期玄武堂的档案文献。”她突然压低声音,“包括四六年到四九年间失踪的那批学员名册。”
李山河的瞳孔微微收缩。程立仁早上抛给他的那枚校徽,背面刻的正是四七年的日期。他刚要开口,走廊上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徐老师!”一个戴眼镜的女生慌慌张张推开门,“马厅长带人去了古籍修复室,说要检查消防设施!”
徐书雁猛地站起身,便当盒被碰翻,酱汁溅在她的白衬衫上。
李山河第一次看到她失态的样子:“那间修复室有什么?”
“抗战老兵口述史的原始录音…”徐书雁的声音有些发抖,“还有我们从台岛收集的玄武堂史料。”
李山河立刻拨通程立仁的电话:“程主任,麻烦您现在去文学院古籍修复室,就说中央巡视组要看军民融合史料。”
挂断后,他对徐书雁伸出手:“带路。”
古籍修复室门口,马国强正指挥两个工作人员搬动纸箱。他今天换了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在看到李山河一行人时闪过一丝慌乱。
“马厅长亲自检查消防?”李山河的声音不高不低,刚好让走廊上的师生都听得见,“正好,中央巡视组需要一九四七年玄武堂的学员档案。”
马国强的手指在纸箱上敲出不安的节奏:“这些是待销毁的废旧资料…”
“是吗?”徐书雁突然从李山河身后走出,白衬衫上的酱渍已经变成了浅褐色。
她径直走向最里面的保险柜,输入密码的手稳得出奇,“马厅长可能不知道,这批资料上周刚被列入国家档案保护名录。”
保险柜打开的瞬间,李山河看到马国强的脸色变得煞白。
柜子里整齐排列着几十盒微型胶卷,每个金属盒上都刻着玄武堂的徽记。
程立仁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手中的铜制校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巧了,一九四七年我父亲正好在玄武堂任教。”
马国强后退半步,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这些这些只是历史资料”
“包括这个?”徐书雁取出一个标着“1947-绝密”的胶卷盒,轻轻一按,暗格弹出一本泛黄的账簿,“马厅长应该认得您祖父的笔迹。”
走廊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山河接过账簿,泛黄的纸页上详细记录着当年玄武堂经费被挪用购置私宅的明细,落款签名正是马国强祖父的名字。而最新的一页,赫然是二零二五年退役军人培训项目的资金流向图。
李山河的手机再次震动。乔慕云发来的消息让他的血液几乎凝固:“省武装部长刚刚调动了一个排的兵力,去向不明。爷爷让你立即回省委开会。”
“有意思。”程立仁的校徽“叮”的一声掉在地上,“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马国强突然夺门而出,撞翻了走廊上的档案车。
李山河没有追,而是转向徐书雁:“你早就知道这本账簿的存在?”
“三个月前才在台岛找到。”徐书雁的眼镜反射着窗外的阳光,让人看不清她的眼神,“我父亲临终前说,玄武堂的秘密就藏在‘忠勇为魂’四个字里。”
她弯腰捡起程立仁的校徽,“这枚校徽背面的日期,正好是账簿开始记录的那年。”
夕阳西沉时,李山河站在省委会议室窗前,看着楼下来往的车辆。
乔远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马家三代人都栽在玄武堂这件事上,狗急跳墙很正常。”
“武装部长调动部队是怎么回事?”李山河转身,发现程立仁也在会议室,正用绒布擦拭那枚校徽。
老爷子递给李山河一份文件:“看看这个。”
文件显示,省武装部长名下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正准备开发玄武堂旧址所在的地块。而规划图上被标记为“绿化带”的区域,正是当年埋藏档案的地下室位置。
“徐书雁知道这事吗?”李山河突然问道。
程立仁和乔老交换了一个眼神。“那丫头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程立仁转动着校徽说道,“她父亲徐志远,是最后一位知道玄武堂全部秘密的人。”
夜色渐浓,李山河独自驱车返回金陵大学。
校门口的退伍军人已经散去,只有“兑现承诺”的横幅还在夜风中轻轻摆动。
他拨通徐书雁的电话,却听到机械的女声提示“您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
行政楼前,一个穿迷彩服的身影从阴影中走出。
周野手里拿着一部手机:“李书记,徐老师让我把这个交给您。”
手机里只有一段录音。徐书雁的声音带着轻微的电流声:\"李书记,我去找最后一份证据。如果明天中午前没回来,请打开文学院保险柜的b层。\"
李山河握紧手机,录音的背景音里,他隐约听到了军用卡车的引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