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3章 梅亭的想法
一直守在门口的四名特别勤务局的特勤立即跟上,虽然是在军事基地里,应该说是绝对安全的,但依然十分尽责的跟在光绪皇帝左右。
载沣马上快步跟上,前边带路:“皇上,这边请,大操场在这边。”
光绪皇帝在载沣的带领下走了很长一段路后,来到了大操场。这个大操场是一年前扩建后新建成的,以前的大操场现在已经变成士兵宿舍区了。
此时的大操场两侧已经站满了整齐的禁卫军士兵,人数估计有几万人,每一名士兵都站得跟旗杆一样,面向前方,目不斜视。士兵的头发都很短,只有头顶上头发稍长一些,四周都修的非常短,都没有长辫子,显得干净利落。每一名士兵的左手上都托着一顶半球形的帽子,怎么是这样的帽子,光绪很好奇。
还有一群老百姓,也站的很齐,站在一侧,每个人都面目凝重,有些人似乎是在低声哭泣,估计这些人应该是烈士家属。
主席台正对面的操场尽头,是临时搭建的巨大灵堂,灵堂前排满了烈士遗体的棺木,一直排到操场中间的位置,每具棺木上都盖着一面红底金字的禁卫军军旗,军旗上似乎还放着什么,但离的太远,光绪皇帝根本看不清。
戈辉此时刚刚走上主席台,表情严肃地环顾了整个操场一圈,光绪等人没有在站在队列里,显得特别突兀,烈士家属们都把头侧过来看向光绪等人,但他们都不知道这几位是从北京来的,而且还是来自朝廷的最高层,所以没有人给他们下跪磕头。
戈辉也并没有因为光绪皇帝驾临而立即做出反应,他环顾一圈后,把目光停在了已经从灵堂排到操场正中位置的烈士棺木。
戈辉站在话筒前,声音凝重:
今天,在这里举办烈士遗体告别仪式,让我们和烈士家属一起追悼,为了反抗侵略,为了民族独立而牺牲的烈士们。
他们在反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中,光荣牺牲了,失去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永远的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再一次诠释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他们用生命印证了在禁卫军旗前立下的誓言——不辱使命,不负忠诚。
我们是军人,当我们穿上这身绿军装的时候,当我们举起右手,在禁卫军旗前郑重宣誓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上交给了国家!交给了军队!我们就已经有了马革裹尸还的觉悟。
没有谁想要失去青春年华,没有谁想失去自己的亲人,孩子,还有心中的她。不能相见的日子里,“爸爸”两个字可能是我们最长情的牵挂。曾经有一个孩子告诉我,看到禁卫军旗就是看到了爸爸。
万家灯火一片祥和的时光里,我们懂得了在黑夜里坚守哨位的意义。看到丰收的田野,我们懂得守护的意义。那些执勤站岗的岁月里,我们明白为什么需要有人穿上这身绿军装,为什么需要有人履行这个神圣的使命。
训练场上骄阳似火挥汗如雨,一次次的冲锋,一遍遍的摔打,不为别的,只为我们能有力量守住亲人的幸福。
因为我们是军人,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去做。没有为什么,也不需要问为什么,也没有等一下,哪里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在哪,使命很重,我生国亡,我死国存,在我们心中早就有了这个觉悟。
军人的心,一点也不复杂,在冲锋向前的那一刻,我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消灭敌人保卫国家,哪怕牺牲自己也不在话下。
如果突然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开,没有了青春年华,不能够再和战友摸爬滚打。但请相信,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军人,便会毫不犹豫地将生命上交给国家!
这就是我们军人,这就是我们禁卫军,来自于人民,保卫人民,最朴实的誓言。
戈辉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他再次环顾整个操场,然后继续大声说道:“让我们再次背诵一下我们在禁卫军旗前的誓言……”戈辉右手握拳上举,臂向后张,小臂向上举起稍向内收,拳头举至与本人太阳穴同高或稍高,拳心向内并稍向外翻,表情严肃,目光坚定。
操场上所有的禁卫军整齐划一的做了同一个动作,右手握拳上举,臂向后张,小臂向上举起稍向内收,拳头举至与本人太阳穴同高或稍高,拳心向内并稍向外翻,表情严肃,目光坚定。
戈辉大声的说出第一句:
我是禁卫军军人,今天,我对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做出坚决履行的郑重承诺和保证。我宣誓:服从最高司令部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苦练杀敌本领,坚决完成任务,爱护武器装备,保守军事秘密,发扬优良传统,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背叛祖国。以上誓词,我坚决履行,决不违背,宣誓人……。
誓言的喊声,每一句都铿锵有力,地动山摇,彻底震撼了光绪皇帝等人。
以前他们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一段誓词,那是锦州水兵学院开学典礼时,水兵宣誓的内容。收音机里听到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今天亲临现场,当光绪听到几万人同时喊出那段誓词的时候,光绪的心中不是恐慌,不是焦虑,是觉醒,他似乎明悟了什么,却说不出来是什么。
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文渊阁大学士张翼、小德张、户部主事王廷钧,以及悄悄跟在后面,也来到这里的秋谨,还有御林军卫队长,御前一品带刀护卫梅亭等人心中各有想法,几个人也都被震撼了。
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文渊阁大学士张翼,三人一直自认为对戈辉还是相当了解的,现在他们觉得他们太不了解戈辉了,关于戈辉,他们有太多不知道的地方。
梅亭,这位御前护卫终于明白了,禁卫军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英法联军。年仅23岁的梅亭,他萌生了加入禁卫军的想法。他在心中暗下决定,找机会和戈辉谈一下。
仪式的下一项是由禁卫军总政治部退役和伤残军人安置局的人,按照《阵亡和伤残军人抚恤条例和标准》公布阵亡烈士的抚恤金。
安置局的人首先把《阵亡和伤残军人抚恤条例和标准》大声的读了一遍,然后再对主要的相关内容向烈士家属做了详细的说明。最后公布了每名阵亡士兵的抚恤金额2000两国家建设债券,直系亲属享受烈士家属待遇,在耕地、教育、就业,以及从却年开始的北方经济特区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在北方经济特区管辖范围内优先安排、优先录取。
分布在大操场各个角落的改进版电动式扬声器,准确的把安置局的人说的话传达到了在场的所有人的耳朵里。
朝阳经济开发区早在1902年下半年就购买了电动式扬声器技术,朝阳无线电厂的技术人员在戈辉的启发下,一直在不断的对电动扬声器的设计细节和零件进行改进,频响范围动态范围等方面比刚引进时有了长足的进步。
哈拉和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