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惊鸿客

一片冰心在玉壶(2/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一片冰心在玉壶

刘三摇头:\"掌柜的孑然一身,从没提过有家人。\"

许义匆匆回来,手里拿着一把黄铜钥匙:\"大人,在死者腰间找到的。\"

保险柜打开后,里面整齐码放着十几个锦盒。许延年逐一检查,都是些贵重首饰。最下层有个紫檀木匣,上了另一把小锁。

\"这匣子装的什么?\"

刘三凑过来看了一眼:\"小的从未见过这匣子。\"

许延年试着晃了晃,匣子很轻,几乎没什么声响。他暂时将匣子放在一边,继续检查其他物品。

樟木箱子里装着些账本和布料样品,没什么异常。但当他掀开箱底的蓝布时,发现了一把匕首——薄如柳叶,寒光凛凛。

\"张司直。\"

\"下官在!\"

\"比对一下伤口。\"

张焕接过匕首,比划了几下:\"大人,尺寸吻合!\"

许延年盯着匕首看了片刻,突然问刘三:\"你进来看见尸体时,这匕首在哪儿?\"

刘三额头冒汗:\"小的小的没注意\"

\"再想想。\"许延年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你跑进来时,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掌柜的躺在地上手抓着胸口\"

\"匕首在哪儿?\"

\"好像好像在箱子旁边\"

许延年目光锐利:\""好像"?\"

刘三腿一软跪在地上:\"大人明鉴!小的当时吓坏了,真的记不清了!\"

许延年不再逼问,转而检查那把匕首。刀刃雪亮,没有血迹,但靠近柄部的地方刻着一个小小的\"工\"字。

\"工部\"许延年喃喃自语,想起晚膳时父亲问起工部案的神情。他不动声色地将匕首收入证物袋,又拿起那个紫檀木匣。

\"带回大理寺。\"

离开金玉轩时已是子时。许延年站在铺子门口,望着对面黑漆漆的绸缎庄——正是昨日发生命案的那家。

\"张司直。\"

\"下官在!\"

\"查一查这两家铺子有什么关联,特别是与工部的往来。\"

\"是!\"

回到大理寺,王医官已经在候着了。他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胡子花白,但眼神依然锐利。

\"大人,那粉末验出来了,是砒霜。\"

许延年并不意外:\"致死量?\"

\"若是全部服下,足够毒死三个人。\"王医官摇头,\"奇怪的是,死者胃里几乎没有毒药残留。\"

\"什么意思?\"

\"砒霜若是口服,胃里必定会有残留。但这死者胃里干干净净,毒药像是直接进了血液。\"

许延年若有所思:\"可有其他发现?\"

\"死者右手食指有个细小的针孔,很新。\"王医官比划着,\"像是被极细的针扎过。\"

许延年立刻想起死者指甲缝里的白色粉末:\"毒是从手指进入的?\"

\"极有可能。\"

许延年转向那个紫檀木匣:\"能打开吗?\"

许义找来一个锁匠。老锁匠摆弄了不到半刻钟,锁就\"咔嗒\"一声开了。匣子里只有一张对折的纸条,上面写着几行数字:

\"甲三、乙七、丙九、丁二\"

许延年盯着这串数字看了许久,突然问:\"金玉轩的货架是怎么排列的?\"

张焕回忆道:\"东面是金银器,西面是玉器,南面\"

\"不是材质,是编号。\"

\"哦,每个多宝格都有编号,甲排、乙排这样往下数。\"

许延年立刻起身:\"回金玉轩。\"

再回金玉轩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许延年直奔货架,按照纸条上的编号依次取出四件首饰:一支金凤钗、一对翡翠镯子、一枚白玉佩和一把银梳。

sunmr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赐命格!他,神明阳间代言人
天赐命格!他,神明阳间代言人
他,出生的时辰不是很吉利,于是,幼时便体弱多病。孤魂野鬼侵扰,纷纷想鸠占鹊巢,李桃代疆,为求那一丝活命机会,奶奶带着他妈祖面前求玄机。圣杯之后,他苟活于世。直到游神,他猛然见到人群中潜藏的恶鬼大黑佛母
佚名
王诗允秦凡
王诗允秦凡
爷爷被七个大小姐救下,但是他已年老,所以只有我来替他报恩。为了报恩,我给七位大小姐当牛做马,可她们还对我动辄打骂。重生回到给七个大小姐报恩时,我选择离开,恩情上一世已报,这一世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佚名
灭元1399
灭元1399
莺莺燕燕,卿卿暮暮。叱咤梨园的风流子,可寄语西厢,可随拾桃花,可悠游牡丹亭上。是在乱世之中尽享风流,还是在风流之中涤荡乱世?
老大河
姜语嫣苏乘羽
姜语嫣苏乘羽
苏乘羽为妻子顶罪入狱三年,出狱后却遭妻子背叛,因祸得福而一朝入道,踏入修仙者的世界。仙术古武,轻易拿捏,炼丹画符,治病救人,信手拈来!苏乘羽在红尘都市中疯狂装逼,誓要查出二十六年前,苏家一百二十七条人
公子彧丞
万古第一废材陆仁云青瑶
万古第一废材陆仁云青瑶
十万年前,人人如龙,皆可修炼武道,劫变之后,天道崩塌,诸神陨落,只有一尊须弥神塔遗留世间。十万年后,武道修行,血脉为王。废血为虫,不得修炼,神血为龙,翱翔九天。一个废品血脉的少年,偶得无名宝塔,穿越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