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5章 寒夜星河下的思念与展望
1996年1月18日,北京的冬夜被薄雾笼罩,别墅区的路灯在雪地上投下朦胧的光晕。沈知意坐在300平别墅的书房里,笔记本电脑的蓝光映照着她专注的面庞。书架上,《商道经纬》的修订版样书整齐排列,旁边是新购入的《香港经济研究报告》——明年即将回归的港城,正成为她商业版图中的重要拼图。
“姐,杭城总部传来消息,”沈宁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些许困意,“文创部门设计的‘香港回归纪念版’数字藏品初稿完成了,要不要现在发你?”18岁的沈宁蜷在卧室床上,笔记本电脑放在定制的悬浮支架上,屏幕上跳动着3d建模的紫荆花图案。
沈知意刚要回复,楼下突然传来陈昊的喊声:“知意!马华腾发来了oicq新版本的内测邀请,说加入了语音通话功能!”声音惊醒了在沙发上小憩的苏睛,她揉着眼睛坐起身:“这可是个大突破!咱们得研究下怎么和星宁的电商平台结合。”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李晓芸端着热可可走进来:“都这么晚了,歇会儿吧。沈舒刚才打电话,说明天一早坐高铁来北京。”这句话让整个别墅瞬间安静下来,沈知意的手指停在键盘上方,沈宁从卧室探出头:“真的?我都三个月没见小舒了!”
夜色渐深,别墅的各个角落依然闪烁着电脑屏幕的微光。陈昊在地下室调试服务器,嘴里念叨着要为沈舒准备最新的编程教材;苏睛靠在客厅沙发上,用bp机联系杭城的团队,叮嘱他们准备迎接“特殊访客”;而沈知意则打开加密邮箱,开始起草关于香港市场的战略规划,窗外的月光与屏幕的冷光交织,在稿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次日清晨,北京西站的站台上,寒风呼啸。沈知意裹紧羊绒大衣,踮脚张望着列车进站的方向。当16岁的沈舒背着画板,蹦蹦跳跳地从车厢里跑出来时,她的眼眶突然有些发热——妹妹又长高了,原本圆润的脸庞多了几分棱角,却依然穿着印着卡通图案的围巾。
“姐!二姐!”沈舒扔下行李,扑进两人怀里。她的头发上还带着杭城的湿润气息,“我好想你们!这次带来了好多新设计,还有给实验室的改良版电路图纸!”她从背包里掏出厚厚的手稿,上面画满了将传统榫卯结构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创意。
回到别墅,一场热闹的欢迎宴正在筹备。沈舒像只欢快的小鸟,挨个房间参观:“哇!陈哥的服务器又升级了!苏姐,这个bp机群控系统是你做的?太酷了!”当她走进沈宁的卧室,立刻被墙上的奖状吸引——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二姐你好厉害!我也要像你一样!”
午餐桌上,沈舒兴奋地分享杭城的趣事:“星宁文创和西湖景区合作了!我设计的ar导览图,能让游客看到宋代的西湖十景!”她突然想起什么,掏出诺基亚手机,“对了,我给手机写了个小程序,可以把照片变成水墨画风格,姐你快试试!”
沈知意看着妹妹眼中闪烁的光芒,想起六年前在湘城,那个蹲在帐篷里教孩子们画画的小女孩。如今的沈舒,早已将艺术天赋与科技思维完美融合。“小舒,”她放下筷子,“我有个计划,想在香港回归后,成立一个跨文化创意中心,需要你的设计才能。”
沈舒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我要把敦煌飞天和香港维多利亚港结合,做一个震撼的数字艺术展!”她转头看向沈宁,“二姐,你帮我开发交互系统好不好?”18岁的沈宁笑着点头,推了推眼镜:“包在我身上,不过你得教我画插画。”
夜幕再次降临,别墅里却比往常更热闹。沈舒缠着陈昊学习硬件编程,苏睛和沈宁讨论着香港文创项目的落地细节,而沈知意则打开收音机,听着关于香港回归的最新报道。当熟悉的《东方之珠》旋律响起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不约而同地望向窗外。
“明年七月,香港就回家了。”沈知意轻声说,“星宁也要在那里扎下根,让科技与文化的种子,开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她的声音坚定而温暖,如同寒夜里的一盏明灯。
沈舒突然跳起来:“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我要设计一百款回归主题的数字藏品!”她的提议让众人笑起来,陈昊已经开始计算服务器承载量,沈宁打开笔记本电脑新建项目文档,苏睛掏出bp机联系香港的合作伙伴。
1996年的这个冬夜,300平的别墅里,梦想与思念交织成温暖的光。三个姐妹和她们的伙伴们,正以代码为笔,以创意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描绘着属于中国科技与文化的壮丽篇章。而即将到来的香港回归,不仅是一个历史时刻,更将成为星宁迈向世界的新起点。
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