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57章 刺杀施公
按惯例,钦差先到驿馆安顿,然后召见地方官员听取汇报。让施公意外的是,方震并未立即召见他这个案件的关键人物,而是先单独会见了布政使张大人和按察使黄大人。
直到傍晚,施公才接到传唤。当他走进驿馆书房时,发现方震正在独自对弈,黑白子错落有致地铺在棋盘上,似乎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下官参见方大人。\"施公恭敬行礼。
方震头也不抬:\"施大人,可知罪?\"
施公一怔:\"下官愚钝,不知何罪之有?\"
\"越级上奏,扰乱朝纲,此其一;查案不密,致关键证人被杀,此其二。\"方震落下一枚黑子,终于抬头看向施公,\"按律当革职查办。\"
施公不卑不亢:\"下官越级上奏实属无奈,按察使司有意包庇,下官不得不直达天听。至于胡不归之死,下官确有失职之处,愿领责罚。但请大人明鉴,此案牵涉官仓亏空、勾结倭寇,若不彻查,恐酿成大祸!\"
方震盯着施公看了良久,突然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你看看这个。\"
施公接过一看,竟是皇帝亲笔所书:\"方卿,施璔所奏若属实,则江南危矣。朕命你暗中查实,若证据确凿,可先斩后奏,务必铲除奸佞,还江南清明!\"
施公双手微颤:\"这\"
方震收起密信,声音突然温和下来:\"施大人,皇上深知你忠心耿耿。本官此行明为训斥,实为助你。昨夜之事,本官已有耳闻。\"
原来,方震早派密探潜入扬州,对情况已了解七八分。他告诉施公,朝廷接到线报,倭寇近期在沿海频繁活动,疑似有人内应。结合施公的奏折和胡不归的情报,钱万贯谋反之事恐怕属实。
\"但眼下证据不足,难以动他。\"方震捋须道,\"布政使张琛背景深厚,若无铁证,恐难服众。\"
施公沉吟道:\"胡不归之女胡雪莹告知,完整证据藏在胡府密室。但钱府必定派人严加看守\"
方震眼中精光一闪:\"本官明日设宴,邀张琛、黄志远及钱万贯等人赴宴。你可趁机\"
两人低声商议至深夜,定下一条妙计。
次日,方震在驿馆大摆筵席,扬州大小官员及钱万贯等士绅名流尽皆受邀。宴席上,方震谈笑风生,丝毫不提查案之事,反而对张布政使多有赞誉。施公则被安排在末座,显得备受冷落。
\"方某久闻扬州人杰地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方震举杯笑道,\"尤其是张大人治理有方,实乃朝廷栋梁啊!\"
张布政使面露得意,连连谦逊。钱万贯坐在席间,见施公被冷落,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酒过三巡,方震突然叹道:\"可惜啊,有人不识大体,为求政绩,诬告上官,实在可恨!\"
满座皆惊,目光齐刷刷投向施公。施公面色如常,自顾自饮酒。
方震继续道:\"不过,朝廷也不会偏听偏信。施知府,你弹劾张大人等人,可还有新证据?若无证据,便是诬告,按律当斩!\"
施公起身拱手:\"下官下官一时受人蒙蔽,现已查明,所谓证据皆为伪造。下官愿向张大人赔罪!\"
满座哗然。张布政使和钱万贯对视一眼,既有惊讶也有怀疑。
方震冷笑:\"既如此,本官当上奏朝廷,严惩诬告之人!不过\"他话锋一转,\"为示公正,本官还是要查看一下施知府所说的"伪造证据"。施知府,证据现在何处?\"
施公\"惶恐\"道:\"在在胡不归府上。\"
\"好!\"方震拍案,\"本官现在就带人去查抄,若证实是伪造,定不轻饶!张大人,黄大人,可愿同往?\"
张布政使犹豫了一下,点头同意。钱万贯脸色微变,但众目睽睽之下,无法阻拦。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往胡府。途中,钱万贯悄悄吩咐心腹速回府调人,务必赶在钦差之前找到并销毁证据。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宴会开始前,一个\"老仆\"已经混入了胡府——正是易容后的胡雪莹。她轻车熟路地找到父亲书房的密室,取出了完整的账册和密信。
当钦差大队人马到达胡府时,胡雪莹已恢复本来面目,以胡家小姐身份迎接。她将证据直接呈给方震,其中包括钱万贯与倭寇往来的亲笔信,以及布政使张琛收受巨额贿赂的收据,上面赫然盖着布政使司的大印!
\"张大人,你还有何话说?\"方震厉声质问。
张布政使面如土色,突然指着钱万贯:\"都是他!都是钱万贯蛊惑本官!\"
钱万贯见大势已去,突然狂笑一声:\"成王败寇,何须多言!\"说罢,竟从袖中掏出一枚烟幕弹砸向地面。
浓烟中,钱万贯的身影鬼魅般向窗外掠去。胡雪莹早有防备,一枚飞镖脱手而出,正中钱万贯大腿。钱万贯闷哼一声,仍忍痛逃窜。
\"追!绝不能让他跑了!\"方震怒喝。
施公与胡雪莹率先追出,只见钱万贯跃上围墙,眼看就要逃脱。突然,一道黑影从墙外树上扑下,如鹰击长空,一掌击中钱万贯后心——正是那晚行刺施公的\"无影手\"!
\"叛徒!\"钱万贯喷出一口鲜血,栽下墙头。
\"无影手\"冷冷地看了一眼追兵,几个起落消失在夜色中。等施公等人赶到时,钱万贯已经气绝身亡,脸上凝固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回衙门的路上,胡雪莹若有所思:\""无影手"为何要杀钱万贯?\"
施公沉声道:\"灭口。钱万贯知道的太多了。\"他转向方震,\"大人,此案恐怕还未结束。钱万贯背后,必有更大主谋。\"
方震点头:\"本官也有此感。张琛虽为布政使,但勾结倭寇这等大事,恐怕还不是他能主导的。\"
正说着,一名驿卒匆匆赶来,呈上一封密信。方震看后脸色大变:\"不好!倭寇舰队已逼近海门,随时可能登陆!\"
清月风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