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34章 私下倾谈,子明点拨
江东,凭借长江天险,孙氏三代经营,水军精锐,正是他心中那根最不放心的刺!”
我加重了语气:
“他急于南下,不仅仅是为了荆州,更是为了趁着江东可能还未完全准备好,或者说,趁着我们这些‘外藩’尚未与江东形成稳固联盟之前,就将战火烧到长江边,一举解决心腹大患!
他等不及了,他害怕夜长梦多,害怕江东的潜力,害怕孙刘一旦联合,会重蹈官渡之前袁绍那般貌似强大却最终分崩离析的覆辙
——只不过这次,失败的可能是他自己!”
我的这番分析,着重于解读曹操的战略心态和潜在恐惧,这是寻常谋士容易忽略的角度。
鲁肃听得十分专注,眉头微蹙,显然我的话触动了他。
“子明先生之见,确有独到之处。”
鲁肃缓缓点头,“如此说来,孙刘联合,不仅是为豫州存续,更是江东自保的唯一屏障了。”
“正是此理!”
我趁热打铁,
“而且,时机稍纵即逝!
如今曹操新得荆州,立足未稳,蔡瑁、张允虽降,但人心不服,内部矛盾必然尖锐。
加之北方士卒不习水战,江南气候湿热,军中疫病一起,纵有百万之众,亦是土鸡瓦狗!
若错过此良机,待曹操稳固荆襄,整训水师,再从容南下,则江东危矣!”
我特意强调了“疫病”这个词,这是基于我对南方气候和大规模人口流动后果的认知,也是玄镜台重点关注的情报之一,但我只作为一种可能性提出。
“天时、地利、人和,曹操皆不占优。此刻联合,胜算远比将来要大得多!”
鲁肃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他看着我,似乎想从我脸上看出更多东西。
“子明先生对曹军内部情弊、江南地理气候,乃至战机把握,见解竟如此深刻,非同一般。
不知先生这些判断,依据何在?”
他终于问出了试探性的问题。
我心中微凛,知道这是关键时刻。
我不能暴露玄镜台,但也不能显得故弄玄虚。
我微微一笑,从容应对:
“子敬先生谬赞了。
子明不过是平日里多读了些史书兵策,留心观察时局,再加上……
经历过一些挫折,对危机的嗅觉比常人灵敏一些罢了。”
我巧妙地将部分原因归结于读书、观察和个人经历,半真半假。
“至于曹军内部,北方形势,子明寒门出身,早年在北方亦曾游历,略有所闻。
而荆襄之地,我家主公在此经营数年,子明亦随侍左右,对本地山川地理、人情世故不敢说精通,却也略知一二。
将这些零散信息加以整合分析,便得出些许粗浅推断,让先生见笑了。”
我的回答,既解释了信息来源(游历、随侍刘备),又强调了是“分析推断”而非直接情报,同时保持了谦逊的态度。
鲁肃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再追问,但他眼神中的那份审视和重视,却比之前更浓了。
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子明先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和胸襟,实乃豫州之幸,亦是汉室之幸。
先生方才一番点拨,令肃茅塞顿开。孙刘联盟,势在必行,亦刻不容缓!”
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这次私下谈话,不仅加深了我与鲁肃的个人联系,更重要的是,我在他心中成功塑造了一个独立于诸葛亮之外、同样具备深刻战略洞察力的形象。
这无疑会增加我在未来江东之行中的分量,甚至可能影响到孙权对我的态度。
“子敬先生过奖。”
我再次拱手,
“子明才疏学浅,所言不过纸上谈兵。真正扭转乾坤,还需仰仗先生回吴之后,斡旋鼎力,促成大计。”
“子明先生放心,”
鲁肃郑重地回礼,
“肃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也期待……将来能与先生有更多切磋交流的机会。”
他最后这句话,意味深长。
夜风更凉,江涛拍岸声隐隐传来。
我知道,通往江东的路,已经在我面前铺开了一条更为坚实的轨道。
而鲁肃这位关键的引路人,对我的认知,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刘备谋士”。
猫啃月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