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44章 意外帮助
村口的晒谷场上,两拨人正在对峙。一边是吴晓梅和合作社的年轻人,手持竹竿拦在路中央;另一边是三个穿黑西装的男人,身后停着辆小货车,车厢里已经堆了几筐刺梨。
\"杨婶!\"吴晓梅厉声喊道,\"你把刺梨卖给他们,秋天的"归山"礼盒怎么做?\"
杨婶抱着签好的合同,眼神躲闪:\"他们给现钱……孙子读书要交学费……\"
龙安心大步走过去,径直站到吴晓梅身旁。黑衣人中领头的那个眯起眼:\"哟,龙老板回来了?商标的事办得怎么样啊?\"
龙安心没理他,转向杨婶:\"县里有贫困生助学金,我已经帮你问好了。\"他从包里掏出一张表格,\"填这个,学费全免。\"
杨婶的手微微发抖,合同纸沙沙作响。
黑衣人冷笑:\"空头支票谁不会开?我们可是真金白银——\"
\"李老板没告诉你吗?\"龙安心突然打断他,\""仰阿莎"商标的加急撤销申请已经受理了。\"他掏出民宗委的文件,\"顺便,这是《苗疆工物志》里关于"仰阿莎"的记载,光绪年的。\"
黑衣人的脸色变了,他摸出手机走到一旁低声通话。几分钟后,他阴沉着脸回来,冲司机挥挥手:\"装车的货卸下来,我们走。\"
货车扬长而去,晒谷场上爆发出欢呼。吴晓梅长舒一口气,腿一软差点栽倒,龙安心赶紧扶住她。
\"没事吧?\"
她摇摇头,突然注意到他手里的古书:\"这是……\"
\"你叔公给的。\"龙安心翻开那页图案,\"看,这才是正宗的"仰阿莎"。\"
夕阳下,书页上的银饰纹样泛着淡淡的光泽,和吴晓梅绣在合作社包装上的图案几乎一模一样。
当晚,合作社的成员聚集在鼓楼的火塘边。龙安心详细说了省城的进展,阿公听完,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
\"官司还没完,\"老人沉声道,\"李老板不会这么容易放手。\"
吴晓梅咬着嘴唇:\"我们的刺梨只够撑一个月,如果商标问题不解决……\"
\"来得及。\"龙安心拿出王立明给的流程表,\"民宗委已经特批加急,三天后开听证会。\"
务婆坐在火塘最里侧,突然开口:\"龙娃,把那本书拿来。\"
龙安心递过《苗疆工物志》,老人枯瘦的手指抚过书页,轻声念起一段古歌:\"……仰阿莎从水波中诞生,她的银冠照亮了十二个村寨……\"
念完,她合上书,环视众人:\"明天,选三个人跟龙娃去省城。要会唱《仰阿莎》的,要会绣花的,要会打银的。\"
吴晓梅立刻举手:\"我去。\"
杨婶低着头,突然站起来:\"我也去。\"她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我绣了四十年花,寨子里我绣的仰阿莎最多。\"
银匠的儿子阿勇也站了起来:\"我爸腿脚不好,我替他去。\"
火塘里的火焰噼啪作响,映在每个人的脸上。龙安心突然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一根竹子容易折,十根竹子难扳弯。\"
政务中心的中央空调呼呼作响,龙安心却出了一身冷汗。窗口工作人员推过来的《商标异议申请指南》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在他眼前晃动。
\"六十个工作日是最短时限。\"工作人员用圆珠笔敲着玻璃,\"这期间对方仍可合法使用商标。\"
龙安心盯着申请表上\"证据材料\"那一栏,突然想起什么。他从帆布包内层掏出个绣花布袋——吴晓梅临行前塞给他的,里面装着三样东西: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一片用保鲜膜包着的绣片残角,还有枚生锈的铜钱。
\"同志,您看这个\"他将绣片残角贴在玻璃上,\"这是我们寨子传了五代的仰阿莎绣样。\"
工作人员凑近看了看,突然压低声音:\"你等等。\"她拿起内线电话,\"李主任,您能来3号窗口一下吗?\"
五分钟后,一个穿深蓝色中山装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他接过绣片对着光线查看,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已经褪色的丝线。
\"这是清水江流域的绞线绣法。\"李主任突然用流利的苗语说道,\"现在会这种手艺的不超过二十人。\"
龙安心瞪大眼睛。李主任笑了笑,从胸袋掏出证件——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保护处处长,李岩松。
\"跟我来。\"他示意龙安心跟上,\"正好今天非遗专家评审组在开会。
评审室里的场景让龙安心愣在原地。长桌上摆满了各色民族文物:侗族的亮布、水族的马尾绣、彝族的漆器七八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戴着白手套仔细查验。
\"老吴!\"李主任喊了一声,\"看看这个。\"
一位戴着厚镜片的银发老人接过绣片,立刻从抽屉里取出放大镜。他的手指在接触到绣线时微微发抖。
\"绞线绣,绝对是。\"老人激动地说,\"你们看这个星辰纹的走针方向——现在市面上仿品都是顺时针,真品必须是逆时针,这是古歌里规定的!\"
其他专家立刻围拢过来。龙安心这才注意到,其中一位老者手腕上戴着和他阿公一样的铜手镯——雷公山地区苗族银匠的标记。
\"小伙子,\"银匠老人突然问,\"你们寨子现在谁还会打十二道太阳纹的银项圈?\"
\"潘阿婆,\"龙安心脱口而出,\"但她祖传的项圈前天被\"
李主任敏锐地抬头:\"被怎么了?\"
龙安心把路上遭遇拦截的事说了。老银匠突然拍案而起,从随身的牛皮包里取出本发黄的册子——《民国二十七年黔东南银器普查登记簿》。
\"查到了!\"他指着其中一页,\"潘氏,凯寨,传世太阳纹银项圈一枚,登记编号苗银-047\"
李主任立即拨通电话:\"执法队吗?我这里有个涉嫌抢劫少数民族文物的案子\"
走出政务中心时已是黄昏。龙安心在公交站等车,突然被人拽进小巷。
\"别出声!\"是王立明,他大学时的下铺兄弟。如今穿着皱巴巴的西装,额头上全是汗。
\"你怎么\"
\"听我说完。\"王立明塞给他一个u盘,\"这里面是苗韵公司这三年抢注的78个少数民族商标清单,还有行贿记录。\"他紧张地回头张望,\"我偷偷备份的,他们今天才发现资料泄露。\"
龙安心握紧u盘:\"你为什么冒险帮我?\"
王立明苦笑:\"我奶奶是侗族。去年苗韵抢注了"鼓楼酿"商标,把她酿了四十年的酸汤配方注册成自己的专利。\"他擦了擦眼镜,\"老太太现在都不肯开坛了,说祖传的东西被人偷了。\"
远处传来汽车急刹的声音。王立明猛地把龙安心推进垃圾桶后的小门:\"快走!记住,u盘要插在没联网的电脑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