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67章 货币
9月28日,“开远号(俘获的原西班牙宝船圣多明各号)”返回始兴港,带回了287个(途中死亡三十四人)全须全尾的辽民。
时隔十余天后,10月14日,“征途号”、“开拓号”领着五艘葡萄牙商船也返回了始兴港,1958个大明移民鱼贯而出,顿时挤满了码头临时隔离区。
至此,整个1630年度移民行动圆满结束,共计运回移民2663人,使得启明岛人口规模超过5965人(其中印第安人为728人),较去年增长106。
移民既然运回来了,那么该支付给葡萄牙人的运费就需要进行结算了。
根据葡萄牙人所载运到港的移民人数和携带的大量生产生活物资,穿越众总计要付给他们247800两白银(其中移民费用为182600余两)。
当经过十天的检疫隔离期后,数名葡萄牙船长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始兴堡执政大楼结算费用时,便看到了接待大厅里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二十几口钱箱,极具视觉冲击力。
“这是……”米兰达号船长蒂亚戈·贾洛·索萨抓起一把金灿灿的硬币,眼睛立时瞪得溜圆。
“没错,是黄金!”李显清笑着说道:“这里有金币计一万六千两,按照大明的金银比价,折合白银十九万二千两,再加上银币计三万零八百两,正好是二十二万二千八百两。嗯,你们在广州收了两万五千两的定金,我们这边已经扣除了。”
“对不起,先生。”蒂亚戈见状,不由与几名同伴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转头说道:“请问这些金币和银币是你们自己铸造的吗?”
“是的,这些金银货币都是我们自己铸造的。”
“呃……”蒂亚戈犹豫了一下,遂硬着头皮说道:“你们能保证这些金币和银币的金银含量吗?对不起,我无意冒犯,若是这些硬币若是掺杂了太多其他不必要的金属成分,我们应该认定为……贱金属货币。所以,我们还需要跟你们讨论一个兑换率问题……”
“你们怀疑这些金币和银币的成色不足,不能足额支付你们的费用?”
“……”蒂亚戈等几名葡萄牙船长保持了沉默。
很显然,他们对启明岛所铸造的金银货币产生了疑虑,很是担心其成色不足,从而白白当了“冤大头”。
要知道,在一百多年前,西班牙王国尚未获取美洲的金银,整个欧洲地区普遍存在贵金属缺乏的情况,使得市场上泛滥的诸多货币含金(银)量全都明显不足,一度造成了大规模的货币贬值。
与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统一实行同一标准货币体系中国各个朝代想比,欧洲一直以来就是散装形式,各个王国,甚至诸多贵族、主教都有权利铸造和发行自己的货币。
虽然,他们均声称自己的货币是纯金、纯银质地,但只有傻子才会相信这些利欲熏心的贵族的话语,天知道他们往金币(银币)里添加了多少铅和铜。
这不但导致了货币种类的泛滥,而且还搞得市场上劣币横行,对跨境贸易商人而言极为不友好。
在这个时期,欧洲各国的商人光是计算各种货币的成色价值就已经是一门大学问,更别说几种货币之间的兑换率了,需要学习很久才能掌握。
苏格兰的安德鲁盾、阿尔诺德斯的金古尔德(成色相当差)、勃艮第的查尔斯铸造的卡洛鲁斯银币、法兰西的小埃居、乌得勒支大主教的大卫和法乐威币、米兰银币、英格兰的罗尔(价值10先令)、科隆主教的莱茵弗洛林……
林林总总,种类超过百余种,随便出国做上几票生意,可能会收到一堆乱七八糟的金银货币,绝对让你换算到崩溃。
当然,你也可以为了避免换算上的麻烦,而仅选择一种货币结算,但这势必会影响生意规模,无法向其他地区扩展商业利益。
除了货币种类繁多以外,最麻烦的还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认定了。
因为,它随时会发生变化,商人的收益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越发难以掌控。
有时候,许多货币上半年还流通得很好,下半年就因为战争、政权变动等原因而变得一文不值(主要是贱金属掺杂得太多,倒也不至于没有任何价值)。
还可能某种货币前些年因为其国王的坚持而拥有良好的信用,受到商人们的追捧。但后面等老国王噶了后,新王继位滥铸货币,就会搞得信用崩盘,其他国家的商人便不愿再接受该国商人的货币了,或是必须贬值才能继续流通。
尽管,这一百多年来,西班牙人将美洲海量的金银运回欧洲,使得整个市场上成色极差的货币逐渐变少了。
但是,还是有许多国家或者城邦在收到成色较好的金银货币后,为了弥补财政亏空,选择拿来直接熔了,然后再掺杂大量的贱金属重新铸造,并投入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在面对诸多外来金银货币情况下,神州大陆的做法倒是简单粗暴,而且行之有效多了。
那就是,甭管是来自日本的小判金、丁银,还是来自西属美洲的比索银币,乃至来自葡萄牙的埃斯库多金币(或银币),大明商人收到这些金银币的时候,根本不在乎它们所标示的币值,而是观其成色(含银量、含金量),然后……进行称重。
说白了,就是将所有外来的金银币也当称量货币使用,其地位和银元宝、银锭相同!
在日常使用时,若购买的商品价值低于一枚银币,那么便拿出银剪刀直接剪两半或几瓣,然后称重付钱,和散碎银两一样的效果。
要是怀疑金银币掺杂太多贱金属进去,不好意思,要么直接拒收,要么给你直接熔了,让行家验一验具体的成色,再谈支付几何。
这种称重“验钞”的方式是对的,因为当时欧洲各国普遍流行着一种骚操作——剪币,又叫偷银、偷金。
因为,此时的欧洲货币大都是金属冲压而成的打制币,其具有图案清晰,成本低廉的好处。
但这也使得很多货币的边缘不平整,投机的商人或居民就会用剪下货币边缘不平整的部位,然后将剪下来的贵金属碎屑收集起来。这样积少成多,不法牟利,造成了许多货币的金银含量和币值不相等。
比如,启明岛先后几次从走私合作伙伴佩德罗那里收来了数万枚比索银币,一枚枚皆如狗啃一般,有些银币不仅不规整圆润,而且货币边缘还明显少一圈,或者变薄了一层,唯有中间的图案尚能粗略可看。
这种货币,明眼人一看,就是不足量的,若是拿出一杆称来称量一下,必然缺了不少克度。
移民船前往大明采买物资的时候,那些广州的商人在收到穿越众的比索银币时,也是反复检验,然后拿出一杆称,对所支付的银币进行称量。
整个交易过程,对银币的点检细致程度,丝毫不亚于后世毒饭之间的“面粉”交易。
不过,启明岛为了赢得高度的铸币信誉,所铸造出的金币和银币并没有缺斤少两,掺杂的贱金属也不是很多。
金币和银币的重量均为30克,约为八钱一分,成色为89至90,其中含银接近27克,含铅约3克左右。
而大明的银两标准,每一库平银子约等于3731克,成色为93的纯银,称之为足银。
那么每一枚启明岛银元则可折算为白银约08两,即一两白银等于124-125个银元。
为了防止剪币的行为发生,穿越众直接将金币和银币的铸造形状加了一圈锯齿状。
如此一来,但凡有剪切或者摩擦的痕迹,便能一眼识破,从而拒绝接收这种不足额的货币。
当然,按照交易价值来算的话,不论是金币,还是银币,都属于大额货币,以启明岛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绝大多数的居民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用到。
故而,始兴堡铸币工场还铸造了大量的小额货币,即角币和分币。
角币分为五角、两角和一角,材质为黄铜,掺加少许铅。
而分币则为五分、两分和一分,材质为钢。
总得来说,启明岛铸造的货币不仅成色足,而且样式美观,更难的是,所有大小型制皆统一,比起那些外形丑陋、形状不规则,就连重量也不是很统一的欧洲货币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葡萄牙人在点验了好半天后,最终还是全部收下了启明岛所支付的货款,将一箱一箱的钱币抬回了船上。
这些金银货币,仅从样式和美观方面,看着就比西班牙比索银币规整精美多了,成色也不是太差,应该符合这些华夏人所声称的币值。
况且,他们还支付了巨额黄金。
这要是拿到欧洲去兑换成白银,那可是白白获得的一大笔额外利润。
因为,在欧洲地区,金银比价可是远远超过东方!
想必,这些华夏人跟明国人一样,对此是一无所知,正好让我们葡萄牙人占个便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