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91章 临海堡的发展
1631年8月7日,清晨,从南方上来的暖空气与北方下来的冷空气在临海堡交汇,使得整个地区骤然升起浓浓的大雾,几乎让人在十数米的范围内根本无法视物。
为了避免遭到野兽袭击,临海堡辖下的数座定居点全都停止了外出狩猎,然后在诸多屯殖管理人员的驱使下,统统进行伐木、建房和垦荒开地的工作。
“嘿!”
“咔!”
李二虎奋力挥动着手中的锄头,将树根附近的土壤及须干挖开,以便同伴可以用撬杠将深埋于地里的根部掘出。
尽管,这片被伐过的林地已在数日前用大火烧过一遍,但也只是将地表上的杂草和枝叶给除掉,那些一根根粗壮的树根依旧埋在土里,留出一截截黑黢黢的桩头。
遍布树桩的土地是无法耕种的,这就需要人工一个一个的挖出,然后再将坑洞填平,方能进行栽种作物。
当然,这种生地在头几年是没有多大产出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造和培植,将其慢慢变成熟地。
若是再持续施以沤肥和草木灰,说不定五六年后可以把它们变成一块肥地。
“二虎,歇口气,喝点水吧。”
旁边的张永顺朝手心吐口唾沫,然后抓起一根撬杠狠狠地扎入已被挖虚的树根底部,右脚一踢,将一截木块置于撬杠下,随即整个身子使劲地压到撬杠上,试图把已经松动的树桩撬出来。
“嘿,你这把骨头太轻了,估摸着是撬不出来了。”站在一边的孙怀安笑着说道。
“那还不赶紧过来压一把!……要是天黑前,咱们这一队没清理完这片地,且不说要挨顿管事的训斥,说不得连饭都没得吃!”
张永顺憋着劲又狠狠地撬了几下,但只见树桩左右晃动,却并未被撬出来。
他脸上涨得通红,有些吃不住劲,便扭头朝同伴吼道。
“莫要大声嚷嚷,搞得老子像是偷懒似的。”孙怀安嘟囔着,上前一步,双手抓住那根撬杠,与张永顺同时发力,使劲地压下撬杠。
“咔嚓!”
树桩在巨力的撬动下,与地底相连的根须立时折断,被整个撬了出来。
“吁……”三人长舒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娘老子的,这么一大片地,何时才能清理完?”张永顺看着眼前被砍伐过的林地,不由抱怨道。
“今天清理不完,那就明日继续清理。明日清理不完,那就一日接一日的不停清理。”牛二虎从旁边的陶罐里倒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大口灌下,然后用手背擦了擦嘴角的水迹,苦笑着说道:“这片林地迟早都要被清理干净,然后就会种上一茬又一茬的粮食,供给咱们日常吃食。”
“干活莫要看前方。”孙怀安从张永顺手中接过水瓢,给自己倒了一瓢水,几口灌下,“蒙着头干就是,要不然,做不长久的。……管他呢,只要每天有口吃的,按照管事的吩咐做就是。”
“这天天干不完的活,让人看着就要发疯呀!”张永顺将地上的树桩使劲地拖了出来,堆积在旁边的空地上,然后弯腰不停地捡拾树枝和刨出的根须。
“不干活,难不成要白吃人家的饭?”孙怀安横了他一眼。
“说实话,我想加入武装护卫队。”张永顺扭头瞄了一眼远处几名挎刀提枪的护卫,低声说道:“你看他们多轻松,多威风,平日里只需要在几座寨子巡视一番,便就无事可做了。”
“即使,偶尔到林子里打打猎,探探周边土人势力,也似是郊游玩耍一般,着实让人羡慕呀!更不要提,他们一个个被窝里都有女人可以抱着睡觉,想想就很美。”
“两年前人家就在这片荒原上拓殖垦荒了,建起了最初的那座堡寨,还开出了那么多田地,修筑了那么多的房屋,自然可以获得他们应有的地位和女人。”孙怀安说道。
“说得是,他们吃了两年苦,自是比我们要多些特殊待遇和地位。”牛二虎握着锄头,走到另外一根树桩前又开始刨土,“听咱们屯殖队长说,我们这些人只是在这里做短暂停留,待船队抵达临海堡后,就会将我们全都运回新洲大陆。”
“哎,你们说,那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是不是像拓殖队长给咱们描述的那般,有热闹的城市和集镇,有安宁漂亮的村庄,还有肥沃的田地,遍地的牛羊,我们所有人也都能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对了,还要给我们每个人分配土地。……足足有四十亩!这么天大的好事,我都有点不敢相信。”
“那个劳什子的新洲大陆到底是个啥样,我们哪知道呢!”张永顺闻言,撇了撇嘴,说道:“我觉得这里就挺好,有山有水,还靠着海,哪儿都可以刨出食,倒也不至于饿着咱们。”
“你说,再将我们装船运到新洲大陆,这不得又要坐船,又要遭大罪。而且呀,漂洋过海到了那个地方,怕是距离咱们大明会更远了。以后,我们一旦缓过气,有了积蓄,想要返回大明,都回不去了!”
“难道待在这里,就能指望有朝一日返回大明?”
“……”张永顺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表情一滞,随后叹了一口气,“唉,咱们心底里总得有点念想吧?我老张家的祖坟还在三水,得有子孙后代给它们磕个头烧柱香呀!”
几人闻言,顿时沉默了。
此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一心想着如何苟活于世,如何寻条活路,如何找口吃的,自是不用去想这些。
直到半年前,他们被新洲华夏人招揽上船,一路颠簸,来到这片荒芜而又陌生的地方,才稍稍安定下来。
虽然这里的饭食极是简单,土豆、番薯、稀粥、玉米糊糊、咸鱼,但总能将肚子垫饱了。
那些武装护卫从林子里打了猎物,或者从附近土人部落换来了野味,也能给大家添些荤腥,打打牙祭,日子过得也算不错。
更不要说,海边每天都能捕上好几网鱼上来,除了部分被制作为鱼干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拿给他们这些移民补充营养。
听说,在两年前,这里只有四五十人前来开拓,连基本的口粮都没咋种出来,全靠外面船只输入,想来过得极是艰辛和凄苦。
直到去年八月,临海堡在获得三百四十多的新增人口后,方才进行了一番扩张,一口气开辟了七八百亩地,种了不少土豆、玉米、番薯等出产较高的粮食作物。
待他们这几批移民陆续从广东运到这里后,更加聚集了不少人气,使得这片蛮荒地带显得不再那么原始。
他们在休整十余日,身体稍稍恢复了一点后,便跟着早来的移民继续开荒拓殖,伐木、建房、开荒、晒盐、处理鱼获、整理皮毛……,每天从早到晚,几无片刻停歇。
据说,负责这里的两位大老爷准备要在未来三四年里,做到基本实现粮食自给。
在度过了初期的凄惶无措后,他们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对各自的未来前途胡思乱想。
其实,他们也深知,只要上了船出了海,恐怕就再难返回大明故土。
但所有人却在内心深处下意识地想要距离大明近一点,这样的话,大明的风还能吹得到这里,故乡的思绪也不是那么远。
说不定,待后世子孙有了积蓄,或者出息了,可以风光地衣锦还乡,将自己的骸骨带回家乡与先人同葬。
但是,作为一个飘零在外的小民,哪有自己能做出选择的余地,只能“随波逐流”,哪里能有乞活讨命的机会,便在哪里扎根。
或许,那个新洲大陆真的是一个天国般的所在呢?
(本章完)
一贱下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