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60章 拍摄基地修建完成
“不一样,你还要养一墨呢。”柳雨菲回头笑道。
“我们不是有自己的账号嘛,足够了。很多公司前面都是这样,先砸钱把品牌做起来,后面再慢慢盈利。
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但只要方向对,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我们几个分工明确,执行力强,不怕没前景。”
一边聊着,不知不觉,几人就来到了南山上。
执江市少下雪,但山上却积了一层薄雪,映着阳光晶莹剔透。
车停好,凌晏下车看到拍摄基地时,整个人都震惊了。
上次来还是毛坯,甚至连毛坯都算不上。
如今竟焕然一新。
原本荒草丛生的山坡上,一座黛瓦白墙的小院静立雪中,飞檐翘角上坠着冰棱,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竹篱笆围着半亩方塘,塘水结着薄冰,倒映着对岸三间夯土房,墙上斑驳的青苔竟像是特意做旧的痕迹。
“怎么样?”
陈嘉妮穿着ugg雪地靴,踩在薄雪上,“所有建筑都按明朝江南民居的样式复原,连房梁的榫卯结构都是老木匠手工打的。”
颜一墨好奇地推开木门,院里青砖铺地。
东侧墙根堆着半人高的柴垛,劈好的松木码得齐整,覆着层薄雪更显古朴。
西侧石磨旁立着空竹笼,笼底铺着干燥的稻草,显然是为家禽准备的居所。
最引人注目的是院中央的户外灶台。
三足陶釜架在土坯垒成的灶台上,灶膛里还残留着未燃尽的柴火,旁边散落着几根捆绑好的枯枝。
“哇,这灶台好还原啊!”颜一墨脱口而出。
柳雨菲虽然觉得有点怪怪的,仿佛一墨真正见过古时候的灶台是什么样。
但还是没太当回事,只是笑着说道:“这灶台是按《农政全书》里的样式砌的,然后特意找了老匠人来做,生火时烟能顺着土墙的暗道排出去,不会熏人。”
凌晏半开玩笑道,“历史顾问,不会是上次找的那家伙吧?跟一墨在这儿battle的那位。”
柳雨菲摇摇头,“不是他,上次你们有点小矛盾后,我就再也没找过他了,感觉他还没有一墨专业。”
“进去看看吧。”陈嘉妮提醒道。
“好。”
绕过灶台,见正屋门前挂着褪色的蓝布门帘,边缘缝着粗麻流苏。
掀起门帘踏入堂屋,泥土地面被踩得紧实发亮,靠墙摆着张榆木八仙桌,桌上放着豁口的粗陶碗。
西侧墙根支着竹编的谷囤,囤顶盖着旧蓑衣,墙角堆着几捆未脱壳的稻谷,显然是为拍摄准备的实景道具。
凌晏伸手触碰桌角的铜油灯,灯盏里甚至还剩小半盏凝固的油脂。
“还挺逼真。”
“那必须的,我们这儿是古代农村的生活还原。嘉妮那边修得比我这儿大,是古时中产阶层的生活场景,院落更宽敞,家具也更精致。”
“工作室位置呢?”凌晏问道。
“在两个拍摄基地中间,这个空间反正用不上,干脆就用来当拍摄基地,还把两边都连同了。待会带你们去看看工作室,那里,修得可比这儿,漂亮多了。”
陈嘉妮一脸神秘的说道。
十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