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8章 生产速度太慢了
生产线上,一共有五百多名工匠,每张弓弩,都是由一名工匠,从头至尾组装完成的。
此时此刻,他们正在卖力工作。
虽是寒秋,却早已汗流浃背。
工部尚书石璞讪讪道:“陛下,如此安排,全都是因为重新启用刻名制呀。”
所谓的刻名制,从秦朝开始便已出现。
即,每把武器,每副铠甲,都要在上面刻下工匠姓名,万一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方便后续寻责。
既然有概率问责,那就不能像流水线那般工作,否则,真出了问题,该找谁呢?
其实,刻名制有一段时间没有实行。
由于都是统一批量生产的,排查缺漏难度极大。
为了省事,也为了欺上瞒下,更是为了从中谋利,于是工部建议,取消“刻名制”。
加上明宣宗朱瞻基对军事的忽视,竟然同意了这条纳谏?
这就导致,在正统六年,兵部前去审查工部仓库武器装备时,发现竟有十几万副军备,不符合生产标准,属于无法使用的级别。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答案很简单,有人贪污了,上层官吏不作为,朝廷监管不力。
因此,在朱祁钰登基后,他为了保持明朝强大的军事能力,对工部是严加看管,重新启用“刻名制”。
还得帮他那个臭爹擦屁股!
朱祁钰的回答是:“定下一名主要负责人,将五百名工匠分为若干组,每组设立组长,以编号刻录。”
“生产完成后,务必试用,设若干名试射人员,找出瑕疵,及时修理维护。”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朕教?”
工部尚书石璞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连忙点头回:“遵旨。”
朱祁钰将兵仗局内部的生产线逛了一大圈,即刻下令:“工匠增至千人,且,朕要求,月产一万副弓弩。”
一万副弓弩,是指复合弓弩加起来,要满足一万的产量。
“能不能办到?”朱祁钰低头瞥了眼石璞。
“能,能,能。”石璞还能说什么?为人臣子的,只能奉命行事。
困难,都是用来克服的。
唉,看来后续一个月,要天天过来巡查了。
话说石璞,他本是山西布政使,因为向王振谄媚,在王卺致仕之后,他便接任工部尚书。
正统十四年,被安排去处州平乱,石璞为参赞军事。
不过这逼也没干正事,打仗的时候逗遛无功,被御史张洪弹劾。
朱祁钰之所以会启用他,是因为没人用了。
先前的雷霆行动,工部超过一半五品以上的官吏被斩首,身为最容易捞油水的部门之一,不算稀罕事。
其中,贪得最多的便是两位工部侍郎。
总要有人出来继任官职吧?
朱祁钰一开始,写信给王卺,请求再次出山。
王卺因为不愿意和王振同流合污,所以才致仕还家的,说明他的人品应该不错。
可惜,对方以年老体衰为由,委婉拒绝了新帝的邀请。
或许还有别的原因,反正就是不愿意还朝。
朱祁钰也没有强迫,只能找到之前有过工作经验的石璞,担任工部尚书。
“朕可没有跟你开玩笑,若是不能完成任务,或者存在大量瑕疵,小心你的脑袋。”
朱祁钰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了兵仗局。
石璞站在后面,浑身颤抖的跌落地面。
“唉,我太难了。”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