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5章 明朝科举的好处
出书价具体要花多少钱,朝廷和当事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透露。
天书阁的营收,在朱祁钰的运作下,已经和天衣阁开始并驾齐驱了。
相比之下,开店和运营的花销,倒显得不值一提。
之所以天书阁分店采用免费模式,不是太相信读书人的道德,而是那群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根本不屑去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
首先,读书人大多家里有矿,他们搞破坏的概率几乎为零。
不是说有钱人的素质很高,而是他们看不上,更不可能为了蝇头小利去损毁自己的形象。
就像一个百万富翁,他会去路边的公益冰箱取一瓶免费的农夫山泉吗?
天书阁分店开放了四十多天,摆放在前台的免费纸张,还剩下很多。
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家境没有那么富裕的书生取的,这个人群占比非常少。
大家都很自觉的取书,安静的来到位置上,认真阅读。
偶然会有书生需要借书离店,按要求必须到前台做登记的。
其次,由于店内的位置不足,便有几个大胆的人,在前台坐下。
每当有人进出,他们总会习惯性的抬头瞧一眼,如果发现有人借书不登记,就会开口提醒。
只要出声,也许所有人都会抬头看向那人。
到那时候,就不是社死那么简单了。
这群整天把《四书五经》挂在嘴边的读书人,都很爱惜面子。
颜羽是应天府下面县城的一名书生,他在景泰元年的秋闱里中举,只是很遗憾,在“春闱”未能登榜。
明朝的科举,乡试三年举办一次,通常在农历八月考试,故称“秋闱”。
会试在乡试次年二月举办,又称为“春闱”。
乡试考中者,就是举人。
《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熟知,你以为范进考上了?并没有,他只是通过了第一关,后来他仍然坚持考进士。
颜羽是颜真卿的后人,唐末黄巢起义,家族隐姓埋名逃难。
先祖无限辉煌,只是到了他这一代,风光不再。
准确来说,应该是颜羽一脉,沦为农夫。
虽然身如浮萍,颜羽始终心怀梦想。
即便读书的代价很高,可是母亲织布,父亲耕田,兄长卖水果在全家人的托举下,不负众望,第二次参考便考上了举人。
考中举人,就意味着正式跻身特权阶层,享受着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优待。
一、政治上,举人可直接授官,通常担任教谕、主簿、州同知等正八品至从六品的低级官职;
其次,举人家庭可以免除徭役(如修河、运粮等体力劳动);
二、经济上,举人名下的田地可免除赋税,因此有许多人会将“田地”挂靠在举人名下,以逃避税收。
颜羽便是这么操作的,如今他家摆脱了底层务农的贫困,实现了阶级跳跃。
举人每个月还可以领取各地官府发放的粮食补贴,即“廪粮”。
三、法律上,举人涉及诉讼,地方官不得直接对其用刑或拘押,需先上报学政革除功名后方可审理。
平民辱骂或殴打举人,属于以下犯上。如果举人犯罪,处罚也会比平民低一等。
四、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允许举人见官不跪,可自称“学生”,官吏必须以礼相待。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